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何還有很多人為秦檜翻案?他就是罪魁禍首

2023-11-16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岳飛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何還有很多人為秦檜翻案?他就是罪魁禍首

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

靜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作為抗金英雄,岳飛的民族歷史地位是不容更改的。而秦檜作為禍亂朝政的奸臣,也被釘在千古的恥辱柱上。但是近代以來卻有著一些學者像翻棉被一樣,試圖對歷史進行翻案。

岳飛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何還有很多人為秦檜翻案?要知道歷史的真相是可貴的,同時也是不能輕易推翻的;尤其是對於正義的包養和對於錯誤的譴責,更不是可以隨意推翻的。

但是呂思勉作為一個史學家卻成為了為秦檜翻案的罪魁禍首,這是他立場不堅定,和缺乏一個該有的歷史學者素養所造就的。

一、岳飛之死,秦檜遺臭萬年

紹興十一年,宋高宗趙構連下八道金牌召岳飛回軍。再之後便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和他的主要部下斬首,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死訊傳出,百姓們都為之哭泣。

這一消息傳到金國以後反而令金人高興異常,認為從此南宋便再無可以抵擋自己鐵蹄的人。

在這歷史當中,作為賣國賊的秦檜也因此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遺臭萬年的大奸臣。要知道在南宋偏安一隅的情況下,作為主和派的秦檜不僅不思進取,反而一昧和金國人妥協、通過出賣國家的利益為自己求得一時的苟且。

他賣國賊的罵名,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是被釘得死死的。在千年歷史的流傳當中,他的罵名一直以來都沒有被中斷過,但是歷史發展到了民國,卻有著一片試圖給他翻案的歷史學家。

二、民國風波,呂思勉為秦檜翻案

19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本令人詫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在這部歷史教科書當中對與岳飛和秦檜的角色進行了重新的解讀、可以說是顛覆性的理解。這本書的作者便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呂思勉,他先是認為岳飛只是取得了郾城大戰,除此以外的戰績都是莫須有的。

更為可笑的是,他指出在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被金人追逐。相反,他認為秦檜卻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臣子。

在當時的情況下,秦檜堅持議和是他見解獨到,並且體現了他的手段過人;解除岳飛等人的兵權也是他的高明之處。同時他也認為後世的人卻將情況罵到如此地步,中國的學術界可堪浩嘆了。

這一本教科書一出來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在當時面臨著九一八事件爆發以後、中國民族危亡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言論更是直接被定義為是對當時那些主張和談的民族敗類進行辯解。

更何況隨著這一部書的刊印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抵制,1935年,在南京市市長的命令下,他的這一本書被禁止銷售和閱讀。同時,在有關報刊的炒作下,他的這一言論也被炒成了全國熱點,民間輿論對此表示憤怒。

同年五月,一紙訴狀將呂思勉和商務印書館告上了法庭,指控他們犯了「外患罪」——貶低岳飛,是削弱國人的抗日意志,是向日本侵略者獻媚;為秦檜喊冤,是替「主和派」漢奸們開脫。在多方的壓力下,呂思勉最終沒有承受住壓力、選擇對自己的這本書進行了修改。當然,他的言論無論現在過去、未來都是不合適的。

三、歷史之需要,岳飛與秦檜不容置疑

在呂思勉看來,岳飛的問題是當時南宋政權下的一個割據軍閥勢力。並且他認為作為將軍確保控制自己軍區內的財政和人事大權,是一種架空中央的行為。對此,他表示,岳飛在當時情況下被處理是對於軍閥的合理恰當行為。

但很明顯,呂四年的這一言論卻明顯站不住腳跟。作為積貧積弱的南宋,朝廷一直以來對於武將都是採取打壓的方針。在這一情況之下,岳飛等人精忠報國,又怎麼可能成為割據勢力呢?

更何況在朝廷政權的打壓之下,他們並沒有任何機會成為割據勢力。相反,岳飛一生都致力於積極抗擊金人,為南宋獲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時期。

而秦檜卻是在背後捅軟刀子,先是向皇帝上奏,要求下令處置岳飛等愛國將領,其後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這些將領全部斬首,導致宋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兵可用、無將可用。

除此以外,秦檜更是大力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這樣一個對外屈膝求和,對內肆無忌憚的奸臣在呂思勉看來,卻成為了一個手段和政治眼光都非常到位的能人。

這樣的看法對於歷史的定位從何談起,岳飛的民族英雄和秦檜的奸臣形象?在他的想法里變成了輕易置換的東西。

要知道歷史的發展,雖然是要辯證的眼光進行看待,但不意味著是可以對於民族英雄進行一個惡意化的解讀。尤其是作為一個有著獨到見解的史學家,卻是將其進行隨意的篡解卻可以說是一種流氓行為。

四、歷史早有定論,不容篡改與磨滅

對於歷史的了解與不了解都無法改變的是歷史註定的結果,岳飛和秦檜作為歷史上的名人早已經有歷史的蓋棺定論。這些並不是歷史學家可以憑藉自己的理解進行隨意篡改的,尤其是無論如何?對於愛國主義精神的歸宿與研究都是任何時代的必須。

我們不應該容忍的是有一批自我感覺優越的「社會高層」站出來成為鷹派或鴿派。他們打著古人的幌子,卻又標新立異的想推翻古人的蓋棺論定,以彰顯自己木秀於林的國士之風。

毫無疑問,呂思勉便是這樣的一個所謂的歷史學家。他的歷史學家的定位並沒有帶給他歷史學家應有的角度和立場;相反,而是對於歷史進行自我的了解與解讀,讓他成為了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反面教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61787fc6d6023b8374ccc3df542c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