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批評董明珠是有道理的,因為她不懂普通老百姓的苦。
作者:李捷(抱朴財經評論員)
董明珠怒斥孟羽童,果不其然,又上了熱搜。
12月13日,據某短視頻用戶分享一段視頻,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中再提及孟羽童。
董明珠稱當時在實習生節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奮,選來做秘書,可在工作中不盡人意,且只想著用格力平台自己當網紅,在公司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她在會議中還稱,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鬥的結果。
然後,一堆人說「董明珠畫大餅」,所以,董小姐不上熱搜是不行的。
那麼,董明珠為什麼老是上熱搜:其實是巨大的觀念碰撞,其實是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不服氣,其實是一代人壓力大,有怨氣。
01 董明珠不懂普通老百姓的苦
董小姐上一次上熱搜是因為王自如,王自如說的那番話,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很震驚,但是董明珠聽得很關注。
11月8日,董明珠也上了熱搜,她首次回應孟羽童離職,她說:「網絡紅與否取決於人品,人在格力之外打宣傳是違反規定的!」
在8月19日的《超級訪問》節目中,董明珠稱,雖然年輕人能夠拿到大學文憑,但要考量和問自己能幹什麼,不是因為有了大學文憑能夠拿多少錢,而是因為你能做什麼才能拿多少錢。
2021年,董明珠在接受楊瀾的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並沒有很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對自己本身沒有準確的定位。他們首先將「賺錢」當成了自己工作的第一目標,從而忽視了他們要對這個社會做什麼。
董明珠的這些言論錯了嗎?
我認為其中有一些是有道理的,但這個道理要等年輕人成熟之後,他們才懂,現在是很難懂的。
每個人都是在生活的壓榨和捶打中成長,而不是年紀輕輕就懂生活。
董明珠是強悍的,也是有本事的,但她的本事與強悍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大多數人就是普通人、平常人,就是要靠謹小慎微、勤扒苦做來維持基本的生活。
所以,他們看重錢,看重即時回報貌似是沒錯的,這也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能發財,不能有所成就的原因。
一個人要成功,要有格局,要有智商,要有運氣,要有執行力。
絕大多數人恐怕只有平常的智商,其他三個都沒有,所以,董明珠希望他們不要把賺錢當成人生的第一目標,本身就是搞錯了對象和語境。
網民批評董明珠是有道理的,因為她不懂普通老百姓的苦。
但是網民只是一昧批評、挖苦董明珠又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種攻擊性行為並不能讓董明珠的財富遭遇任何損失,也難以改變她的說話方式。
網民其實應該想想,董明珠何以成了有錢人,董明珠何以成為商界領袖。
董明珠是那個喪夫之後孤身南下的銷售員,她為了活命,把欠款的供應商堵在公司里,她為了挽回公司的損失,自己把欠款的供應商的空調搬上車。
董明珠曾經因為渠道之爭,力戰國美,與國美斷絕合作。
董明珠確實是把格力帶到高峰的靈魂人物。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網民並不了解董明珠,董明珠也並不了解年輕人,所以,互相看不慣,彼此開懟是正常的。
02 年輕人不聽說教是環境決定的
董明珠屢次上熱搜,絕大多數時候是她希望教育年輕人,這本身就是錯的。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聽說教的,為什麼?信息與環境決定了。
他們看到了董宇輝、李佳琦靠直播幾乎是「一夜暴富」,一線城市出生的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家的房子價值幾百萬上千萬,他們相對容易地考上了大學,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漂洋過海去留學,一年的費用是幾十萬……
他們在短視頻上看到了各種炫富和紙醉金迷,他們也知道很多灰色地帶的致富故事。
因此,你要他們老老實實打一份工,安安靜靜工作到老,任勞任怨,對公司不離不棄,這些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董明珠在批評孟羽童不好好工作,可是很多人在羨慕孟羽童做網紅一年賺了400萬。
年輕人只想快准狠地賺錢,手段不要太過毒辣,不要太突破底線,都是他們心嚮往之的,董小姐真的不懂年輕人。
在當下和年輕人講奉獻,講長線投資,講好好學技術,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因為社會沒有給年輕人這個時間和空間。
一出校門就是找工作的壓力,接著是房價,結婚生子之後是教育,教育要花時間要花錢,一不小心就階層跌落。
35歲之後擔心被公司裁員,但是,很多公司根本等不到年輕人變成35歲的中年人,可能在他們參加工作的當年就開始裁員,因為裁剛進來的員工賠得少。
你能怪年輕人短視嗎?你能怪他們喜歡錢嗎?恐怕不能。
他們扎堆考編,忍氣吞聲活著,被上司PUA也不敢辭職,只是因為他們在供樓,在養娃。
所以,後繼者不供樓不養娃,以便讓自己進退自如,他們錯了嗎?
這一切的一切,董明珠並非不知道,她可能以為只要有自強不息的奮鬥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她錯了。
董明珠的成功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她是了不起的企業家,但也是時代紅利的結果。
現在的某個年輕人可能各方面都比董明珠強,但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有董明珠這樣的成就,時移勢易,時代就是不一樣了。
所以,年輕人為什麼要狂懟董明珠?
因為他們也曾百倍努力,也曾拼力學習,也曾巴結他人,但奈何機會太少,資源也太少,一切都難以如願,他們很迷茫,他們很卑微,他們需要錢去解決基本的生存發展問題。
他們中的一些人有手有腳,卻無處賺錢,只能在家做「全職兒女」。
年輕人心裡有氣,所以,他們要反擊董明珠。
董明珠不懂年輕人,屢屢以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年輕人,但說實話,等於是火上澆油,除了一次次把自己送上熱搜,只會不斷加大自己與年輕人之間的裂痕。
心平氣和與年輕人交流,懂年輕人的苦和痛,切實提供一些幫助,這才是董明珠不上熱搜,不被狂懟的正道。
其他人也一樣,少教育年輕人,多幫助年輕人,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