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上海,廣州與深圳,南京與杭州,成都與重慶,鄭州與武漢…….在中國的版圖上從文化地理脈絡、經濟社會發展出發,相近的城市之間總有說不盡的話題。
西寧和蘭州這兩個相距220公里的省會城市之間,同樣有很多值得對比品味的地方。在奔騰洶湧的歷史長河裡,一個守望黃河,一個矗立在青藏高原,共同見證中國大西北的廣袤與繁榮。
2018年3月,國務院正式印發《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蘭西城市群作為地區性城市群,成為我國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5個國家級城市群之後第20個城市群。
「蘭西城市群」是我國西部重要的跨省區城市群,它們歷史性的融為一個大群體。有效促進了西北西南地區開發開放。
蘭西城市群西南是成渝城市群,再朝東就是長江經濟帶,通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不僅可以促進西北西南地區開發開放,還可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我國向西開放步伐,蘭西城市群必將成為溝通西北西南、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
「蘭西城市群」最重要的兩座牽頭城市就是蘭州和西寧了。這兩座地緣相接、山水相依、經濟相融、民俗相近的城市,被世人用西北「雙城記」來進行觀察和對比。
作為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下轄5區2縣,總面積7660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247.56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548.8億元。同期蘭州生產總值為3231.3億元,常住人口436.94人,下轄5區3縣,總面積13100平方公里。
無論從人口、面積、經濟還是文化教育、人才總量等要素,西寧與蘭州差距尚遠,這對西寧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蘭西城市群目前總人口1200萬,超半數人口居住在省會,由此形成的蘭州—白銀都市圈和西寧—海東都市圈成為城市群人口紅利的基本盤。
以西寧、海東都市圈來看,輻射周邊城鎮,加快壯大西寧綜合實力,完善海東、多巴城市功能,強化縣域經濟發展,共同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態勢已經初步形成。
在西寧市多巴新城,新華聯地產和海洋館等基礎設施的飛速建設在主城區西部已經初步樹立了城市副中心的輪廓。海東市周邊的樂都區、河湟新區同樣聚集了眾多的城市要素,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經濟社會發展蒸蒸日上。
2021年,西寧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蘭州召開了蘭西住房公積金合作座談會,並簽訂《推動蘭西城市群建設住房公積金合作備忘錄》,這意味著今後蘭西兩地職工異地購房可進行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並實現多項公積金業務「跨省通辦」。
在人口紅利的基本盤之上,兩市政府部門適時出台政策,穩固人口存量,助推地產、商貿、文化交流快速發展。
從旅遊業的角度觀察,西寧市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了2460.7萬人次,這一數字接近當年全省接待遊客4204.4萬人次的60%,同年蘭州國內外遊客接待人數占比甘肅全省22%。
西寧旅遊總收入312.4億元,是青海省當年旅遊收入466.3億元的67%,蘭州占全省29% 。全市旅遊收入占該市GDP總量的占比,西寧 24.3%,蘭州 21.7% 。
這從另一個角度充分體現出兩市省會首位度的比重,更說明人口基數對本地經濟尤其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大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來寧旅遊的客源地八百公里半徑內仍然是西安、蘭州、嘉峪關、成都等周邊城市,節假日青海省野生動物園、新華聯童夢樂園停車場半數以上是甘肅等外省市車輛。
2022年2月,西寧連同北京、上海、香港等國際化的超大城市一道,被列入34個國家旅遊城市布局,旅遊樞紐城市建設之一。作為省會城市西寧市入選旅遊樞紐城市,意味著西寧以及全省文化旅遊業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黃金期。
西寧還以中國西部自駕車旅遊聯盟為龍頭,打造國道227線等3條生態旅遊觀光風景道,新建4處自駕車營地、2個旅遊集散中心,全面建成10條鄉村旅遊示範帶。新華聯國際旅遊城和世界海拔最高的海洋館、青藏野生動物園、熊貓館、冰球館等精品項目陸續開放。
近幾年西北旅遊最熱門路線就是甘青大環線了, 在抖音、小紅書、攜程、朋友圈十分火熱,天南海北的遊客把他們對西部大自然和人文景觀的驚嘆紛紛分享出去,鋪天蓋地的美景、美食和美文席捲整個網絡。
同時,西寧也不再是旅遊中轉站,西寧市周邊100公里半徑布滿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包括有湖泊、寺院、草原、美食…….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可以說是秒殺一眾同質化建設的三四線城市。
西寧已經成為中國西部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青藏高原特色旅遊服務基地,來自北上廣深的遊客下了飛機就可在機場就租車自駕,一腳油門就可尋找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不由讚嘆,蘭西城市群依託青藏高原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西寧的崛起又將注入一股強勁的動力!與蘭州攜手同行,壯大西北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