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剩七秒的記憶,絕不會忘的是誰的臉?

2023-07-06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如果只剩七秒的記憶,絕不會忘的是誰的臉?

連設計師自己都不敢說這個桌遊可以「閉眼沖」

連設計師自己都不敢說這個桌遊可以「閉眼沖」

文章/祖祖祖

最近摩點上線了一個桌遊叫《魚的回憶》。

上創意的時候,下面會有幾個按鈕:閉眼沖、還不錯哦、暗中觀察、呃…

我就悄悄按了一個「還不錯哦」——

雖說這遊戲就是我做的。

按說這幾個按鈕該是依喜歡程度遞減的,是我不夠喜歡自己的作品嗎?

不是。我特別喜歡,甚至比我現在做的,那些規則更嚴謹、美術更精緻、體驗更歡樂的作品還要喜歡。

那我沒點「閉眼沖」,是擱這謙虛了,還是心虛了?

也沒有,就產品而言,我有足夠自信的——

賣得多不多不叫事,信任自己的設計,該是設計師基本修養。

說到底,那答案是什麼呢?

只因為《魚的回憶》不是一個「閉眼沖」的桌遊。

作為玩家,我想像中的閉眼沖是:性價比高,20塊錢100張卡牌,200塊錢300個模型,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美術絕贊,買就完了,擺著不玩都是賺的;口碑爆棚,BGG名列前茅,不買不是桌遊人!

而以上關鍵詞跟《魚的回憶》壓根兒不沾邊。

既然「閉眼沖」不對勁,那我就說說它是個啥吧。

關於遊戲的設計初衷,直接摘錄我在小紅書的自述——

《魚》說起來有點怪,我並沒有想把它做成一個「歡樂」的聚會桌遊。當時是姥姥摔了盆骨,我天天守在醫院,我前所未有地、長時間地跟老人獨處。怎麼說呢,也前所未有地想為她、為家人做點什麼,於是我有了一個想法,我能不能為了「老人」做一個桌遊呢?

接著我就想到了阿爾茲海默症,並設計一個記憶類桌遊的想法——我設想了自己和一群朋友老去之後的重聚場景,我們滿頭白髮、老態龍鍾,空洞的眼神只在聊起年輕時的事兒才會亮起來。「啊,你們還記得嗎?那時我們去音樂節,運河公園那次……」就這樣,我們開始了一段回憶。」

主題看起來好現實,「記憶遊戲」聽著就頭疼。

確實,我都無法反駁。

它,一定程度上,是在模擬記憶力消退時的體驗。

這種體驗聽上去就跟「快樂」毫無關係。但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那種「想讓人在遊戲中受苦」的設計師哈哈哈,但關於傳遞快樂,本作有它自己的想法。

《魚》是個合作遊戲,玩家手牌就是一張張相片,即「記憶碎片」(由場景、人物、碎片長度組成),每輪玩家們輪流打牌:

(1)每張牌必須與上一張有所關聯,即出現了同樣的人物;

(2)每輪所有碎片的總和不能超過指定長度,而相同的場景可以縮減長度。

(3)每輪玩家都會「遺忘」:將部分手牌正面向下扣在自己面前,即「腦海」,這之後你必須憑記憶來打出腦海中的記憶。

遊戲的規則如上,你可能依然看不到什麼「快樂」。

這不就是個打牌遊戲嗎?有吃墩的策略嗎?有坑人的歡樂嗎?有一翻一瞪眼的刺激嗎?

確實,都沒有。

如果說有一絲快樂的可能,那也還要親自去尋找——

作為一個合作遊戲,它的體驗取決玩家如何記憶那些卡牌。

記憶的方式或許能讓你想起那些曾經發生的、未曾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事情。這在遊戲開始之前,無從得知。

你看這遊戲,能閉眼沖麼?衝到哪都還不一定呢。

遊戲過程中,一些記憶將會正面向下收藏進「回憶錄」,終局時玩家需要嘗試還原整本「回憶錄」,這將串聯起所有玩家共度的上半生。整場遊戲的玩家表現都會轉化成為分數,並獲得對應的評價。

如果你們玩到一半開始抖彼此的黑料、翻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屁事,又或者開始聊下一個假期是不是再去一次郊野公園……那麼,我並不想打斷你們,提醒你們規則怎樣——

規則並不重要,這是屬於你們的遊戲,它由你們的記憶組成。

相反,我會勸你們放下遊戲,希望你們去創造真正的回憶。

而我會為此真心地祝福你。

看到這兒,大概你會判斷這篇文章完全是一個「反向帶貨」吧哈哈哈哈

沒有!不是!別瞎說!我是真希望你買啊,大買特買!誰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受歡迎啊

我只是想說,《魚》是一個可以因為了解所以喜歡的桌遊。

當我聽說有人玩了哈哈大笑,有人玩了哭哭唧唧,有德棍村了新的玩法,有新手由此開始嘗試,我意識到《魚》已經逐漸不屬於我,它成為了玩家的一部分,真教人高興。

無論如何,感謝所有的質疑和鼓勵。

如果你有機會碰到它,我希冀你能感受到它的善意,這就足夠了。

好了,就到這裡吧。

雖說我現在還會總寫一些桌遊推廣介紹啥的,但碰到自己的作品,就是寫不出那種賣點詳盡、規則清晰、玩法細膩的文字,主打一個說都不會話。

大伙兒就乎看吧。

最後,謝謝地核桌遊,謝謝房老師,准許我在這兒胡言亂語。

願你們開心。

編者按:

按照慣例,一般這個時候不應該多說什麼,不過《魚的回憶》帶給我的,除了遊戲內的體驗之外,還有一些生活中的事。

可能大家都忘了,上個月有一個微博熱搜,是有人在遊戲中做出了阿茲海默症病人眼中的世界,那種讓世界逐漸模糊變形的歷程,對所有人都是折磨。有些事情,經歷過才會懂。

突然想起一首歌,雖然是一首「不合適」的歌,但我覺得還是有一句,很適合。

「一樣的月光,怎麼照不亮未來的形狀」

文章作者

點擊圖片 閱讀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237390e05998a145377455b64d886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