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這樣溝通老師會更喜歡你家娃

2022-09-18     京媽說

原標題:孩子上一年級,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這樣溝通老師會更喜歡你家娃

作為學生,都希望自己是被老師喜歡的那個孩子。

作為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師喜歡。

被老師喜歡,除了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學習狀態、在校表現等,和家長的溝通也有很大關係。

這篇文章,京媽 作為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和大家分享下自己和老師的溝通經驗,怎麼做才能讓老師更喜歡你家孩子。

為什麼要重視和班主任的溝通呢?

《歡迎來到一年級》中,說到: 班主任老師是孩子在學校里最依賴的家長,也是孩子在學校內最熟悉、最親近的成年人。孩子和班主任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校園生活狀態,而孩子和班主任之間能夠建立什麼樣的連接,也與父母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順暢與否有關。

就比如我家孩子,因為上一年級才過來的這邊,剛入學階段,他不僅要逐漸適應這邊的日常生活,還要適應一年級生活。

小學和幼兒園差異很大,再加上班主任年齡偏大,教育觀念也偏保守,有時老師說話還會帶些方言,剛開始的一個月,接孩子時總被老師留下「談話」。別說孩子了,那段時間我見到老師都怕。

但其實頻繁溝通下來,我發現老師關注的重點無非就是紀律性,孩子有時聽不懂會有些「誤判」,而被老師誤會。

因此,我了解到並不全是孩子的問題,平時在家除幫孩子糾正一些習慣和紀律問題外,也很重視和老師的有效溝通。

作為家長我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孩子能很快的糾正,孩子從「不被老師喜歡」,到被老師「喜歡」,用了不到倆個月的時間,後來還經常被老師鼓勵和表揚,他的一年級生活適應的越來越好。

試想:如果我不重視和老師的溝通,可能到二年級,孩子還是個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

老師批評錯了孩子,家長怎麼辦?

一年級的孩子,不比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已經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懂的為自己發聲,被老師批評,能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視角力證正確和清白。

剛邁入小學大門的一年級小學生,遇上這種情況會有點懵,尤其是年長或比較權威的老師,即使自己「被冤枉」,也不知如何表達。

但是他可能回家後和家長說,或者被家長「問出來」。

聽到這兒,千萬別「噌」的一下激動起來,覺得孩子受委屈了,一定要去學校大鬧一場,為孩子「討公道」。

這樣做非但不能解決孩子的委屈,還會讓孩子不相信老師,甚至牴觸老師最後適得其反。

也不能因怕老師不高興,而「委曲求全」,讓孩子把委屈窩在心裡不說出來,不能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鼓勵孩子讓他自己去和老師溝通。

《歡迎來到一年級》,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卓校長是這樣建議的:

家長要非常細緻的了解事情真相、前因後果;若真批評錯了,先引導孩子當成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再心平氣和的與老師溝通,聽聽從老師角度看到的事情,最後一起找解決方法。

什麼時候找老師溝通孩子情況最合適?

找老師溝通的時機很關鍵,選得對才能事半功倍。

老師一天的工作也很飽和,如果想單獨找老師溝通,可以選擇這3個時間點。

放學的時候

當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時,可以去找老師單獨溝通,不影響老師工作,也不會耽誤老師太多時間。

老師不上課的時候

如果預計找老師溝通時間較長,最好選老師在校,但不上課的時間段,並且提前和老師預約,別「突然造訪」,可能會打亂老師工作安排。

課外的時間

如果想約課外的時間,也最好提前和老師溝通好,預約好時間,準確聯繫老師,並清晰表達自己的意圖或者溝通目的。

步入小學,孩子進入新階段,家長也需要不斷成長,才能更好的做好家庭教育。

你家孩子平時被老師誤會過嗎?你平時又是如何和老師溝通的呢?也歡迎來分享你的經驗和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acf4b0f6bdd209ce6ae07f8a790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