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讓人睡不著覺的「狠問題」,都在這場頭腦風暴里找到了答案

2023-12-13     金錯刀

原標題:今年讓人睡不著覺的「狠問題」,都在這場頭腦風暴里找到了答案

去年年底,鶴崗突然爆火。

「1.5萬一套房」「不到5萬擁有兩室一廳」...一時間,這個東北小城成為了年輕人的「躺平聖地」,成為了逃離北上廣的新出路。

但很多年輕人來到鶴崗後發現,遠離大城市帶來的洒脫只存於一瞬。如今,第一批在鶴崗買房的年輕人,已經開始離開了。

因為他們發現,圍繞著有關工作、創業、到底適不適合買房等一系列問題依舊沒有最優解。

其實2023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不僅僅是買房問題,還有股市投資、新興賽道、未來機遇...每個人都在尋找答案。

但幸運的是,那些早已投身其中的企業家們,已經少了許多迷茫,多了幾分在方向、方法上的見解和堅持。

最近,一年一度的2023搜狐財經年度論壇重磅開場。

對於各界的大咖們來說,每年的經濟論壇可謂是高手交鋒、華山論劍的平台;對於普通人來說,則是一次聆聽大佬答疑解惑的好機會。

對於今年讓無數人困擾許久的問題,他們都有怎樣的經驗可供借鑑?

一場財經論壇,竟比追劇還爽

看完今年搜狐財經年度論壇,刀哥有個很直接的感受:信息量巨大。

既有仰望星空的未來經濟話題,從晶片暢聊到新能源;又有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接地氣議題,從房改、股市到如何就業...

議題持續性受到網友關注,多個熱門話題登頂微博、抖音等各平台熱榜。

作為搜狐每年年底的「保留節目」,財經論壇從2009年就誕生了。

每一年的論壇,都是年末的重磅壓軸「頭腦風暴」——它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強悍生命力和勢能,關鍵就在於硬核乾貨的內容。

比如去年圓桌對話環節,張朝陽與李國慶、周鴻禕、尹燁相約《星空下的對話》,從生命起源聊到人工智慧,從價值觀聊到人生理想,興之所至,無所不聊。

這次搜狐同樣邀請了一眾經濟學界翹楚和商業領袖,議題更加開放、更加接地氣:

拿房地產行業來說,一方面行業的寒冬讓不少人感到焦慮;另一方面,房子的壓力,讓中國社交媒體上開始崛起的一個主力話題:關於年輕人的不婚、不戀、不愛、不生。

而這些問題,這次論壇不但沒有迴避,反而擺到了明面上探討。

在經濟趣談環節,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孟曉蘇就解讀了「房改」之下三個最受關注的問題:年輕人當下究竟應不應該買房?保障房與商品房怎麼選?房地產限購政策是否該取消?孟曉蘇談到,「多數年輕人處在工薪家庭,不適合買商品房,應考慮保障房。」

中原集團創始人施永青,則從房產行業出發,指出目前中國房地產現在最大的問題。

「是開發過度,開發過度的結果是建出來的房子已經超越社會需求。在度過低潮之後,將剩餘的消化掉,再重新起步。」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則從更加宏觀視角的給出了判斷,他認為房地產一旦消退,對於居民的消費就是直接的衝擊和影響,尤其是中產階級。

你會發現,這些大佬雖然專業不同、賽道不同、人生經歷也各不相同,但正因為如此,面對同一個話題,都能給出各自真正有價值的乾貨回答,令不同領域或年齡段的普通人也能參考一二。

這場頭腦風暴,為何能直擊痛點?

關於經濟的騰飛之路,企業有許多不同的路徑,企業家有不同的經驗和見解。

但是什麼才是最適用、可複製、高效破局的方法?這是很多個人和企業困惑的問題。

聽完論壇上的討論,刀哥總結出兩大關鍵,很有借鑑意義。

首先,是主動擁抱變化。

創業能否成功不能一概而論,新時代催生了更多的發展機遇,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洞察先機,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

「跨界達人」蘭世立自稱是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個活化石,從IT行業到東星航空、東星國際旅行社,再到進軍飲料行業,創業三十多年做了三十個行業。

他給年輕人的建議也值得細品,「行業選擇大於努力,很重要的就是選擇一個很好的賽道。」

談及產品創新,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就表示,「不創新會死,創新死的更快,微創新成功機率就是95%。」

其次,是在變化的同時做好當下。

今年股市和基金一路飄紅,讓年輕人吃了不少「苦頭」。

泓德基金董事長溫永鵬給出了建議,認為投資股市需要耐心,當前是長期投資不錯的關注時機。

如果說溫永鵬是從行業專家角度給出建議,胡錫進則把視角放在了個人經驗上,胡錫進自今年六月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己將進軍A股市場,也經歷和大多數投資A股的股民一樣的起起伏伏。胡錫進則分享了自己的炒股心得,「我希望做一個股市的做多者而不是做空者,我的行為主要是要讓自己贏,如果我在股市能贏的話也會增強股市的信心。」

「胡錫進相信股市會回到3200點」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他堅信自己的投資終有一日會賺回來。

在2023搜狐財經年度論壇上,你會發現,探討之事不是恆星爆炸和千里之外的話題,每個議題都是在切切實實有意義、有「人情味」的經濟話題。

同時,能夠同時聚齊經濟學家、商業領袖、財經大咖,直言不諱回擊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觀點,共同找尋解決之道,也是搜狐作為媒體展現影響力和態度好機會。

從展望國內外局勢,到分析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再到實體經濟的騰飛之路,讓他們直擊市場痛點,給出各自的解決方案。

創造優質內容,才能乘風而上

「媒體形態一直在演進,更加方便、更加實時,世界互動頻率和時間尺度在縮短。」

這是張朝陽這次財經年度論壇談到的感悟。

但難能可貴的是,搜狐這些年並沒有因為流量時代的效率而迷失掉自己的初心:

無論是堅持多年的財經論壇,還是任何一場活動、直播、短視頻、賽事...背後都是搜狐一直堅持的一點:堅持創造優質內容。

比如直播領域,搜狐就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存在感。

其實早在2016年張朝陽就曾表示過:「儘管現在直播業很火爆,但是我們要做出優秀的產品、能夠走向未來的產品。」

2019年,搜狐視頻開始布局知識直播賽道。今年,張朝陽在烏鎮峰會再次表示看好知識直播前景,「新媒體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豐富立體,傳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種規模和狀態,這種情況下,每個知識領域都因為新媒體在顛覆。比如很多科學家現在也開始成為網紅或者自媒體,這個趨勢在國內是剛剛開始。」

以《張朝陽的物理課》為例,在2021年開始直播後,就成為了現象級知識樣本。

堅持了兩年的張朝陽,不久前還去到西安交通大學,帶來了一場硬核燒腦又充滿煙火氣的物理線下演講。

關注直播的人還能明顯感受到,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在不斷豐富,例如科學直播的比例大幅提升,覆蓋天文學、光學、聲學、植物學等多重領域。

同時,搜狐視頻的發力路徑也更加明確,一是堅持的是「重質」的創作原則;二是將內容體系覆蓋各圈層。

比如今年搜狐視頻國風盛典,就為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漢服愛好者提供舞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漢服,展示國風之美,受到了古風愛好者的一眾好評;

在前不久舉辦的 2023 搜狐視頻舞蹈翻跳大賽,在Z世代年輕群體圈層里迅速出圈。

發力知識直播,可以發揮搜狐固有的內容運營優勢,打造更多優質內容,從而形成內容護城河,這是搜狐的邏輯。

在內容的爆髮式增長後,平台最終比拼的還是內容質量和內容價值。

結 語:

張朝陽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願意提供各個層面的企業分享和交流的平台,為行業和企業進一步貢獻一份搜狐媒體應盡的職責和力量。」

這次財經年度論壇,搜狐也確確實實盡到了一個網際網路媒體平台的本分和職責:

集合最優秀、最有見地、最讓人有啟發的發言者組織這場「頭腦風暴」,同時能夠非常準確地記錄和傳播。

這些年來,搜狐一直跟著時代脈搏在走,但依舊守住了長期主義和創造了價值。

通過算法找到讓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不難,但持續25年做讓用戶喜歡看內容,很難。

搜狐能提供給用戶豐富高質的知識類內容,未來潛在商業價值和細分化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這才是時代帶給我們真正的機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24ba5b6ed680e9dbafb0e0f2a53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