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西藏以後,從此再無旅遊的奔波勞累,只有旅行的從容淡定

2019-09-21   心安家

1

算算我真正意義上的旅行應該是從13年背包去西藏開始的吧,在這之前,都是旅遊。

可能是去過了西藏,才發現原來有很多路,都是可以自己去探索的。雖然當年去西藏也算是一時興起,但這次全新的體驗卻完全打開了我對旅行的認知。在豆瓣上看到有約伴出遊這樣的形式,覺得還挺好玩的,至少不是單獨地一個人出門,應該還算是比較安全的,可以嘗試一下。

就一起在網上約了六個人,大家都從不同的城市出發,到拉薩集合,然後再一起拼車,去納木錯、羊湖、珠峰,一圈玩下來,覺得好自在,雖然以前都不認識,但見面以後還是很親切,大家全程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比以前跟團旅遊要隨性、愜意好多。於是,從那以後,我好像再沒報過什麼旅遊團。

2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認清旅遊和旅行的區別。旅遊,就是行色匆匆、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游,到一個地方,就直奔各個旅遊景點,拍照、合影留念證明我來過這個地方。以後有人問起,除了照片中的記憶和從當地帶回來的特產,已經想不出更多有關這個地方的細節了。

而旅行,則需要放慢腳步,去品位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生活節奏,用心去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從而對自己有所啟發。旅行的時候,對於知名的景點當然也要去參觀,去遊玩,但心態更平和,腳步更平穩。

就拿拉薩來說,大家都知道,在全國各個城市的幸福指數排名中,拉薩人的幸福指數一直都排在前面,如果你只是報個旅行團,進行短暫幾天的旅遊,你可能無法真正地感受到拉薩人的幸福,因為你會只專注於自己每天的行程安排而無暇顧及其他。

3

當我到達拉薩以後,除了參觀布達拉宮,我們還去了周圍的幾個公園閒逛,看到拉薩很多的家庭,在公園裡坐著聊天,臉上都是寧靜、喜悅的表情,還隨身攜帶著一壺酥油茶,可以在一個地方,邊喝茶邊聊天,一坐就是一個下午。似乎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打擾到他們的平靜和安詳。就連孩子似乎也都不怎麼鬧騰。

4

印象比較深的是在羅布林卡公園,這是拉薩的頤和園,拉薩的歷代喇嘛夏天的時候都會在這裡辦公,保存了大量的藏式建築群,吸引大量遊客來參觀,現在更像是一個人民公園,拉薩本地人也喜歡到這裡野餐,遊玩。

我們進去參觀的時候,因為對這裡一無所知,只是隨便閒逛,就有一個藏族小伙子,大概17、8歲的樣子走過來,熱情地帶我們參觀,給我們介紹這裡的建築布局,喇嘛辦公的地方,歷史性的變遷,包括屋內懸掛的唐卡淵源等等,說得頭頭是道。

我們以為他是這裡的義工,他靦腆地笑笑說不是,他還是學校的學生,對藏式的文化傳統非常的熱愛,希望所有到西藏的人都能對西藏的語言、文化、歷史有所了解,也希望西藏的很多傳統文化都能得到較好地保存和流傳。他在給我們介紹時臉上流露出來的真誠和自豪感,至今都讓我印象深刻。

年紀輕輕就有很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相信這是拉薩這個地方賦予他的,能深入人的骨髓的一種文化傳承。當然去大昭寺、小昭寺看到那些額頭鼓起的虔誠的朝拜者,你會驚訝於信仰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只有在旅行中與當地人深入交流,深入觀察,才會對很多現象有更深的了解,也會學著去接納、包容不同的信仰和文化。而這些都是旅遊很難達到的效果。

5

在接下來這麼多年的到處漂泊中,旅行帶給我的收穫越來越多,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我都儘量自己安排行程,一開始也會查找很多的攻略,慢慢地我已經完全放棄任何攻略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旅行目的也不同,別人的攻略不一定適合你。對我來說,我更喜歡隨性地行走,像本地人一樣,忘掉所謂的景點,不帶任何地期待,在周邊探索,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現驚喜。

旅行,更像是一次修心之旅,把自己曾有的觀念和經驗統統放下,重新接受新的事物,新的人,讓自己融入到每一個當下,就像自己本來就是這裡的一分子,自然而然地接納所有的一切,感受未知帶來的新鮮感與喜悅感。帶著這樣的心情旅行,相信每一次旅行過後就是一次心靈的洗滌,會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所以,趁著年輕,多去旅行吧,用旅行帶給你的不同感受,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並最終熱愛生活,好好享受生活帶給你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