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不是企業家而是收藏家

2021-08-17   天意文化

原標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不是企業家而是收藏家

曾經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企業家,不是銀行家,而是收藏家。

此話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不過,細細地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從精神上看,顯然收藏家是最富有,因為收藏是一項文化休閒活動,藏家每收藏一樣物品,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而收藏要成為家的話,他的藏品一定是洋洋大觀,精品迭出。

圖|五代董源《瀟湘圖》

如張大千民國時期憑藉著敏銳的眼光和雄厚的財力,大肆收購歷代名跡,他曾花數百兩黃金收購了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和五代董源的《瀟湘圖》,還曾用500兩黃金加20幅明代字畫才換來了董源的力作《江堤晚景圖》。

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曾說:「民國以來,海上藏家,以龐虛齋、葉遐庵、張蔥生、吳湖帆為最知名,稍後於四家,而凌駕乎其上者,則內江張先生也。」

1944年3月15日他曾在成都舉辦了「張大千收藏古書畫展覽」,觀者如雲,甚為轟動。

共展出張大千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古代精品一百七十餘件,其中有巨然、蘇東坡、趙子昂、黃公望、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陳老蓮、八大山人、石濤等作品。

圖|八大山人《竹石鴛鴦》,成交價1.187億元

馮若飛曾以「富可敵國,貧無立錐」贈大千,大千觀後又加八字「一身是債,滿架皆寶」,一時傳為美談。

從財富上看,收藏家的東西有時很難用金錢來衡量,有時為了一件心儀的物品,往往會不辭辛苦,走南闖北,甚至花費巨資予以收購,像收藏家的諸多國寶級的珍品是很難用金錢來計算價值的。

張伯駒為購買隋展子虔的《游春圖》,竟將自己的豪宅別墅賣掉,而且據說豪宅賣掉後錢還不夠,珍貴收藏品的價值之高可見一斑。

圖|隋 展子虔《游春圖》

張大千和張伯駒在民國時期的大手筆收購絕對令當今的企業家們望塵莫及。

今天,這些名作已成為無價的國寶。近幾年,拍賣場上曾出現過幾件張大千的舊藏,中國嘉德拍賣會曾推出過一件不過一平尺八大山人的《魚》,結果受到各路買家的熱烈追捧,以480多萬成交。

而這幅作品在大千收藏中並不顯眼。所以,若是將張大千、張伯駒藏品用今天行情來計價,絕對是中國大富家。

近年來,中國百萬富豪們將17%的資產用於珠寶、奢侈品、藝術品等領域,其中18.2%的資金投向藝術品。

圖|張大千《巨然晴峰圖》,成交價1.035億元

按照中國社科院統計,在總的就業人口中,中國中產階層正以每年1% 的速度增長,意味著每年凈增700多萬人,而據調查顯示,90%的中國中產階層有收藏購置藝術品的意願。

從今年國內外藝術品拍賣戰績來看,藝術品市場在經歷長達6年的調整、洗牌、整合之後,進入了一個逐漸上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