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花了錢又好像沒花」,年輕人愛上買黃金

2023-02-12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數讀|「花了錢又好像沒花」,年輕人愛上買黃金

財經原創出品

嬌 羅東駿

編輯 岳彩

每逢傳統佳節,都是金銀首飾銷售的旺季,中國黃金協會2月6日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到元宵節期間,我國黃金消費同比增長18.2%,我國黃金消費快速回暖。 財經記者走訪多家金飾品牌店發現,年輕人正成為黃金消費的主流群體之一。

「喜歡這種花了錢,又沒花錢的感覺。」00後小顧對 財經記者說起「沉迷於」買金飾的感受。

這屆年輕人不僅在「報復性存錢」,也在「報復性買金」。 財經記者用數據告訴你,年輕人黃金消費有哪些特點?哪些類型黃金產品最受年輕人歡迎?黃金首飾等同於黃金投資嗎?年輕人黃金投資如何避坑?

01

傳統佳節帶動金飾熱賣

黃金消費同比增長18.2%

春節、元宵節前後是黃金銷售的旺季,不少金店也適時推出促銷活動。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到元宵節期間,我國黃金消費同比增長18.2%,呈現出快速回暖的勢頭。中國黃金協會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春節黃金周期間兔年生肖產品銷量最好,手鐲產品銷量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此外,還有金幣、投資金條等投資類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財經記者在北京廣安菜市口百貨市場中心看到,一層首飾金的銷售展台周圍擠滿了前來選購黃金的消費者,其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

北京廣安菜市口百貨市場中心內消費者人頭攢動 攝影/財經記者 羅東駿。

國瑞城某品牌金店銷售員告訴 財經記者,春節前後是黃金的銷售旺季,很多客人會購置結婚三金、投資金條,「金豆子、金瓜子也賣得特別好,都是年輕人在買,年前已經脫銷。」

2月7日, 財經記者走訪發現,品牌金飾店金價基本在488-550元之間。金價最高的金店是周大生珠寶,當日報價550元/克。

2月初, 財經記者走訪北京王府井商圈多家金店發現,多家金店報價超過500元/克,但大多有「克減」活動,實際購買價格略有優惠,商家抓住春節期間傳統旺季這種消費需求,推出購物滿減、購物贈禮、返券等一系列促銷活動,吸引黃金消費者進一步增長。

某品牌金店員工告訴 財經記者,從2022年10月起,受國際金價上漲影響,品牌足金飾品價格就開始突破500元/克。到大年初三(1月24日)這天,周大福等頭部品牌金價更是突破550元/克,記者走訪多家金店,發現品牌千足金飾品標價幾乎都在每克500元以上,工本費另計。

02

年輕人為黃金「上頭」

5克以下轉運珠、首飾受追捧

黃金首飾早已不是「中國大媽」的專屬,價格透明、購買便捷,工藝和設計的進步也讓金飾日益時尚,不少年輕人也活躍於各大黃金飾品直播間搶購金飾品。為何年輕人開始喜歡黃金飾品?

我國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貝市場的珠寶商陳賽飛告訴 財經記者,以前黃金受工藝限制,佩戴易變形,款式老套俗氣,近幾年黃金通過工藝革新,各大品牌投入了更多的研發成本,製作出來的黃金產品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消費理念,價格透明,款式時尚工藝多樣,備受年輕人追捧,這也是近年來黃金銷售火爆的部分原因。

中國黃金協會指出,超過48%的受訪零售商認為Z世代甚至是更年輕的Y世代,在未來一到兩年將購買更多的黃金首飾。近年來,年輕人買金意願大幅上升。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顯示,現在的金店消費者76%的年齡在25-35歲,其中18-24歲人群對金飾的購買意願從2016年的16%升至2021年的59%。

黃金為何讓年輕人如此「沉迷」?來自雲南的00後顧小姐對 財經記者稱,「黃金(首飾)也太讓人上頭了。不僅可以佩戴做裝飾,買了還有機會升值,就是喜歡這種花了錢又好像沒花錢的感覺。」

黃金飾品並不是投資意義上的黃金,在相對保值的基礎上,消費者買的還是個開心,轉運珠符合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而成為最受歡迎的金飾品。 財經記者走訪多家金店發現,小克重的黃金飾品,總價在千元左右的轉運珠類足金首飾、投資小金豆等小金飾都成為品牌金店熱銷爆款。

品牌金店展櫃內受年輕人喜愛的小克數千足金飾品 攝影/財經記者 羅東駿。

除了線下選購金飾,消費者也熱愛網絡淘「金」。特賣電商唯品會上,元宵節前,珠寶首飾的熱度居高不下,兔年金飾在平台上的搜索量暴漲。唯品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定價類的黃金戒指銷量同比增長103%。黃金手鍊銷量同比增長37%。

此外,年輕人還喜歡通過社交網絡平台選購黃金首飾。陳賽飛對 財經記者表示,近期客戶群體以年輕消費者為主,喜歡購買金手鐲、小克數吊墜,硬金手串(轉運珠)。其中轉運珠因為價格區間低、款式時尚,最為暢銷。

年輕人偏愛社交平台「種草」( 專門給別人推薦好貨的行為),也稱為黃金珠寶品牌的「流量密碼」,一些黃金珠寶品牌的單品經過用戶自發的二次傳播成為爆款,吸引了更多消費者。一位品牌金店的售貨員告訴 財經記者,該品牌發售的一款黃金飾品就在小紅書上經過客戶多次分享成為爆款,銷量激增。

03

買首飾金是「投資黃金」嗎?

「一口價」金飾並不划算

財經記者走訪發現,現在市面上的千足金首飾有兩種銷售模式:一種是按克來賣(價格=當日金價*克重+工費),折算下來每克在600元左右。另一種是按「一口價」來銷售(按標籤價售賣)。

金店銷售人員告訴 財經記者,按克數計重銷售的黃金首飾,重在足金,工藝次之。而按件銷售的千足金首飾,如古法金需要師傅手工來製作,人工高成本會比用機器生產的品類高,而5G黃金則是工藝更複雜,工序會比普通倒模黃金多,價格也會更加昂貴,如某品牌金店按一口價售賣的5G工藝轉運珠按克數算每克甚至高達800元左右。而近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掛牌價格則在413元/克左右浮動。

買金容易賣金難,回購黃金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 財經記者梳理品牌金店千足金回收價格發現,品牌金店的千足金每克售價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掛牌實時價要上浮20%-30%,而黃金回收報價則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掛牌實時價低20元左右。

04

國際金價19年漲340%

賣黃金的公司賺錢難?

從2001年開始,黃金經歷10年的大牛市, 財經記者梳理2004年至2022年的國際金價(年平均)發現,在這19年間黃金上漲了340%。

黃金受追捧,但銷售黃金的上市公司並沒有賺得「盆滿缽滿」。由於千足金、足金的售價較透明,金店售賣千足金首飾,利潤空間相比K金、鑽石等珠寶較小,部分上市公司由於黃金業務擴張而導致整體利潤下降。

從財報來看,周大福的賺錢能力卻不如從前。數據顯示,周大福經調整後的毛利率從2018財年的27.2%掉到2022財年的23.4%,並於2023財年上半年降到22.4%,創下歷史新低。對此,周大福在財報中解釋,由於批發業務及黃金首飾及產品占比增加所致,因此導致經營溢利下跌。數據顯示,2023財年上半年,周大福黃金首飾及產品的營業額增長12.7%,而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的營業額於期內下降11.1%。

六福集團2023財年中報也稱,由於金價下跌帶動黃金銷售氣氛良好,本集團整體毛利率因黃金銷售占比增加而輕微下降。謝瑞麟則在2023財年中報也提到,金價下跌致香港黃金產品需求有鼓舞性增長,記者梳理謝瑞麟財報發現,其整體毛利潤相比上一個財年也有所下降。這與謝瑞麟中國內地珠寶銷售不景氣有關。

註:黃金投資有風險,買入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27d6da9f56f20cb82b35535f326e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