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實驗!測試父母的耐心值多高?給孩子看這4張圖就知道了!

2020-08-17     育兒小米

原標題:趣味實驗!測試父母的耐心值多高?給孩子看這4張圖就知道了!

本期分享的內容是:趣味實驗!想知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給孩子看4張圖就知道!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而孩子是家長最好的鏡子。這都充分地說明了父母的行為給孩子帶來影響,一個孩子的是否有耐心,小的時候全靠父母是否有耐心的引導,只有一個人真正有耐心,那麼他才能獲得更高的成就,那麼今天我們進行一個趣味實驗,測試父母對孩子是否有耐心值,讓孩子看4張圖就能知道!

首先我們先看一個案例:有一個5歲的男孩,每次邀請其他的小夥伴來家裡玩,如果玩具被其他的小夥伴搶著玩,那么小男孩總喜歡打人。某一次與鄰居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一起玩玩具,可突然小男孩站起來直接在小女孩的臉上抓了一把,隨著而來是小女孩臉上兩條滲血的抓痕和哭聲,剛好被他的爸爸撞見整個過程。

他的爸爸看著被家長帶走的小女孩,覺得兒子邀請別人來家裡玩最後卻因為玩具被別人玩了就打人,這實在是不講理,於是怒氣匆匆的爸爸就著兒子的屁股就狠狠地打了兩巴掌。爸爸打孩子的全過程卻被寶媽看到了,寶媽對丈夫的做法覺得欠缺考慮,孩子打別人因而被家長用「打」來教育,這樣其實不是教育,而是發泄。

卻沒想到寶爸覺得是寶媽對他不夠理解,耐心放在孩子打人這件事上無異於縱容,這樣一來,孩子還是會繼續打人。

看完這個例子,案例中這位父親的做法似乎有些極端,但在生活中卻並不少見。根據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父母表示在孩子哭鬧或者調皮搗蛋時,會忍不住發怒。而這種煩惱你也有嗎?

根據心理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經常要被父母情緒暴躁的對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格不僅會有些神經質,而且影響是一生的。相反的,總是被父母用好情緒來對待的孩子,那麼不僅在社交能力與學習成績也會比較正面,同時調整情緒的能力會更加健康。

一個趣味實驗

心理學家塞思·波拉克曾做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來一群孩子,這些孩子經過調查後大概分為兩類,一類孩子的父母常常情緒溫和對孩子很正面,我們暫且把這些孩子稱為1類孩子;另一類孩子的父母習慣情緒暴躁,甚至經常打罵孩子,我們把這些孩子稱為2類孩子。

接著,

研究者讓孩子們看下面四張圖:

這四張圖分別是:

悲傷——輕微的不悅——生氣——憤怒。

1

類孩子

一般看到了第三張圖才覺得是在生氣,而

2

類孩子

在第一或第二張圖就覺得這個人已經生氣了。被父母良好情緒陪伴長大的孩子,他們看待事物會更客觀;相反,從小被父母負面情緒陪伴長大的孩子,他們會變得神經質,敏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所以,想知道父母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給他看著4張圖就知道了!

因此,那些不管是因為工作、家務太過繁忙而對孩子的玩鬧、哭鬧而情緒暴躁的家長們,要趕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父母穩定的情緒能夠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面的成長。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心理學家特別推薦的親子遊戲,能夠幫助父母提高對孩子的耐心。

遊戲一:蒙眼拋球

準備材料:

小球1個、小桶1個,蒙眼毛巾1條

具體玩法:

1.先分別測量寶寶和爸爸或媽媽一步能走多遠

2.桶與球分別放置在活動空間內的任意位置上

3.家長或者寶寶其中一位蒙上眼睛,然後在另一方的指導之下,往左或往右的步行數,然後蹲下去拿到球。

4.拿到球之後,再根據對方的指導走到桶的位置,然後將球放入桶內。

5.遊戲的角色輪流,指導和接受指導輪著來,這樣能夠有效地鍛鍊親子之間

遊戲二:觸覺猜猜猜

準備材料:

羽毛1根、花1朵、毛絨玩具1隻、小毛巾1條

1.爸爸或者媽媽先入座,寶寶坐在前面

2.將所有材料都讓寶寶先查看一遍

3.坐在後面的人任意拿起材料中的一種並在後頸處,接觸到皮膚之後輕輕摩擦,然後對方來猜出是什麼東西。

4.家長和寶寶的位置輪流,看看誰猜得更准更快。

所以希望父母們都能溫柔有耐心的對待孩子,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讓孩子一生受益!

好了,本期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陪你一起成長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PDy-nMBd8y1i3sJFu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