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都免不了要有「吹蠟燭」這一環節。當年幼的孩子不會吹蠟燭時,你會怎麼做呢?
大部分的父母會幫孩子一起吹,假裝孩子已經吹滅了蠟燭,其實是父母吹的。國外有位爸爸的做法就很特別。
在孩子屢次嘗試吹蠟燭時失敗時,他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傳授吹蠟燭的經驗。
孩子嘗試了很多次,還是沒有掌握吹蠟燭的技巧,爸爸也沒有氣餒,更沒有自己上陣代勞,而是去找了一根吸管,讓孩子含著吸管,這樣吹氣就集中了,於是孩子成功地將生日蠟燭吹滅,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瞧孩子那自信的眼神,相信他已經充分掌握了吹氣的技巧。
雖然這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父母不同的做法就會養出不同的孩子。
想要孩子充滿自信,面對困難時不氣餒,還能發動腦筋尋求幫助和想辦法解決問題,父母的做法很關鍵。
孩子膽子小,遇事喜歡退縮,是很多爸爸媽媽都煩惱的問題,這多半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
不自信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不願意做可能有困難的事,總是害怕失敗;
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
害怕去面對和嘗試新事物、新活動;
容易因小事而過度焦急、容易煩躁不安和擔心害怕;
沉默、不願意和周圍人說話、交流,不喜歡自我表現;
當有人提問時,常低頭不語,害怕面對別人的關注,總想躲開別人的注意;
喜歡聽從他人安排,沒有自己主見;喜歡順從、模仿別人;
不敢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獨自遊戲;
在遊戲中喜歡旁觀,不主動參與活動;
總是過分依賴父母,不敢獨自去面對事情,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對自己特別挑剔,不滿意自己的行為結果,優柔寡斷、拖拖拉拉;
過於聽話,性格順從、聽話、守紀律、自制力強、有強烈的自尊心;
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因此他們試圖透過貶低別人來抬升自己。
總是想贏或讓自己總是對的,急於要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獨立自信,大膽,敢說敢做,心裡羨慕得要死。殊不知,孩子的獨立自信,跟你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
因為獨立自信,不是打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而是通過培養才能煉成的。
對於這類不夠自信的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呢?
1.欣賞孩子,接納孩子
有的父母總是拿其他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回到家就喜歡數落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鄰居家孩子比你強多了。」
「學習這麼差,還好意思玩!」
這是很多家長都喜歡的口頭禪,殊不知,我們一句句看似漫不經心的數落卻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不自信,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
被父母數落的次數多了,孩子自己也會認為,我確實特別笨,我就是做不好。以後再遇到其他新問題時,孩子就會自卑地往後縮。
比如,老師提了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自信的孩子都舉手踴躍地想回答,而不自信的孩子就算知道答案,也不敢舉手,生怕自己會答錯了。
這樣孩子怎麼自信的起來呢?
別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多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發自真心地接納孩子的全部,欣賞孩子。同時面對別人的誇讚,不要一味的謙虛否定,可以給與正面的回應。
比如:別人說「你家孩子真厲害」時,你可以回一句:「是的,他很努力,你家孩子也很不錯呢」。
這樣一來,既肯定了自己的孩子,也不讓對方難堪。比起「他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他才沒有你想得那麼好」這樣故作謙虛的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父母的肯定和認可,給與孩子的是愛與關注,是孩子自信的基石。
2.父母不要過於嚴格要求
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教育孩子採用過度嚴格的態度,不容許孩子犯一點點小小的失誤,孩子一旦沒做好,父母就開始責怪孩子做的不好。
成年人都不能一次把事情做的很完美,何況孩子呢?如果孩子出現一點問題,我們就指責或者直接自己上手去幫忙,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能力,隨著指責次數或父母幫忙次數的增加,孩子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夠好。
對於孩子來說,大人的否定是一種自己不乖、不夠優秀的體現。尤其是孩子在嘗試一項他沒有做過的事情時,他需要的是你的鼓勵,而不是懷疑或者打擊。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不斷嘗試和探索的過程,父母要對孩子的失誤有一定的包容能力。
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過分指責,多點鼓勵和支持,才能讓孩子更加有勇氣戰勝失誤,慢慢增加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3.給孩子提供證明自己的機會
孩子是需要鍛鍊的,當然父母也需要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
多給孩子創造和小朋友玩的機會,多帶孩子參加聚會,鼓勵孩子在聚會上發言。在幼兒園多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優點,像是好看的畫,不錯的手工作品等等,都可以。
當然了,自信和獨立性這種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來的品質。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媽媽們一步一步的來。這個過程中媽媽一定要瞪大眼睛,關注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哪怕孩子有一丁點變好了,媽媽都要及時反饋鼓勵:
你會跟人打招呼了。
你會主動說謝謝了。
老師說,你的畫又比以前有進步了。
今天你是獨自睡覺的。非常棒呢。
在孩子的努力和媽媽的鼓勵下,孩子的自信心就會慢慢建立起來。當獨立性和自信心建立起來,什麼膽小,害怕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了。
4.多鼓勵孩子,多去關注孩子的進步
我們應該練就一雙善於發現孩子優點和進步的眼睛,平時多去鼓勵孩子的進步,孩子的自信也會被建立起來。
鼓勵孩子的時候不要用你真棒,真厲害來敷衍了事。孩子又不傻。這種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的表揚一點誠意也沒有好嗎?
父母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棒在哪裡,好在哪裡。這樣孩子才知道繼續努力的方向在哪裡。
寶寶會自己穿襪子了,真棒啊。
寶寶現在吃飯一點兒米粒也不撒了,有進步哦。
當然,對比的對象一定是孩子自己,而不是跟別人家孩子比。不拿別人作比較,自己有進步就值得表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至關重要。你從孩子身上挖掘出的每一點進步,你不吝惜的每一點鼓勵,你對孩子做出的每一點肯定,都會變成孩子成長時的動力,並且逐漸轉化成孩子的自信。
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孩子能感覺到愛、接納和關懷,他的自信也會得到滋養。
想要孩子變得自信,父母一定要加油哦!
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請將我們設置為「星標」或者點擊「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71236405_40120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