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笑我太童真,我笑他人看不穿。
文章/羽洋
這是桌遊陳列室的第30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羽洋。在昨晚的夢裡,我去了一個奇妙的地方。
我坐在一輛高架穿梭列車中向下望去,那是一座由鋼筋水泥構築的大都會,紀念碑般的樓宇無序地交錯堆疊著,越過鐵軌向上生長,密密麻麻的窗口鑲嵌在摩天樓的外立面,向下一直延伸到黑暗中去,閃爍著若隱若現的燈光……
(圖源:電影《大都會》劇照)
列車停在了一座由鋼架和玻璃搭建的穹頂下,會說話的動物、小精靈、巨魔和人類從列車裡湧出,我猶疑間被人流裹挾著前進,停在了一座巨型雕像前。
這座雕像看上去很有些年頭了,我湊到近前閱讀著上面的文字。
「雷金納德堡,童話森林中的新家園,皇家建築師三隻小豬及……之作」
有一小行字被磨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想要細看,卻被一股力量拽回到鬆軟的床上,和我一同回來的還有一個盒子,重重地砸在了我的頭上……
我從夢中醒來,卻發現我的手邊上,多了一盒桌遊。這一盒桌遊就是遊人碼頭代理出品的《童話森林》。
三隻小豬的故事(續集)
「小豬,小豬,讓我進去」
「沒門,沒門,就算是我下巴上的毛,你也休想抓到一根」
「那麼我要吸氣,然後吹氣,再闖進你的屋子裡!「
1904年出版的故事裡關於大壞狼吹倒草屋的插畫(圖源:wikipedia)
這是一段來自英國童話《三隻小豬》中的對話,因其原版的琅琅上口而在英語世界中廣泛流傳。肺活量驚人的大壞狼誘騙小豬開門不成,一口氣吹倒了他的家。嘗到甜頭的大壞狼之後兩度故技重施,最終輸給了聰明又勤勞的豬小弟。
約瑟夫·雅各布斯(左)和詹姆斯·哈里威爾·菲利普斯(右)(圖源:來自網絡)
三隻小豬的故事最早載於英國人詹姆斯·哈里威爾·菲利普斯於1886年整理並出版的《英格蘭童謠》,但這個故事最為著名的版本出現在稍晚由澳大利亞人約瑟夫·雅各布斯整理並出版的《英語童話集》中。在他們之前廣為流傳的版本中則沒有出現我們熟悉的三隻小豬,而是三隻皮可西(英格蘭民間傳說中的小精靈)。
這三個看上去很好吃的小傢伙拿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圖源:comics.org)
其後三隻小豬的故事隨著歐洲文學的全球化廣為流傳,並在迪士尼動畫的加持下進一步成為無人不知的童話故事。如今,在桌遊《童話森林》里,三隻小豬再次回來了——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似乎不再是主角了。
遊戲的背景發生在「童話森林」里,貪婪的雷金納德國王計劃在神秘而又黑暗的童話森林中開拓數千英畝的土地。他的心中充滿了貪婪,因為他一想到只要著手肅清土地並建造房屋,便能賺到堆滿自己寶庫的黃金!
不幸的是,皇家建築師,著名的三隻小豬已年老體邁。國王只能尋找一位有足夠能力的人來實現自己的「宏偉規劃」。三兄弟的侄子、侄女們隨之紛紛湧入皇宮,渴望著證明自己的能力。
「孩子,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隻小狼和大壞豬》??!」(圖源:walmart.com)
比賽很簡單:誰先比自己的對手更快地建造好三幢房屋,便能獲得皇家建築師的稱號,並可坐享財富……
於是,激烈的競賽開始了!
本以為是童話故事,怎麼突然開始「撕逼」呢?
《童話森林》這款遊戲可以說與三隻小豬的故事不謀而合,相信不少人曾經以為這只是一款其樂融融的親子遊戲,而事實上它無時無刻明爭暗鬥的玩法同樣不會讓熱愛撕逼的玩家(我承認是這個類型)失望。
遊戲中的四隻小豬手提肩扛忙造房,看上去完全沒有餓肚子的擔憂
原版故事中三隻小豬離家的原因,既不是成家立業、也不是尋找財富,而是由於飢餓。與其說是豬媽媽鼓勵孩子外出遊歷闖蕩,不如說是迫於家中生計,不得不放棄了三個孩子。
「人口增長的速度遠大於土地出產糧食的速度。」——《人口論》托馬斯·馬爾薩斯
玩家打出「收集磚塊」,打算獲得磚塊資源
而在《童話森林》中,玩家最初也是最大的挑戰就來自資源的匱乏。想要建造房屋,你必須擁有相應的資源(稻草/木頭/磚塊),在遊戲的收集階段,每個玩家都需要秘密地打出一張收集牌,以確定當前輪想要前往的資源點(田野/樹林/磚場/市場)。
三位玩家分享木頭,橙色玩家則獨享磚塊(他笑得很大聲)
如果玩家選擇的資源點有其他小豬,那麼他們就必須共享那裡的資源;而如果那個資源點只有一隻小豬,則該玩家可以獲得上面所有的資源。
大壞狼也回來了,變帥了,還有了小弟
原版故事中重點描述了豬小弟與大壞狼的三次智斗,當時的大壞狼並不是現在的莽夫形象,發現磚房無法輕易摧毀後,他分別試圖把豬小弟引誘到蘿蔔田、蘋果園和集市,都被豬小弟識破,讓他「偷雞不成蝕把米」,最終惱羞成怒才跳進煙囪,被一鍋滾燙的熱水要了性命。
「我們不會向他們訴諸我們的處境為何,相反的我們會訴諸於他們的獲利。」——《國富論》亞當·斯密
寓言牌,充滿了陰謀和破壞的味道
想要獲得遊戲的勝利,玩家必須要學會如何正確地利用寓言牌。在遊戲的收集階段,玩家可以選擇秘密地打出至多一張寓言牌——它有時候可以使該玩家直接獲利,或是通過打壓其他的玩家改變局面,當然適時地運用某些特定的寓言可以使玩家間達成短暫的合作,共同在進度上逼近領先的玩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打出寓言牌前,你需要根據場上的形勢進行選擇: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情況在遊戲中並不鮮見。
原版故事中的「細思恐極」令人不禁聯想到《隱秘的角落》中充滿隱喻的《三隻小雞》(圖源:來自網絡)
關於三隻小豬和大壞狼各自的命運,相較現在的版本頗有了些黑童話的意味。三隻小豬中的大哥和二哥都遭吞食,而故事前半段大開殺戒的大壞狼,最終也被豬小弟烹熟食用。
「很長時間內英國都是個武裝軍營:任何一個階段,全國成年男性中都有六分之一的人在服役。」——《19世紀英國》克里斯多福·哈維&科林·馬修
切記,首先完成任意三幢小屋的建造是遊戲唯一的獲勝條件
雖然可以通過寓言牌瘋狂整活,但別忘了在遊戲中獲得勝利的條件只有一個:首先建好三幢房屋。因此玩家之間的正面對抗必不可少,可是現在的玩家看上去不免有些勢單力孤。
但是請放心,《童話森林》的設計師並沒有忘記這一點——在遊戲中每個玩家都可以擁有強大的好友,他們會賦予你不同的持續能力。更棒的是,他們無一不是來自童話世界中的經典角色,藉由他們的幫助,玩家可以更有效地達成目標。不過美好的友情有時候並不長久,你的對手(另一隻邪惡的小豬)總是想破壞你們的友誼……所以請保持警惕,在好友的幫助下無情地甩開對手們吧!
每張好友牌都來自不同的童話世界,看看這兒,這裡有公主、公主、公主和……青蛙?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故事像一面鏡子,不論它是何種類型、以何種方式被講述和傳頌,總是離不開它所映照的現實。原版中有些殘酷的三隻小豬如此,迪士尼動畫中唱唱跳跳的三隻小豬如此,如今我和我的朋友們操作著遊戲中的四隻小豬——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依然,好在這只是一場精彩的遊戲。
一場狂歡:真正的當代童話
杜諾瓦夫人(左)和格林兄弟(右)(圖源:來自網絡)
童話與許多文藝作品類似,起源被認為是口述的民間故事。這一類型的故事最初以敘事的簡短和通俗見長,並沒有附加任何「兒童」的屬性。17世紀末,童話故事在法國貴族階層中流行,受其影響的法國作家杜諾瓦夫人提出了「童話」的概念,並與其他貴族女性作家一起嘗試將此類故事推廣到兒童讀者群中。19世紀初,現代意義的童話故事在格林兄弟與讀者市場的角力下最終定型,成為一種面向家庭的「全年齡」作品。
從左至右分別為《霍比特人》《小王子》《姆明》《哈利·波特》(圖源:來自網絡)
進入20世紀後,童話的故事和體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豐富。故事方面,作者們不再滿足於陳舊的故事結構和其中的說教意味,轉而開始創作更加重視體驗感的作品——其中的佼佼者諸如《霍比特人》《小王子》《姆明》《哈利·波特》等,在通俗文學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從左至右分別為《哆啦A夢》《米菲》《小豬佩奇》《小鞋子》(圖源:來自網絡)
體裁方面,隨著漫畫、繪本、動畫、電影乃至更多媒體手段的出現,完成度更高的童話逐漸步入人們的視野——我們耳熟能詳的《哆啦A夢》《米菲》《小豬佩奇》《小鞋子》等,成為了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體驗感和完成度正在充當衡量 當代童話及其衍生品的新準繩,而《 童話森林》在這兩個方面的表現無疑是精彩絕倫的。
「森林」之於「童話」,就像「塞外」之於「武俠」、「深海」之於「克蘇魯」,是神秘莫測的主舞台(圖源:《幽靈公主》劇照)
體驗感源於玩家對作品內容的認可與沉浸。在《童話森林》中,設計師們首先構築了「童話森林」的背景,並將所有的人物、地點和故事納入這一體系中:這是一片神秘又黑暗的森林,來自不同童話世界的人物和神秘生物居住於此。隨後從無人不知的「三隻小豬」切入,這樣既可以讓玩家迅速代入遊戲背景和目標,又避免了不同文化下的童話人物之間可能產生的拼湊感。
「夫妻檔」在插畫師的圈子裡並不少見,但能一起投身於桌遊美術的行列,這兩位想必也是相當熱愛桌遊了(圖源:mrcuddington.com)
當然,一個吸引人的背景與完整的桌遊作品仍然相去甚遠,緊接著登場的便是桌遊業界的「美顏勢力」插畫師。本作的插畫師——準確說是「插畫師組合」Mr.Cuddington是由法國藝術家Lina Cossette與她的丈夫David Forest組成,他們擔綱製作的《工業革命:伯明罕》《工業革命:蘭開夏》《聖托里尼》和《契約石》在美術方面都廣受好評。
雖然囿於空間限制沒能展開所有美術,但光是這樣也已經相當震撼了
從同為插畫師的角度看,本次《童話森林》的插畫堪稱他們二人美術創作的一次大成。遊戲包含的97張卡牌中有著多達61張的獨立原畫,除此之外8張遊戲版圖上的8個場景也各不相同,我個人尤其鍾愛4張玩家版圖上的插畫,每張都營造了不同季節的童話場景,充滿匠心。
優秀的遊戲背景和美術顯著地提升了本作的體驗感,但《童話森林》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完成度往往需要製作者大量的耐心和投入。如果說我這樣的「桌遊顏狗玩家」在看到《童話森林》的美術時還心存遲疑,那麼它接踵而至的模型棋子和收納方案就以最快的速度打消了我的猶(理)豫(智)。
遊戲中的模型由波蘭工作室WeirdCity Games設計,頗具力量感
遊戲中11隻精美的模型包含4隻小豬、6隻怪物和1個起始玩家標記,形態各異,無不栩栩如生。其中最重的「守橋巨魔」重約55g,最高的「飛龍」高約75mm,壓迫感滿滿。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模型被作為遊戲中的配件設計時,充分地考慮到了它們的耐用性——造型敦實,用料十足。
比起模型我更愛這些房子,因此在遊戲中,「建造階段」是我的最愛
同樣出彩的還有為「建造房屋」服務的配件——45個房屋部件。作為更加實用的配件,它們被賦予了三種不同的顏色:黃色的草屋、棕色的木屋和紅色的磚屋,並以卯榫的方式組合。組合這些部件帶來的愉悅,請大家在遊戲中慢慢體驗吧~
《童話森林》的收納分兩層,每一樣配件都能找到歸宿
最後,一款如此美好的遊戲怎麼能少了收納?為《奮進號》《Vindication》和《故宮》提供收納方案的工作室Game Trayz應邀製作了《童話森林》的收納,設計師Noah Adelman不僅將精美的模型保護得十分妥當,還為了滿足喜歡上牌套的玩家特意調整了卡牌收納區的設計,使本作擁有了堪稱「強迫症福利」的收納方案。
現在,和我一起進入《童話森林》的世界,在雕像上刻上你的名字吧!現在《童話森林》這款遊戲已經登陸遊人碼頭淘寶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關注一下哦!
你有什麼喜歡的童話故事嗎?
有沒有哪些遊戲是表面可愛實則撕逼的?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