本報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北京報道
臨近年末,全國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供應雖有小幅放量,但已難改全年回落趨勢。
多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與銷售面積同比均有所下降,可售面積小幅回落但仍處歷史高位,短期庫存出清周期也有所延長;重點城市二手房銷售規模同比雖有增長,但「以價換量」趨勢明顯;土地市場在部分優質地塊「點狀高熱」下整體成交規模與熱度也在下降。
多位分析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今年12月份,預計全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有望小幅上升,季節性因素疊加核心城市利好政策持續發酵等因素影響下,房企推盤積極性也將提升,可能將帶動年末成交「翹尾」,但規模提升有限;持續調整後,預計2024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在一定壓力下將呈現溫和回穩趨勢。
「以價換量」特徵明顯
從當前情況來看,「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成今年房地產市場重要基調,市場供求規模整體均有所回落。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11月,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銷售面積約28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絕對規模為2016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批准上市面積接近16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約10%。
供應規模雖在下降,但整體仍處在歷史高位,短期庫存出清周期也有所延長。有關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末,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積約3.4億平方米,較2022年年底下降9.4%;按近6個月的月均銷售面積計算,重點50城短期庫存出清周期為19.5個月,較2022年年末延長1.4個月,其中三四線代表城市短期庫存出清周期為28.1個月。
在「以價換量」以及政策顯效等因素影響下,今年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維持了一定活躍度,成交表現優於新房。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10月,15個代表城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面積約1167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4%,絕對規模僅次於2021年同期,處在2019年以來同期較高位。
「從目前市場行情測算,今年房地產市場大機率將繼續走低。」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表示,今年以來二手房新增掛牌增速整體大於成交增速,二手房市場「以價換量」特徵明顯。
後市成交有望提升
步入12月,今年房地產市場年末供應量仍可能小幅提升,疊加年末房企推盤積極性提升,有望帶動年末成交「翹尾」。
克而瑞調研數據顯示,今年12月28個重點城市預計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136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5%,同比下降17%;2023年全年累計供應面積將達到14497萬平方米,累計同比降幅為9%。
「隨著年末衝刺季來臨,疊加核心城市利好政策持續發酵,房企推盤積極性穩步提升。」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認為,預計今年12月房地產市場供應環比穩中有增,供應量將略高於2023年月均水平,加之房企推盤積極性提升,可能將帶動年末成交「翹尾」,但增幅有限。
「一方面當前各地新政利好即將出盡,對成交的提振效果邊際遞減;另一方面,今年11月市場整體成交已顯疲態,前期復甦苗頭良好的部分核心二線成交也由升轉降。」楊科偉認為,今年以來二手房掛牌量增價跌,持續分流新房剛需客群,也將使得新房年末成交增幅受限。
對於2024年房地產市場情況,多方分析認為仍將存在一定壓力,市場情緒短期難以扭轉,但整體調整後有望呈現溫和回穩態勢。
「2024年房地產市場恢復仍依賴於購房者預期修復情況,供求兩端政策仍有發力空間,『三大工程』將是政策發力主要方向,預計將對明年穩投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會對銷售恢復、穩定預期起到積極作用。」中指研究院方面認為,整體來看2024年新房銷售市場依然面臨調整壓力,若置業意願改善,疊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進等,銷售規模可能實現小幅增長。
「預計明年房地產政策仍然以寬鬆基調為主,市場情緒短時間難以扭轉,市場成交依然存在一定壓力,但整體成交量有望溫和上升。」王小嬙也認為,從市場成交等各項指標上看,預計明年房地產市場表現將呈現「溫和改善」態勢。
(編輯:王金龍 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6a6c9a2b46fe50c596c04cce9a9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