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方有開(3)

2023-08-29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方有開(3)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方有開(3)

點絳唇·釣台

[宋]方有開

七里灘邊,江光漠漠山如戟。漁舟一葉。逕入寒煙碧。〇笑我塵勞,羞對雙台石。身如織。年年行役。魚鳥渾相識。

方有開,《宋史》無傳。《全宋詞》小傳出自清·沈辰垣等《御選歷代詩餘》,所紀既簡,且有訛誤,茲予補正。

有開號溪堂,非「堂溪」。徽州歙縣人。移居嚴州淳安縣。生於高宗建炎元年。約孝宗隆興元年至乾道三年間,左迪功郎、建昌軍南豐縣尉。約乾道六年至九年間,建寧府政和縣主簿。約孝宗淳熙五年至八年,監行在太平惠民北局。約淳熙八年至九年間,從政郎、國子監錄。

淳熙九年(1182)至十年(1183),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階官改宣教郎。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遷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改宣教郎。時修隆興以來寬恤詔條與諸路別制,公與同列盡心纂集,分別會稡,條流不紊。其請更舊法者,必研考顛末,非利害灼然相絕,不輕損益。

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一二〇《宋故少師大觀文左丞相魯國王公神道碑》曰:淳熙九年九月己巳,拜公左丞相。上嘗訪公以當世人物。公言:儒學政事之臣,如京鏜、謝深甫、鄭僑、何澹、袁說友、呂祖謙、尤袤、謝諤、閻蒼舒、羅點、范仲藝、洪邁、沈揆、陸遊、倪思、莫叔光、宇文介、謝師稷、王正已、趙思、趙汝誼、何萬、鄧驛、陸九淵、劉穎、趙鞏、詹元宗、吳燠、陳仲諤、詹騤、周頡、黃黼、蔡戡、林枅、李璧(按,當作「李壁」)、鄭鍔、趙彥中、豐誼、詹儀之、方有開,皆一時之選也。上皆用之。

按,「詳定一司敕令所」,立法機構,職掌制訂、審定、纂集朝廷各部司及地方特別法令。

「王公」,即左丞相王淮。方有開遷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似即出自王淮之薦。

淳熙十年(1183)八月前,已官司農寺丞。十一年(1184)九月,猶在此任。

《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三曰:淳熙十年八月五日,國子監發解,命司農寺丞方有開點檢試卷。

又二二之五曰:淳熙十一年正月九日,司農寺丞方有開點檢試卷。

又《職官》七二之八曰:淳熙十一年十月二日,司農寺丞方有開、大宗正丞任洙、太府寺丞朱端學並補外。言者三人職業無聞,不宜久玷班行,乞檢照更迭指揮,各與補外,試以民事。從之。

孫應時《方公行狀》曰:明年,遷司農寺丞。農寺專米粟之政,江浙餫舟,歲至如櫛,倉庾散列郊外,篙工計吏,耗蠧百出。每賦糧,諸軍麕集,概量小不平,輒洶洶出飛語,至驅擊籌吏。事聞,廩官坐罷者數矣。公命次第餫舟先後,檢核進退,無敢欺匿。品其陳新,以序出之,有豐無殺。當公之時,吏以辦告,軍無嘩者。是時再輪對,奏三札。其一申論荊襄要害,謂:錢塘為行都垂六十載,宮闕百司所在,誠難輕議。然僻在海濱,與中原氣勢不接。建炎、紹興,偶然駐蹕,豈真卜宅之所?況今人物充溢,地形湫隘,非初至比。今日之計,當規模荊襄,鎮以腹心大臣,先事耕墾,外張國威,內紓民力,庶幾倚為高祖之關中、光武之河內,不出數年,端緒見矣。因敘故李公綱、翟公汝文、胡公寅當擾攘之初,皆勸幸京襄(按,當作「荊襄」),以系西江之望,其言可覆,願幸留意。其二論:天下國家,氣象如物之華采、人之精神。觀人之國而知其強弱者,在士大夫設施議論爾。議論勁正,施設精明,則其國雖小而強;阿諛鹵莽,效必反是。本朝盛時,已事可見。一昨中興之初,人思獻納,有慶曆、元祐之風;中更權臣,斫喪沮壞,迄未振起。陛下誠擇其逢迎苟且之人,懲警一二,開導作成,使天下士皆明目張胆,以副任使,國之不強,未之有也。其三因職事以及國家之經費,謂:今太倉歲入一百六十餘萬石,朝廷及諸百官司之用,共不過十六餘萬石,而諸軍之支則一百三十餘萬石,國用之數,未及軍須十一。左帑財用與諸路屯駐,蓋莫不然。然所在禁旅,猶以貧乏告,是使民力困竭,恤之無繇,如父母視其子在塗炭水火而不能救。盍亦求其本哉!側聞藝祖皇帝嘗欲遷都長安,據山河之勢,以去冗兵。太宗進諫,則曰:今姑從之。不出百年,民力殫矣!且藝祖一見養兵之費於創業之初,即知民殫力於百年之後;況今軍費偏萃東南已數十年,欲民力之無殫,其可得乎?故天下大計,莫先於屯田。屯田成則軍須寬,軍須寬則民力裕。惟毋輕於所付,毋苟於所得,毋以尋常應故事而行之,然後可以去前日乍興乍廢之失。上皆欣然聽納,稱善者再三,且曰:朕於創業、中興、守文三事,皆身任之。守文粗可觀;其外二事,不能無愧。朕之聽治,不為不勞,然屑屑細務,每聞而厭之,惟樂大計所在耳。荊襄居天下中,有如奕棋,肥邊不如瘦腹。又曰:今日士氣,猶不若孫權時,可謂不振之甚。又曰:屯田之說,朕深念之,久未有能任者。近察勘郭杲之言而益明,已遲之十年餘矣。使紹興初即加葺理,今為效豈易言耶?仍諭公曰:卿有志事功,異日可為朕獨當一面。明日,以公資歷訪執政,有擢任意。

按,「高祖」,漢高祖劉邦。「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

「李公綱、翟公汝文、胡公寅」,李綱、翟汝文、胡寅,皆南宋初名臣。

「藝祖」,宋太祖趙匡胤。

「奕棋」,同「弈棋」。

「郭杲」,南宋將領,時任鄂州江陵都統制,即鄂州方面直屬中央的屯駐大軍的總司令官。

「執政」,謂宰相等執政大臣。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c24dd0ad8384819d3e043e2460027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