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海盜後,中國護航編隊為何只是驅離,不直接擊斃?

2019-12-27     大喵情報局

本月23日,中國第34批護航編隊起航,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接替第33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11年來,中國護航編隊30餘批次100餘艘艦艇,從中國大陸起航,經過西沙、南沙、馬六甲海峽,橫跨印度洋,至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護送中外船隻共計6700餘次,確保編隊和被保護船隻萬無一失,展示出的專業水準和大國擔當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遇見海盜後,中國護航編隊為何只是驅離,不直接擊斃?

在護航編隊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海盜,通常只是將其驅離,卻從未將其當場擊斃。2008年以來,索馬利亞海盜問題受到國際廣泛關注,除了中國外,世界多國都在亞丁灣海域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海盜行動,但卻收效甚微。時至今日,海盜依然十分猖獗。這是為何呢?

不射殺索馬利亞海盜,似乎是各國護航編隊間不成文的規矩。這其中既有地理因素和國情因素,也有國際因素和利益因素,相互關係盤根錯節。

從地理上來看,索馬利亞海域航道狹窄,戰略地位重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大多數商船都要經過亞丁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為滋生海盜的理想之地;從國情來看,索馬利亞1991年以來就一直戰亂不斷,內戰造成了嚴重的動盪和貧困。2012年,索馬利亞難民人數就已經超過110萬,此後以每月上升2萬的速度增加。而海盜就成為當地人趨之若鶩的暴利行業,他們為了生存,不惜鋌而走險劫持來往船隻,獲得不義之財後反而用來資助內戰,形成惡性循環。

除了走投無路的難民外,一些被打殘的軍閥、好戰的武裝分子以及周邊國家的閒散人員也都加入海盜行業。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他們不惜以命相搏。據了解,海盜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獲200萬美金左右,有些海盜只要成功劫持一次,便可瞬間暴富,遠離貧困。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2012年後,索馬利亞沿海平均每四天就會有一艘船遭到劫持,猖獗程度可見一斑。

國際方面,雖然世界各國都派出軍艦參與反海盜行動,但國家之間的相互博弈和錯綜複雜的利益之爭,造成國際間聯合打擊海盜的效果收效甚微,甚至出現了越打越多的尷尬局面。再加上國際船東對海盜的縱容,使得海盜營生已經發展為成熟的「產業鏈」,為海盜提供資源、後勤、情報等的人數遠遠高于海盜人數。

索馬利亞海盜不同於傳統的海盜,他們裝備先進,各種重型武器和GPS、衛星通信等現代化設備應有盡有,這些因素助長了索馬利亞海盜的囂張氣焰。

俗話說,盜亦有道。索馬利亞海盜雖然搶劫,好在比較「守規矩」,不怎麼殺人,也很少有虐待和撕票,只要交了贖金就放人,並且不會動船上的貨物,相對來說算是「守信用」。也正是如此,各國海軍護航編隊似乎找不到擊斃他們的理由,再加上許多國家為了避免國際合作間的法律麻煩和道義問題,一般不會擊斃他們,更多的只是驅散,這也成為海盜打擊效果不好的另一個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yiLIU28BMH2_cNUgjj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