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詩有其「詩境」,「詩境」來自詩人「心境」。為詩者,自有其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讀一首好詩,須得「悟境」,即從「詩境」走入詩人「心境」,是對詩者之靈感、匠心、學識、歷練、神韻的認知。讀一詩,得其一,自足矣。
1391蠶
何其三
綠葉叢中似雪嬌,繭成每每在深宵。
柔軀小小才盈寸,吐出絲綢路一條。
「盈寸」與「絲路」以對比的手法,烘托出懸殊的比例,形成反差,從而拔高立意(歸樵)
1392今晨
陳晴暉
夢未惺忪月尚殘,池魚驚起白衣寒。
想來寒食清明里,各立晨風等核酸。
「想來」「各立晨風」尚未出行,已有幾分悵然。(歸樵)
1393昨夜驚聞佩洛西竄訪台灣
范東學
前宵失寐病無根,恍惚今朝似落魂。
為泄心中莫名惱,踢翻廊道一花盆。
小切口,大題材,由「失寐」「落魂」「莫名惱」到結句「踢翻」「花盆。」見民平民之憤然、無奈、沮喪。(歸樵)
1394題野林孤松
范東學
伴與桑槐幾忘齡,風姿不改立亭亭。
冬來誰是林中主,雪裡顏華我獨青。
與桑懷比齡,風姿亭亭,作林中之主,顏華獨青。層層推進,每見孤松風神。(歸樵)
1395長江大橋信筆
祁壽星(江蘇)
橋頭縱覽大江天,此際無憑指馬鞭。
一瀉豪情三萬里,胸中淘盡五千年。
「一瀉豪情三萬里,胸中淘盡五千年。」導情入境,揉合時空情景於一體,形成交融深渾的宏闊境界與味之不盡的神韻。(歸樵)
1396賣老宅
宋劍(貴州)
變賣鄉愁不再家,轉身成恨各天涯。
風翻竹樹炊煙失,忍看多回盈淚花。
「變賣鄉愁」「轉身成恨」錐心之言也。(歸樵)
1397蒲公英
紫陌花開
年少吹花當蝶追,或飛襟上或沾眉。
白頭閱盡飄零事,手把風花不忍吹。
「少年」「白頭」兩個不同時空在「吹花」的情境中重新組合,形成對比,「不忍吹」三字令人深味。(歸樵)
1398村行
何其三
架上新瓜結已成,長長藤蔓正縱橫。
無拘花草門前長,有犬隔籬時一聲。
動靜聲色相間,「縱橫」「無拘」自然美與心境美融為一體。(歸樵)
1399過團山有小黃犬閉目閒臥石徑中
陳海洋
春風老巷度斜陽,出得樊籠俗事忘。
石徑遊人身暫息,輸它黃犬自安詳。
儘管「俗事忘」儘管「身暫息,」然猶「輸」「黃犬」之「安詳」矣。(歸樵)
1400秋思
短笛長歌
零星涼雨晚來收,燈火初開共月浮。
黑色風衣黃葉路,一人走入小城秋。
實下虛成,餘味全在結句,暗示秋思之無窮盡也。(歸樵)
個人小傳:
少年曾牧牛於柳溪之畔,採薪於桃林之野;老來欲固守於幽懷心齋,回歸於天然純粹,便有歸樵別名。喜讀詩詞,偶有一得;好亂塗鴉,聊補性情。
評者/歸 樵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