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
「關注」
。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45年8月19日,早早醒來的洛杉磯託兒所所長丑子岡收拾妥當,前去將孩子們一一喚醒。
一看到所長,孩子們便紛紛醒來,主動去洗漱了。
但丑子岡發現,以往一向非常積極的劉華北居然一直窩在角落裡不起來。
她好奇前去查看,才發現孩子竟然已經被殘忍殺害了。
更令人詫異的是,經過調查,劉華北居然認識兇手。
兇手究竟是誰,為何要對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痛下殺手?這與她的父親劉伯承又是否有什麼關係呢?
羊圈出生,取名華北
1940年,劉華北出生在太行山下的一個羊圈裡。
之所以在如此特殊的地方出生,是因為當時她的父親劉伯承與母親汪榮華都在太行山附近領導抗戰。
即便身懷六甲,汪榮華也不願意輕易撤退,最後在一戶村民的羊圈裡生下了這個女兒。
不僅出生地點特殊,時間也非常特殊,這也是為什麼劉華北有這樣一個意義深遠的名字。
當時父親劉伯承帶領的部隊主要負責的便是守護華北地區,為了表達自己保衛華北的決心,劉伯承特地給女兒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自劉伯承與汪榮華於1936年結為夫妻後,兩人都一直忙於革命工作,幾年間才只生下一個兒子,所以對於這個女兒的到來,二人都非常喜悅。
尤其想到還讓女兒在羊圈裡出生,他們高興之餘又十分心疼,所以更對女兒疼愛有加。
劉華北從小就非常討人喜歡,圓嘟嘟的臉上長著一雙仿佛會說話的大眼睛,性格雖然非常活潑,但是一點兒也不調皮,乖巧可愛。
對於常年為革命事業奔波的劉伯承和汪榮華來說,劉華北就是他們生活中的開心果。
無奈的是,儘管一家人待在一起其樂融融,但隨著革命形勢越來越嚴峻,劉伯承與汪榮華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他們不分白天黑夜的奔赴在革命前線,幾乎沒有什麼時間好好照顧孩子,於是決定將劉華北也送去託兒所,與長子劉太行作伴。
這所託兒所位於延安,名叫「洛杉磯託兒所」,裡面安置的大都是當時將領們的孩子。
聽到這裡,也許有人會非常好奇,既然是中國人自己的託兒所,為什麼取了一個這樣的名字呢?
其實這所託兒所最開始的名字是「中央託兒所」,由著名醫療將軍傅連璋提議設立。
傅連璋將軍將自己的一生都投入革命,當發現紅軍醫療條件極其落後時,他傾儘自己全部家當,為紅軍創辦了第一所正規醫院。
1940年,當發現延安原先的保育機構搬走,導致大量在陝北地區出生的紅軍孩子都無人照顧後,傅連璋又向主席提議,在延安重新創辦一所託兒所。
當時,主席的女兒李敏也剛剛4歲,無人照料,於是便立即同意了。
很快,中央託兒所就籌辦起來,由於條件不足,所謂的託兒所,其實只不過是楊家嶺附近的幾孔窯洞。
由於之前曾在原本的保育院工作,丑子岡被任命為這所託兒所的所長。
託兒所剛籌辦好,劉伯承就託人將長子劉太行送了過來。
最開始託兒所里只有7個孩子,但條件依然非常艱苦,因為此時恰逢抗戰以來最困難的時期。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堅持不能讓孩子過苦日子,千方百計將僅有的物資都送到託兒所來。
那時候,紅軍們大都吃不飽穿不暖,所以即便拼盡全力為託兒所輸送生活物資,也不能保證物資數量足夠,不僅如此,對於被封鎖包圍的他們來說,運輸也是個難題。
託兒所應該如何度過這個難關呢?
延安建託兒所,劉華北入園
在託兒所最困難的時期,遠居香港的宋慶齡了解情況後,立即決定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於是,她聯絡了許多定居國外的愛國華僑,組織了許多場募捐,為託兒所的孩子們千里迢迢送來了一批批食品衣物等必需生活用品。
也正是為了感謝這些愛國華僑們的支持,中央才決定給託兒所改名。
隨著託兒所的條件漸漸好起來,送來的孩子們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就有比劉太行小一歲的妹妹劉華北。
劉太行很早就被送到託兒所,但劉華北一來,兩人很快就親昵起來。
雖然哥哥只比自己大一歲,劉華北卻非常依賴劉太行,走到哪兒都跟著,任當時託兒所的誰看,劉華北都是劉太行的小跟班。
為了讓孩子們在託兒所的生活不那麼無聊,託兒所特地選址在了半山腰上。
這裡不僅位置隱蔽,還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讓孩子們可以自在玩耍。
當然為了安全起見,周圍還建著高大的柵欄。
雖然是託兒所里年紀最小的孩子,但劉華北非常懂事,每天早上只要所長來叫起床,一定積極起來,乖乖洗漱。
因為整天跟著哥哥,所以她很快就和託兒所里其他大孩子打成一團,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常見到爸爸媽媽。
工作之餘,孩子們的父母都是會來託兒所探望的,劉伯承與汪榮華自然也不例外。
每次兩人來的時候,就是劉華北最開心的時候,她總是纏著爸爸媽媽,仿佛有說不完的話,而爸爸媽媽一走,忍不住落下眼淚。
不過,每次劉華北一哭,只要保育員拿出小零食或換個話題,她很快就會將煩惱拋之腦後,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喜歡她。
剛
被送到託兒所時,劉華北還沒有3歲,可以說是託兒所的保育員們見證了她一點點長大。
1945年,抗戰已漸漸接近尾聲,但卻沒有一個人敢放鬆警惕。
國內的局勢卻越來越緊張,因為國民黨政府總想暗地裡搞破壞,尤其是針對我黨重要領導人及重要將領。
在這種時期,延安成為了重中之重,除了領導人們的安全外,孩子們的安全同樣非常值得引起重視。
為了保證安全,所長丑子岡與保育員們每天都會對園區進行仔細搜索排查,晚上還會有專門的值班人員守護孩子們。
這段時間,劉華北也經歷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哥哥劉太行離開託兒所了。
因為劉太行已經7歲,要去上小學了。
劉華北依依不捨地送別了哥哥,保育員們安慰她再過一年也可以去上小學。
於是劉華北每天心中都惦記著這件事情,期盼快些長大。
那時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意外即將悄然而至,劉華北的生命在6歲這一年戛然而止,與哥哥一起上小學的夢想再也不會實現了。
這名兇手究竟如何避開了值班保育員,進入託兒所的呢?
遭遇殺身之禍,兇手手法兇殘
意外發生在1945年的8月18日,但那一天,大家並未感覺到有絲毫異常。
與往常一樣,當夜幕降臨,所長丑子岡便開始仔細檢查整個園區。
確定周邊環境安全後,她又來到孩子們居住的窯洞,確認每個孩子是否都已上床睡覺。
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丑子岡早已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親人,因此每天晚上她都會仔細認真地給每一個孩子蓋好被子,掖好被角,看著大家都安然入睡,才能安心回自己的房間。
這一天和往常一樣,把每個孩子都照顧到位以後,已經快十一點半了。
孩子們白天都玩兒了一天,早就已經困得睜不開眼,進入夢鄉,丑子岡這才放心準備離開。
在窯洞外,她又確認了一遍今天值班的保育員是否到位,等到一切都安排好後才回去睡覺。
這天晚上值班的兩位保育員已經不是第一次執行任務了,聽到所長的叮囑,他們立即保證會認真值班,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雖然託兒所被柵欄圍住,但也只是孩子們確保不能翻越,大人是能跨過的,所以他們打著十二分精神,仔細觀察著四周。
雖然那時還是夏天,但由於託兒所建立在半山腰,到了晚上便會有涼風吹來,所以沒一會兒,兩位保育員就感覺到陣陣寒意。
這時,其中一位保育員提出她去燒些熱水,讓兩人暖和暖和。
這位保育員離開後,原本就冷清的院子顯得更加空落落的,一眼就能看到附近所有情況,根本沒什麼異常。
儘管如此,留下來的那位保育員還是認真觀察著四周。
可沒想到不一會兒,她突然腹痛難忍。
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受涼了,這位保育員將衣服緊緊拉住,環抱住自己,想著再堅持一會兒,等到燒水的同事回來了,自己就能回去吃點藥,休息休息。
沒想到左等右等,那位同事就是遲遲不回來,自己也不敢大聲呼喊,怕吵醒了孩子們。
最終,這位保育員決定快速回房間吃個藥。
當時天色已經很沉了,她覺得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等到吃完藥回來後,燒水的同事也已經回來了,兩人覺得之間並沒有多大的空檔,也沒聽到什麼不正常的動靜,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一夜就這樣過去了,後來他們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到了早上便開始喊大家起床。
早早醒來的丑子岡所長早已洗漱完畢,來到窯洞裡幫著孩子們穿衣洗漱。
孩子們都一個個穿戴整齊跑出窯洞,角落裡的劉華北卻遲遲沒有動。
丑子岡所長有些奇怪,雖然劉華北是這裡年紀最小的,但早就已經學會自己穿衣服洗漱了,平時從來不用她操心,一向非常積極,今天怎麼賴床了呢?
又看到劉華北的被子緊緊蒙著頭,她有些擔心孩子是否身體不舒服,趕忙上前查看。
可誰知拉開被子,眼前的一幕卻令她天旋地轉——
小小的劉華北躺在血泊中,早已失去呼吸,肚子上明顯被人用刀子捅過。
丑子岡所長几乎要大喊出來,可是為了不引起恐慌,還是強忍住又將被子蓋上,含著淚叫來人保護現場。
接下來,除了通知劉華北的父母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查出昨晚到底誰偷偷潛入託兒所,做出了這殘忍的事。
當詢問託兒所的孩子們時,一個孩子關於那晚的回憶卻讓大家都震驚了。
真兇無處可尋,將軍遺憾終生
原來,一個與劉華北床位非常相近的孩子想起那晚,
他在睡夢中聽到劉華北似乎說了句「叔叔,我認識你」,但當時的他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很快便又進入夢鄉了。
這足以證明,殺害劉華北的兇手就是一直潛伏在這裡的國民黨特務。
與此同時,劉伯承夫婦倆也已經得知了女兒去世的消息。
直到通信員離開後,劉伯承與汪榮華都遲遲沒有任何反應,二人誰也不敢相信,前幾天他們還在商量著回去看女兒,如今女兒就已經和他們天人兩隔了。
二人很快就來到託兒所,到達之後,劉伯承第一件事便是讓所長檢查是否有其他孩子受到傷害。
隨後他們來到窯洞內與女兒見最後一面,白被單掀開後,汪榮華幾乎要哭暈過去,但劉伯承卻攔住了,堅持不讓她給工作人員增加壓力。
了解到那個孩子晚上聽到的情況後,劉伯承心裡也非常清楚,敵人之所以會對小小的劉華北痛下殺手,就是為了擾亂自己原本的工作計劃。
因為此時正值主席前往重慶談判,自己則肩負著打好上黨戰役的重擔。
儘管心中十分悲痛,劉伯承卻決心不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立刻啟程趕往前線,奔赴戰場。
9月10日,上黨戰役正式拉開帷幕,憑藉著對敵人特點的冷靜分析,劉伯承用兵如神,用一個月的時間順利拿下此戰。
雖然在戰場上看上去理智冷靜,但劉伯承心中依舊惦記著二女兒的事。
在離開延安前,他就特地囑咐了人嚴查此事,但無奈當時條件無限,幾十年都一直沒能查出殺害劉華北的到底是誰。
儘管後來又有了5個孩子,劉伯承卻一直無法忘懷年僅6歲就離開人世的劉華北。
直到去世,他還不斷提起這件事,對身邊人說,當年二女兒被殺害之案沒能偵破,自己就算是死也無法瞑目。
結語
雖然這起案件沒有得到偵破,殺人兇手也無處可尋,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能對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做出這樣殘忍的事,這個兇手根本毫無人性可言。
事實上當年,劉伯承與夫人以及其他孩子也都曾遭到敵人的埋伏與刺殺,只是他們都幸免於難,唯有小小的劉華北失去了生命。
為了來之不易的和平,這些開國將領與家人們都犧牲了太多太多,所以我們才要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