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不光有中國老婆還有很多外國老婆,這兩個皇帝就是典型

2020-06-05     指點江山

原標題:中國皇帝,不光有中國老婆還有很多外國老婆,這兩個皇帝就是典型

現如今,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經濟條件好了生活環境好了,文化也與國際不斷融合,以至於,很多國外友人特別喜歡來中國。尤其是一些國外的姑娘小伙們,他們來中國生活、發展、定居,甚至,結婚生子的也是越來越多。其實,不只是現代,在中國古代,與外國人結婚生子的也是大有人在。

這其中,不只限於普通百姓,地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很多鍾情於「洋老婆」。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我國古代的帝王中,誰的「洋老婆」最多?

永樂八年十月,來自朝鮮的權妃作為隨軍的侍從,跟著明成祖一同踏上了北征蒙古的旅途。從明朝成立以來,元朝的殘餘勢力一直在北方邊境之地不斷騷擾,使得大明的邊陲不得安寧。

洪武后期以來,蒙古部落相互混戰,分裂為三大勢力。明成祖登基之後,繼續實行分化打擊和封貢恩威並重的策略,使得當時的邊患一度得到了緩解。永樂五年,元裔本雅失里勢力崛起,與韃靼太師阿魯台一起圖謀統一蒙古各部。到了永樂七年二月,明成祖派使臣赴韃靼,本想大家各讓一步講和。

但卻沒想到的是,對方並不買帳。不僅如此,還把明朝的使臣給殺了,這無疑是在給明朝皇帝一記重重的耳光。對此,明成祖非常惱火,當即派出十萬大軍征討韃靼。

然而,由於對韃靼力量的估計不足,加之指揮失當,明軍的十萬人馬在臚朐河全軍覆沒。之後,明成祖為保住大明皇帝的尊嚴,只好親征。

他帶著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在斡難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大軍。最後,本雅失里大敗,只剩下七個騎兵倉皇向西逃走。這是明軍的第一場勝仗,之後,權妃用美妙的笛聲為大家慶賀,優美的笛聲在草原上迴蕩,讓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千裡帶兵征戰的疲勞似乎一下子就被驅散了,整個人變得精神了許多。

接下來,明成祖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在大興安嶺之下,大破阿魯台大軍,使得阿魯台只能帶著家人躲進了大興安嶺的深山老林里。可見,這次北征以明軍的大獲全勝告終,於是,明成祖率軍班師回朝。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剛走到山東臨城,權妃突然染病,不治身亡。

權妃死的時候年僅二十二歲,真的是紅顏薄命!

都知道,明成祖非常寵愛權妃,美人突然撒手人寰,對其打擊不小。心痛不已的明成祖,傷痛成疾,足見其傷心的程度。

之後,明成祖將權妃安葬在了山東嶧縣,不僅找了當地的官府人員為愛妃修建墳冢,還派專人看守。此外,在權妃死後,還給了權妃家人諸多厚待,且每次見到權妃家人時,都忍不住淚流滿面,話都說不出來。試想,這可是一國之君,為了一個妃子如此痴情,真的是太難得了。

其實,按理說,權妃不會死得那麼突然,所以,對於她的死,大家都覺得非常可疑,更有宮中人傳言:權妃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正是這樣的謠言,釀成了當時發生在後宮的一起非常大的冤案。朱棣為了查清真相,大動酷刑,殺害了很多無辜的妃嬪和宮女,且手段非常殘忍。

雖然,一個人的死,要一群人來買單的做法並不可取,但是,這卻足以證明明成祖對權妃的疼愛之心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曾經非常繁華的唐朝,看大唐的皇帝們與他們「洋老婆」的故事。

提起唐朝的妃嬪們,大家率先想到的應該是楊玉環。曾經,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她,可以說是天生麗質,一笑百媚的絕世美人,玄宗對她愛得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不過,經過一些著名的文史專家、歷史研究人員,對唐朝資料以及文學作品的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唐玄宗當時除了對楊貴妃非常寵愛以外,在他的眾多妃嬪中,還有一位能歌善舞的胡旋女子,即來自中亞地區的「洋貴妃」,也深得皇帝的寵愛。

作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擁有規模宏大的後宮陣容,而這個名叫「曹野那」的女子,則是唐玄宗曾經非常迷戀的一位姬妾,也是一位外籍女子。

那麼,作為一名外國女子,她是怎樣來到中國的?為什麼會有機會接近唐明皇呢?

根據歷史文獻和國內外學者對入華粟特文化的深入研究,入華中亞女性的來源,主要有三種可能:

首先,來源於絲綢之路上的胡婢販賣。

唐代龜茲和于闐都置有女肆,當時的奴婢買賣市場非常興盛,尤其是買賣胡人奴婢在當時特別盛行。而那時候,在京城長安的市場上,奴婢的價格比較貴,一個奴婢的價格等同於250匹絹布,但是,在西州只要40匹就可以買到一個奴婢。

所以,利潤空間巨大,更刺激著來往中原的行客和胡商們購買胡婢帶往關中、江淮地區販賣。

其次,中亞地區的胡人,當時在長安聚集的較多。

中亞九姓胡人遷居到長安的人比較多,特別是來往於絲綢之路上的胡人,常常將長安作為貿易中轉樞紐或目的地。後來,隨著往來的增多,很多人就長期客居在長安境內。

根據史料記載,長安西市是大唐長安城內最大的消費中心和商品貿易的集散地,大批胡商充斥著當地的市場。他們在街邊開店,做貿易賺錢,長期四處奔波供貨,基本上,多是舉家來到長安客居,還有在當地娶妻生子的。所以,在當時,長安有很多「土生胡」,即:祖輩是胡人在長安移居的後裔。

此外,皇家梨園中有一些胡人的藝術家,有畫畫,有彈奏。而且,還有女子作為樂戶身份入宮,為皇帝跳舞,或者演奏,被皇上看中成為皇帝的姬妾。但是,一般出生於長安的胡人樂戶家庭,不會使用「野那」這樣的粟特名。

最後,來源於中亞粟特人進貢的「胡人女子」或「胡旋女」。

中亞昭武九姓胡與唐王朝的正式交往,則通過「貢」與「賜」作為手段,且為數不少,種類繁多。根據長期致力於中西交流史領域的研究者統計:從高祖武德七年到代宗大曆七年的100年,唐代九姓胡共入貢94次,其中,曹國8次。

此外,特別是八世紀上半期阿拉伯帝國向東不斷進行的軍事進攻,對中亞諸國的步步進逼,迫使他們向大唐求救,以至於,這90多次進貢中,唐玄宗時期就有一半以上。而且,在745年,曹國國王哥羅仆祿的呈貢表中,明確寫道:只要唐朝可以幫助他們擺脫阿拉伯人的威脅,他們甘願歸順唐朝做一個小州。

這麼看來,給大唐皇帝進貢一個胡旋女,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

【《明史·卷五·本紀第五·成祖一》、《舊唐書·本紀第九》、《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lGwgnIBd4Bm1__YOv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