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件事,徵收方少做一件,都可以告他們違法征地

文章導讀:有5件事,徵收方少做一件,都可以告他們違法征地。

一、征地情況告知

《征地告知書》或《擬征地公告》由國土資源所負責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內張貼。在有條件的地方,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將《征地告知書》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在當地電視台播出。張貼、發布或者播出《征地告知書》的過程,應當進行攝像和錄像,取出的照片和視頻資料要妥善保存備查。《征地告知書》不得泄露國家秘密。

二、征地調查確認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調查核實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規格和數量等,據實填寫《征地調查結果確認表》,並經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農戶以及地上附著物所有人蓋章和簽字予以確認。

三、函告征地情況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戶確認的擬征地的權屬、種類、面積和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等情況函告同級勞動保障部門。楹庭拆遷團了解到,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及時確定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並函告同級國土資源局。

四、征地聽證告知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製作《聽證告知書》,將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確定的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等內容,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並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和社保措施享有申請聽證的權利。《聽證告知書》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張貼並告知被征地農民。

五、組織征地聽證

在征地報批前,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就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申請聽證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涉及社會保障有關事項的,邀請勞動保障部門參加。楹庭拆遷團發現,舉行聽證的,應當製作《聽證筆錄》和《聽證紀要》,全面準確地反映當事人的意思。確有必要的,應當對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自願放棄聽證的,應當填寫《聽證送達回執》。

楹庭提示您:

1、不管涉及違章建築,還是遇到征地拆遷,最好不要自行拆除涉案房屋。如果你自己拆了,以後很難獲得補償。因為你找不到理由要補償,也很難確定要到法院起訴誰。如果你的房屋被強拆了,你就可以在拆除之前、拆除現場、拆除之後,拍攝相關的照片和視頻,作為強拆的證據,以及提出補償條件的基本依據。也容易確定實施強拆的主體,知道該起訴誰,找誰承擔強拆的責任。

2、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被徵收人被拆遷人可以在收到徵收決定、徵收補償決定等具體行政行為的60日內提起行政複議,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房子被強拆,要在知道強拆之日的6個月內提起訴訟維權。在實踐中,無論信訪、找上級反映情況,去舉報當地工作人員,都無法及時得到補償。最有效的方法是協商談判和走複議、訴訟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您可以給我們發私信,一對一諮詢。

歡迎關注「楹庭拆遷律師」頭條號,更多拆遷常識,點下方「了解更多」

編輯/原創作者:楹庭拆遷律師團 朝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qfFAGmwBmyVoG_1ZYH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