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衰成績單!美妝行業第一季度融資創紀錄 !| 新國貨來電

2022-04-09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逆衰成績單!美妝行業第一季度融資創紀錄 !| 新國貨來電

新消費退潮了嗎?3月30日,我們發布了文章 《新國貨:是退燒,而不是退潮》 後,收到了很多新國貨從業者、投資人還有消費者的反饋,有贊同、有補充,也有爭論。於是,我們專門設立了「新國貨來電」這一欄目,將這些聲音發布出來。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道德經》

文 / 吳思馨(《未來跡》主編)

「我們今年準備天使輪,但目前還是邊做邊找吧,不寄託於外部,自力更生比較重要。」受疫情和最近幾天瀰漫在整個消費品創業圈的某種情緒影響,說這句話的時候,新銳科技護膚品牌斯啟諾Skinnos的創始人蔣抒伯顯得多少有些沒底氣。

新消費、新渠道和資本被公認為是驅動新品牌高速成長的三大引擎。如今,隨著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新消費在這兩年整體向「個性化、高品質」轉變;以電商為代表的新渠道,隨著中國網民總人數停止增長,流量紅利逐步消失,整體步入成熟期,開始進入激烈的存量爭奪時代;「三大引擎」中的兩個仿佛在一夜之間就發生了重大變化,很多像蔣抒伯一樣想融資的企業創始人心裡開始犯嘀咕——最後一台叫「資本」的引擎它還好嗎?

通過對2022年一季度美妝行業的投融資進行統計,並和前幾年的數據進行了比對分析,我們發現了資本在美妝行業的一系列深層次變化。

創紀錄!單季度融資總額高達54億元

但單個項目更「貴」了

總體來說,湧入美妝行業的錢不僅沒減少,總額反而在大幅度增加,新的投資標的也在增加,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美妝行業共發生28起融資,除去未披露融資具體數額的項目,總金額達到了54.8億元,幾乎相當於2021年全年的總額,創下近三年來單季度融資總金額的最高峰。

同時,單個標的平均融資金額也在提高。2022年一季度單個化妝品項目的平均融資金額高達1.95億元,比2021年的0.79億元翻了一倍以上,也超過2020年的1.88億元。

「2021年下半年以來,說資本在化妝品市場退潮,其實可以認為是一些負面情緒的放大。這種情緒主要來自二級市場,比如完美日記等上市公司股價令人跌破眼鏡地大幅下滑。除開負面情緒,美妝投資在今年疫情暴發之前是回暖的。美妝在資本市場中也一直被認為是好賽道,越來越多資本湧入也是一個自然的結果。」磐締創投創始合伙人屈紅林說。

對於單個項目平均融資金額攀高峰,業內人士則認為:「這說明大家仍然持續看好化妝品行業,不斷在圈內尋找投資機會。但從總體上看,資本也已經逐漸摸透了化妝品圈子裡的商業模式,對各類項目的估值標準也基本達成共識,『出手』更穩了

湧入!35家「新」面孔現身

中外大鱷都來了!

《未來跡Future Beauty》還發現,今年一季度,進入美妝圈的投資者,不僅有不少新面孔,其中很多機構還大有來頭。

比如被投資圈稱為「投行貴族」,管理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中金資本,旗下中金佳泰叄期基金於今年3月領投化妝品功效原料研發企業「維琪科技」,和松禾資本、中信建投資本共投資超2億元人民幣。

還有一家在資本市場自稱「快狼」的梅花創投,1月領投國潮男士護膚品牌藍系化妝品,2月再領投科技護膚YOUNGMAY樣美。這家機構成立於2014年,過去活躍於智能製造、人工智慧和企業服務等領域,在今年Q1進入美妝領域,在男士和科技護膚領域頻頻出手。

和這些投資界的大鱷相比,更加引人關注的則是來自「企業界」的投資。

3月3日,資生堂攜手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起,投資了一家叫「玩美移動」美妝技術公司。儘管這起融資幾乎沒有引起外界的注意,但業內卻正被很多人默默關注。和資生堂投資「玩美移動」一起被關注的,還有小紅書投資Dewy Lab淂意,以及麗人麗妝投資EXACTING。

「能為化妝品產業帶來根本性改變的投資將是企業投資。」屈紅林說,「在投資邏輯上,企業與機構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考慮的是協同,後者主要考慮回報。其實目前美妝市場中並沒有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投資機構,相反,未來歐萊雅、華熙生物、貝泰妮等企業投資的方向,我們十分在意,因為他們會尋找協同產業,而這將為化妝品市場帶來真正的改變

邏輯變了!

11個新標的,錢集中流向護膚品研發領域

從具體項目來看,2022年一季度,進行天使輪或首輪融資的新項目有11個,這也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高。

這些新項目覆蓋兒童護膚(海龜爸爸)、科技護膚及原料研發(樣美、溯華、維琪科技)、純凈天然(淂意、山川)、香氛(SEVENCHIC香氛筆)、彩妝(意、Mistine)、第三方服務(一美助手、邁微網絡)等領域。

趨勢很明顯,隨著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監管越來越嚴,《化妝品新原料註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等配套規章制度逐步實施,擁有功效研發、配方研發、技術研發、原料研發四大能力,有助於從技術上形成競爭壁壘的化妝品企業,正越來越被資本看好。

除了首輪融資的科技護膚品牌YOUNGMAY樣美,創新合成生物科技護膚品牌溯華和專注化妝品功效原料研發、生產和應用的維琪科技之外,生物技術研發商態創生物,微生物酶製劑研究生產商中科欣揚,上游代工廠芭薇股份,以及來自陝西的研發生產商、可復美母公司巨子生物這4家公司也紛紛進入下一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技術研發類項目由於研發投入大,融資門檻相對較高。天使輪基本是幾千萬元起步,到Pre-A或A輪直接跨到億元級別。

對於這一變化,有投資界人士認為,這背後透露的是資本在美妝行業的投資邏輯開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過去不少消費品的投資者會以一個項目是否有連續融資能力為前提,期待連續的資金支持可以把一個項目推到IPO,之後占據市場的壟斷地位, 但在逸仙電商上市後這個邏輯被證偽了。現在我們更看重的是一個項目在早期是否具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創造出目前大企業的內部難以產生的創新,這要求新品牌需要有研發基因——雖然不要求創始人是研發出身,但團隊一定要具有很強的研發溝通理解能力,能把研發、產品和內容的一體化打造做實,這是能否獲得低成本流量的基礎。」屈紅林說,「未來投資邏輯一定會越來越重視強研發和研發呈現能力,因為研發是功效和品牌差異化的基礎。流量運營能力很難再成為真正的壁壘。」

未來待考!

新銳零售店繼續爆,最大單筆融資達2億美金

和科技研發類護膚一樣火的,還有美妝實體零售店。

WOW COLOUR、HARMAY話梅、硬折扣連鎖品牌奧特樂、高端美妝零售品牌國免科技都相繼「拿到錢」,並且金額被不斷推高。

其中HARMAY話梅已經進行到D輪融資,其中領頭者QY Capital、跟投者五嶽資本都是新入局者,鐘鼎資本、歐翎投資、泛大西洋資本繼續追加。5家機構共給予HARMAY話梅資金達到2億美元(約合12.7億元人民幣),成為2022年一季度中單筆融資金額最大的項目。截至目前,坊間傳聞話梅的估值已經達到90億元人民幣。

另外,從成都起家的硬折扣連鎖奧特樂,也迎來創新工廠和無界資本兩家機構,獲得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這家零售店被看好的主要原因,是它對營業成本的控制和壓縮能力。

通過將「租金+人員成本等成本」壓到整體銷售額的8%,奧特樂能實現每家新開門店10萬元的坪效,在開業當月就能盈利。「受疫情影響持續低迷的實體市場中,這種盈利能力相當驚人。」一位投資界人士形容。

不過,對於美妝實體零售店在資本市場的持續火爆是否就代表未來,也有投資界人士表示 還需要觀察」。

比如,屈紅林就認為這些門店持續拿到高額投資是「因為慣性」 「過去一些香港資本對實體零售投資經驗比較豐富,對相關項目有一條完整的評估指標。但這批零售項目是不是真正代表未來的方向,還有待檢驗」。

大河之美,在於奔流滔滔,更在於靜水流深

網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做豆腐是最沒有風險的行業,做稀了是豆腐腦,做乾了是豆腐乾,做臭了還能是臭豆腐」。

「美妝」和「豆腐」似乎有某種異曲同工之妙,無論經濟好壞,一直都是投資和創業者的「寵兒」。經濟不好了有「口紅效應」,經濟好的時候更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回顧中國美妝產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從靠自有資本白手起家的上一代創業者,到憑藉資本力量,短時間內迅速開疆拓土的新銳品牌。資本對整個產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正不斷上升,美妝產業的創業者們,對資本的認知也正在逐步加深。

這中間有大河奔涌的熱鬧喧囂,但絕大多數創業者始終對資本抱著某種「靜水流深的古典主義」期待,大家更願意津津樂道「高瓴10年陪跑藍月亮」這樣的故事。

從2022年一季度資本在美妝行業反映出來的種種跡象分析,美妝行業仍然是投資界的寵兒之一,並且雙方都正在逐步褪去喧囂和浮華,回歸本質。

其實不光美妝產業,在中國經濟整體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整個消費品市場,資本都正在迅速和單純依靠流量造GMV的企業說拜拜,轉頭擁抱實業、實體和更有價值的企業。

基於這些變化和我們樸素的信仰,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好的時代其實已經到來!

對話新國貨促進會執行會長,領取新國貨「見面禮」

含新國貨促進會無門檻1000元優惠券

& 新國貨品牌增長地圖內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80d09b857c95b80a674c5d2bd0784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