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為「小人物」增色,普通律師「打怪升級」|《平凡之路》編劇陳彤專訪

2023-05-16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郭麒麟為「小人物」增色,普通律師「打怪升級」|《平凡之路》編劇陳彤專訪

作者| 無花果

編輯| 明明

「不要為那些不敢為自己爭取權利的人拚命。」

說到職場劇,就少不了職業人的身影,而本身就自帶戲劇性的職業中,律師絕對算一個。律師們見證著都市化、現代化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也每天應對著最抓馬的人性矛盾和利益撕扯,再往細里展開,是律師們每天需要提出質疑,抓住事物本質力挽狂瀾,探尋著當事人自己都不見得清晰明確的利益訴求。

同時,律師行業也和其他職業一樣有著二八定律,金字塔尖的精英律師是少部分,大部分是中基層以及實習律師,仍要操心養家餬口和衣食住行這些基本問題。《平凡之路》所聚焦的正是奮鬥在大城市的後者,郭麒麟飾演的在小律所就職的主角潘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近些年,有過《馬文的戰爭》《一仆二主》等電視劇代表作的編劇陳彤,先後創作了三部以律師為主角的都市劇,分別是《離婚律師》《精英律師》和這部原名為《實習律師》的《平凡之路》,雖然主角不同,故事也有所區別,但因同樣是陳彤擔任編劇,讓這三部劇多少有些系列和傳承的意味在

這期間,劇集類型和觀眾審美幾經更迭,螢屏上的家庭劇也有不少翻新為職場劇,《平凡之路》中也同樣結合實際涉及到了「職場打工人拒絕跳槽」、「海歸高富帥從零打拚」、「00後整頓職場」、「網紅輿論一夜反轉」等「熱搜體制」劇情。

在專業層面,在《平凡之路》熱播期間,有不少律師給陳彤發來了微信,稱這些劇情真實、深刻地反應了律師工作日常的方方面面,劇中涉及到的大小律所的生態環境,離婚、養老、勞動仲裁等案件都讓他們產生了代入感和共鳴。這其中,既有陳彤在寫作期間採訪、調研的律師,也有律師們相互推薦的結果。

律師也是小人物,郭麒麟式「小男主」再發光

不同於大部分都市職場劇多以光鮮的精英群體為書寫對象,《平凡之路》的主角是潘岩、左娜、舒一楠三個實習律師,其中又以郭麒麟飾演的潘岩著墨最多,劇集圍繞潘岩的工作、親情、愛情、友誼線而展開。潘岩的設定是平凡中帶有閃光點的小人物,原生家庭普通,與媽媽相依為命多年,因給父親打過官司而從事法律行業,前期費盡心思才得以在公司立足,一起打拚的女友也因在大城市「卷不動」而提出分手。

雖然生活是沉重的,但劇集整體依舊走新麗慣常的輕鬆生活流路線,與家庭的溫馨氛圍相粘合,郭麒麟的伶牙俐齒、強親和力和喜劇氣質,加上牛莉飾演的樂天派母親所釋放出的「輕」,中和了小人物打拚的「難」和鋼筋水泥大都市的「冷」。

比如初入職場的潘岩沒有意識到著裝是職業形象的一部分,但他可以為了打動客戶反覆嘗試勸說,也敢於在還沒有轉正的時候擔當不是自己的責任,他聰明伶俐,語言犀利,會閃轉騰挪也充滿親和力,用劇中話來說就是「容易讓人有信任感」。一部《贅婿》曾將郭麒麟的「小男主」特點發掘的淋漓盡致,在古裝男頻市場上開闢出了一條新路,《平凡之路》則再次將他這種弱距離感+大智若愚的主角光環挪用到了職場劇當中來,觀眾都期待著看到他絕處逢生,逆風翻盤的那一刻。

陳彤表示,郭麒麟的出演的確給人物增色不少,「潘岩的設定是媽媽開網約車賺錢,父親不懂法律給別人擔保,以至遭遇了被追債,打工多年還錢,潘岩學法律的初心也是為了幫助到更多像他父親這樣的人。郭麒麟確實給角色和整部劇都帶來一種喜劇氣質,特別感謝郭麒麟,他對人物做了很多豐富的看點,給了人物靈魂,讓潘岩更加真實鮮活了。」

擔任都市劇編劇多年,據陳彤觀察,當下的觀眾對都市劇的要求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之前「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模式走向了接地氣的普通人敘事,而那些曾經人們心中的「理想投射對象」到如今已經顯得單一化和懸浮化。「很長一段時間螢屏上充斥著一些「霸道總裁」,以至於相當一段時間,電視劇里都沒有窮人做主角,或者說窮人都是反一,主角光環加持的都是各種高富帥。但現在觀眾厭倦這些帶浮誇色彩的人設,他們希望看到更真實更生動更有血有肉的人物。」

與潘岩形成鮮明對比的舒一南,作為海歸高材生,因渴望脫離父母的羽翼、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堅持來到了榮柯律所工作,前期他的「不接地氣」以及「無意識凡爾賽」,在戲裡被辦公室的同事「嫌棄」,戲外也存在一些爭議;後期舒一南與潘岩成為室友,兩個存在巨大差距的年輕人被安排在同一空間競爭、彼此打配合,形成了張力十足的戲劇衝突。

「左娜」則是外表堅硬,內心柔軟的女性角色,對情義的堅持讓她受到現實打擊後不敢交付真心,父母婚姻的破裂是左娜內心深處的傷痛。左娜嘴上說著「對人類不感興趣」,實際上從來不吝嗇對他人出手相助。在職場上,這類女性也極具典型性。

「潘岩來自底層,舒一南來自中產家庭,左娜的父親是成功企業家,算白富美。這是三種比較典型的人物。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性格教育背景不同,為人處世必然不同,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有戲。他們三個人的連接點在於都熱愛生活,都追求公平正義,有序美好,都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人在生活中難免遭遇到痛苦、挫折、傷害,左娜是我喜歡的那類女性,她們都有一種品質,就是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陳彤強調。

從《離婚律師》到《平凡之路》,主角由職場精英變普羅大眾

陳彤的三部律師戲的寫作順序和劇集播出順序一樣,2014年主打「離婚官司」的《離婚律師》在前,2019年與新麗合作了展現高精尖人群職場生態的《精英律師》,到今年的《平凡之路》,陳彤有著豐富的和律師打交道的經驗,也一路見證了都市劇從關注金字塔尖的精英,到聚焦普通人的生存狀態的轉變,以及網絡輿論之與律師題材的微妙變化

「《離婚律師》最初的劇名也是類似《經營婚姻》這樣的名字,後來大家都覺得這個劇名不夠好,太普通,才改成《離婚律師》。記得當時劇播出的時候,還有人吐槽說中國就沒有離婚律師這個工種,編劇太不專業。但劇播出以後,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搜到很多律師自稱自己是專業離婚律師,有十年以上離婚訴訟經驗。」

《離婚律師》播出之後,陳彤接觸到了很多行業翹楚,於是就有了《精英律師》。陳彤稱,律師行業是典型的「二八定律」,在金字塔尖的精英部分只有2,而大量的是普通律師,所以在劇播出之後有人提出,為什麼只關注2,而不關注8呢?這樣就萌生了《平凡之路》。「《平凡之路》的劇本策劃階段,正值《民法典》頒布,我們的法律顧問團隊建議我們多關注民事案例,對《民法典》也起到一個普及的作用。」

《平凡之路》從普通實習律師的角度切入,涉及到的案子綜合了傳統電視劇受眾的口味和時下年輕人能懂的梗,展現了不同代際、圈層中個人與親密關係、公司及社會的糾葛,既有經歷時間漫長的中年夫妻離婚官司,也有通過短視頻一夜爆紅的「戰損男」反轉案,有老人家屬狀告養老院的民生案件,也有時不時在網絡炸開鍋的私密視頻曝光後的女孩輕生案。

有了大量現實素材的積累,也在律所上過班,可以看到,陳彤筆下的律師愈發真實、接地氣。比如朱珠飾演的易律師對各式各樣難伺候的客戶見怪不怪,張子賢飾演的律所合伙人杜飛宇,能信手拈來迎合客戶的話術,「萬變不離其宗」,以及即使是海歸高材生的舒一南,在面對真刀真槍的實戰案例時,也要有一段笨手笨腳的適應過程。

在陳彤看來,律師這個群體的特點構成了故事的戲劇效果,職業習慣造就了他們相對來說比較較真,自我,不易相信人,習慣質疑別人的個性,而這樣的職業屬性也為故事提供了大量的細節和脈絡。「所有來找律師的人,一定是遇到事兒了,律師的工作天然地觸及到人性。」

而從《離婚律師》到《平凡之路》,雖然名字都很有職場風,但陳彤坦言,一直不認為自己寫的是純職場劇,她只是寫了一群「有工作的人」,他們除了上班,也有生活,他們除了關心客戶,關心勝負,也有戀愛和友誼。相比國外的「今天是敵人相互挖坑,明天為了共同的利益而結盟」、「職場如戰場」的核心看點,她更需要捕捉的國內的時代情緒以及電視劇價值觀的創新。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國內興起反內卷的治癒劇,躺平劇,這類劇在價值觀上,對『成功』和『自我價值』有了全新的詮釋,可能敢於反抗996、007,敢於整頓職場的角色就會更容易引起共鳴,而不是那種對上司言聽計從,無論老闆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會不顧一切、傾盡全力去完成。類似於『我來世間一趟,又不是專程為完成KPI的』。」陳彤說道。

工作不是人們生活的全部,秉持這種觀點的當代年輕人渴望的是提高生命的質量,而基於這種普遍心聲下應運而生的職業劇也很自然地融入了新的時代元素。但反過來看,潘岩,也代表著勇攀高峰的意思,一個能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普通人,他的故事可能遠不止「躺平」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