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武警眼中的紫禁城:老兵告訴你,他們住在故宮裡都幹些什麼

2023-12-15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退役武警眼中的紫禁城:老兵告訴你,他們住在故宮裡都幹些什麼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在這裡有明清兩代24位帝王登基坐殿,統治中國長達500多年。它以園林景觀和多達9000多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406年,明永樂皇帝朱棣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歷史14年完工。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紫禁城正式對外開放。

我是04年來到了北京當了一名武警,也就是04年我和故宮有了不解之緣,我所在的部隊對外稱「天安門警衛支隊」。我所在的連隊又叫「天安門警衛中隊」。04年至06年的時候我們的駐地在天安門的後面東廂房的位置,我的連隊和國旗護衛隊也就是六中隊隔著端門。那時我們的駐地雖然也屬於故宮的範圍,但是沒有實際意義上進駐到故宮裡。06年我們正式的進駐了故宮,駐地就在故宮的西華門往東100米的武英殿(武英殿是一組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宮殿建築,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典籍館和書畫館的所在地。)旁邊。

我們的前方就是寶蘊樓。寶蘊樓,名稱的由來,顧名思義與寶物有關。晚清的宣統皇帝溥儀退位後,前朝的所有宮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北洋政府決定將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就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咸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用以存放文物。因為要存放的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的秘籍,其價值不可估量,所以就把庫房命名為「寶蘊樓」,並制石質匾額安於北樓正面上。歲月洗禮,如今「寶蘊樓」三字已變得模糊,只有在特定角度仔細辨別才能認清。寶蘊樓是1914年動工,1915年完工。這座曾保存23萬件文物的故宮藏寶庫,於2013年12月24日啟動修繕。2015年5月底,寶蘊樓迎來百歲生日時,變成故宮館史展陳專用場所,首度向觀眾開放。

我們的宿舍據說是當年的馬房,也有的說是當年故宮裡御林軍的營房。具體的我也無從考證了,我們在故宮裡主要就是負責故宮的守衛和故宮外圍護城河的巡邏,在故宮一駐就是三年一直到我退伍,在故宮的三年我們吃住在故宮,訓練在故宮發生的許多事都和故宮息息相關。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故宮裡的奇聞趣事就關注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b8fcbbed6e97932703467635cf98e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