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0歲,不同的老人表現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老人到了70歲,身體每況愈下,可能胃口下降,活動能力下降,就如同風中的殘燭一樣,時刻有滅掉的風險;不過有的老人到了70歲,精神抖擻,身體依然硬朗,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什麼大毛病,這樣的老人,不僅生活質量高,人也更易長壽。
為什麼人與人的差別是如此之大呢?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實決定壽命的,根本不是所謂的遺傳,而是後天是否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換句話說,即便你有再好的基因,但是年輕時壞習慣只多不少,那麼你也不可能長壽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有更多的疾病找上你。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老人如果過了70歲,還能完成這6件事,恭喜你,身體素質還不錯。
第一,7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依然能自理
生活能夠自理的表現是什麼,吃飯穿衣,這是最基本的,還要能做一些基本的家務,如果一個老人連洗個碗或是掃個地都感覺力不從心,那麼健康狀態肯定是非常堪憂的。
第二,7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能夠讀書
人這一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事情,只有愛讀書,我們才能從書本里獲得知識,不管書里有沒有黃金屋和顏如玉,多讀書都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情感。
對於老年人而言,多讀書能夠讓大腦變得更活躍,是非常有利於預防老年痴呆的。反過來,到了70歲,依然能讀書的老年人,身體往往更健康。
第三,7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能夠親近大自然
如果長期居住在喧囂的大都市裡,你很容易迷失方向,並且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遺憾的是,很多老年人因為活動不便,他們只能一天到晚待在高樓大廈里,終其一生。
這是非常可悲的,但也是很多老人的縮影。
如果一個老人的身體健康,只要還能動,他們就能夠親近大自然,去更開闊的世界裡,從而讓心情更為放鬆,到戶外多曬曬太陽,有利於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能增強骨質健康。
還有,去戶外本身也是鍛鍊的一個過程,也是強身健體的一個過程。
第四,7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能堅持社交
到了70歲,你是願意孤獨一生,每天待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呢?還是擁有很多老年朋友,每天可以去做各種有意義的事情呢?
沒有人願意選擇第一種,人生來就不是孤獨的,只要堅持社交,堅持去交朋友,你的人生才能更精彩,但是交朋友,一定要交習慣好的朋友,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交習慣好的朋友,你才能擁有更多的好習慣。舉個例子,你總是去交一些牌友,不是說打牌不好,是你總是處於那個環境里,煙霧瀰漫的喧囂環境里,試問,你的身體能健康嗎?
第五,7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能堅持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個運動的過程,只有在死亡的那一天,運動才會停止。
如果你不愛運動,死神就會盯上你,別人可能九十歲了,身體還很硬朗,你可能到了六十歲,已經離死亡近在咫尺了。
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運動可以控制好你的BMI指數,運動可以讓你的內分泌更穩定,運動可以愉悅你的情緒,試問,哪一條不是長壽的前提呢?
第六,7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能堅持自己買菜做飯
年齡大了,吃的東西要有所選擇,子女喜歡吃的東西,往往老年人不喜歡,所以老年人最好自己給自己做吃的,這樣才更有利於腸胃的健康,比如很多年輕人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是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那麼老年人顯然是不適合吃的。
老年人自己買菜做飯,不僅運動了,而且還保證了飯菜的質量,又何樂而不為呢?大家要牢記,長壽的老人一定是勤快的老人,而不是懶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