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車推薦】時間帶走了150萬的價格,卻帶不走旗艦的質感!

2020-04-03     愛車的諾諾

大家好,排量超大的二手車欄目又回來了。這一期文字版的《好車推薦》所推薦的車型是V8起步、柔而有力的東瀛旗艦、排氣量高達5.0L且可能環境友好的雷克薩斯 LS600hL。

前兩天,李祥在《好車集錦》里給大家簡單聊了一下這台車,我覺得很不過癮,所以特地借來體驗,寫個五千字以饗讀者。


【車輛信息】

車輛型號:雷克薩斯 LS 2010款 600hL

排量:5.0L混合動力

上牌時間:2010年2月

表顯里程:136366 km

價格:54.88萬(可議價)


無論是淘車顧問還是我自己,在給人推銷雷克薩斯LS時,大家都在關注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買LS?

可能任何一位旗艦轎車的買家在刷卡之前都會不停地問自己若干個問題——「我能不能買S-Class/BMW 7/A8?」,而到了LS這裡,問題可能就變成了「我為什麼要買雷克薩斯 LS,而且還是混動的?」

這也是我拿到這台車後的心頭疑問。

但凡是關注LS的文章,必然會把當年初代LS力圖挑戰德系豪強的故事拿來說上一番,畢竟世間男女皆愛勇者斗惡龍的橋段。只是這個故事實在耳熟能詳,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各種版本一察當時究竟。

可故事終歸屬於營銷,當年的拉大旗作虎皮終究還是要落地在產品之中,LS若想扭轉富豪們的取向,還是要找到對手們疏忽之處,打造自己的專屬特徵。聚焦「差異化」的故事走向似乎不是初代LS定下的性能競賽的強硬基調,卻可以讓車主們體會到最獨特的東方韻味。


更何況,這是一台既有V8又有混動的旗艦中的旗艦呢!

雖然在現款LS上,這種邏輯顯露的可謂「瘋狂」,但回溯10年之前,眼前這台2010年上牌的二手LS600h L上依然算是淋漓盡致,足以讓它在一眾德產豪車中與眾不同。


既然是混動車型,以雷克薩斯一貫的作風,自然要在中網上略做文章以讓觀者遠距離識別。只是在我看來,這套亮銀色中網實在容易和混動凱美瑞糾纏不清,那些不太熟悉這車外觀的人反而是「遠距離無法識別」。所以說,這套中網所打造的特立獨行只能在雷克薩斯4S店大行其道,在社會停車場裡就適得其反。


據淘車顧問描述,這台車的漆面質量出色,修補過漆面不多。對於一台10年車齡、里程超13萬的主力代步車,保持此等成色著實不易。


再然後,關於LS的外觀方面,就不得不聊聊尺寸了。

雖然是加長後的版本,LS600hL的車長「僅僅」是5.15m,軸距也不過3.09m,比之長軸的寶馬5系優勢也不甚明顯,和7系、S級相比,自然落於下風。但這代LS生命周期很長,從2006年上市到2017年被換代,它的競爭對手也已進化3代有餘,尺寸上落後時代倒也可以理解。


除此之外,LS600hL的設計和普通LS別無二致,算是讓習慣中式審美的各位極度舒適了:厚重的尾部設計、處亂不驚的車身線條以及輪廓簡單的前後大燈……這些元素湊起來,典型的「我看著歡喜~我爸看著也歡喜」。若非要說缺憾,可能也就是汽油版的中網未能上身吧!


你把它停在樹林邊,遮隱在小山的陰影中,似乎也有點禪意。

比起奔馳寶馬奧迪,LS身上這點兒似有似無的「禪意」,恐怕最是吸引東亞世界裡的各路大佬。


在內飾的設計上,LS600hL的著力點依然是大佬們十分喜歡的「細節」。放眼望去,車裡紅黑相間——它可是罕見的黑內LS哦!而紅色則是傳統的桃木飾板。你若把這些桃木飾板撬下來,雖然做工是無可置辯的精良,但恐怕也毫無疑問的土氣。


這些桃木飾板其實和木頭沒啥關係,它是一塊塊塑料板通過水轉印獲得木紋花色,然後覆蓋較厚的清漆層,經過拋光後獲得了溫潤手感和光澤表面。如果平時用車不仔細,這些清漆層會被搞得遍地是劃痕,手感變得粗糙而且光澤也會失去。可相比於那些遇人不淑的車輛而言,這台10年車齡的豪車算是相當幸運,渾身桃木飾板也就是杯架附近有些劃痕,大部分區域都光澤如新。

當然,前車主保養得當是一方面,雷克薩斯清漆塗的厚是另一方面。


門板上這個按鈕不是乘員上升、下降的意思,而是安全帶高度電動調節。


而門檻踏板迎來送往10年有餘,依然用原廠塑料皮保護著迎賓踏板,四門皆是如此。


方向盤自然是電動調節的。不容易的是,它的上下調節噪音很低,只是前後調節噪音略大——而這個前後調節的噪音堪稱全車電動機構噪聲之巔,沒有其他配置的噪音比它還大。可若是比較其他車型——哪怕是雷克薩斯的低端型號,這個噪音也算是中下水平。看來雷克薩斯對電動機構的要求,比起其他品牌,還要多一個噪聲考察,而且標準極其嚴格。


方向盤加熱按鈕和電動模式按鈕放在了一起。說實話,全車體驗下來,LS的按鍵布置的確顯得沒有什麼邏輯。


而這個儲物盒很有意思:我開過的絕大多數車子的左手側儲物盒都是簡單的「拉開式」。而這台車的儲物盒是自己彈開的,而且彈性機構帶有阻尼器,開啟動作顯得緩慢、悠閒或穩重。

最有意思的是,開關上還帶有一個反射鏡,將光線反射到按鍵上的小孔,讓按鍵有了一個「指示燈」。


我特別喜歡LS的皮革質感。它會故意留下很多的自然紋理,絕非人工矯揉造作,而且不同位置的紋理還不一樣,讓細節控心裡大嘆舒爽。


因為是一款本世紀初上市、服役11年的超長待機差點忘了換代的車型,LS敢為天下先地使用了一些配置,但這些配置的操作方式和如今流行方式還有些不同。

LS的自動泊車就算是「領先太多而與眾不同」的代表:它的啟動按鈕在方向盤上,也可以通過觸屏操作。當然,這還不算太另類。

待你開始正式使用它時,那才叫「另類體驗」呢——首先,只有在R擋才會打開自動泊車,一旦推到N擋或D擋,麻煩再來一次。


自動泊車的第二步:你會在螢幕上看到這個光標。點擊它們,挪動那個帶小旗子的方塊,那就是你的目標停車位——你沒有看錯,LS不會自己找車位!結合了視頻識別功能的小方塊,在無法停車的位置會顯示紅色。只有當方框變成淺藍色時,才能點擊OK,車輛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了。


然後鬆開剎車,車輛就可以自己「填方塊」去了。只是因為LS身材過於巨大,這個過程著實心驚肉跳,幾次測試,我都人為中斷了……希望有LS自動泊車經驗的諾粉積極留言,告訴大家這貨到底會不會撞車???


當然了,除了刺激過人的自動泊車外,LS600hL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在駕駛員自主倒車時,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未來的停車位置。如果和別的物體干涉了,它也會變成紅色,告訴你要重新調整位置。真希望這個功能可以普及開啊!


在中控這裡,駕駛模式的選擇全靠自己手動操作。看著PWR和SNOW按鈕,再想想左手側的ECO和EV mode按鈕,是不是覺得很分裂?

至於更Sport的減振器模式,我的確興趣不大。因為對於LS600hL,我們更需要它四平八穩,越穩越好。畢竟後排大佬被顛壞了屁股,司機可沒好果子吃。


中央的娛樂系統螢幕很大,解析度自然也是2006年的水平,大家湊合看看吧!

不過這個螢幕的使用率很高,因為空調的操控是離不開它的。只還是那個問題:操作空調需要一會兒實體按鍵,一會兒觸屏操作……


這台車的音響系統是人氣爆棚的馬克萊文森。在大多數車友心中,馬克的音響口碑極佳,是音質的保證,就像諾諾是二手車的品質保證一樣。


(這是啥歌?請評論區大神明示!)

但是我搜遍全車,發現前車主只聽韓文歌,而且是在中國不那麼流行的韓文歌。考慮到前車主是一家外資公司,可能是韓國老闆長期在開這車。


擋把頭已經有點磨損了,露出了全車內飾中唯一一點橙色。但這裡也是全車內飾瑕疵最重的地方,車內品相由此可見一斑。


在座椅方面,雷克薩斯給LS也賦予了很多個性。寬大造型自不必多說。通風加熱都用一個旋鈕搞定,也是雷車傳統。而後排的各項主要功能,也都集成在此。座椅按摩力道出色,在我體驗過的車當中算是比較給力的。


最牛氣的是前排座椅的電動「腿托」的設計,它並非真的有個腿托,而是將原本摺疊在靠背底下的坐墊給「吐」出來了。如果使用這個功能的話,駕駛員需要重新調整坐姿,不然就被「送」到了更靠近方向盤的地方,破壞了原來的坐姿。

我想,雷克薩斯一定對「腿托」有什麼誤解。


遮陽板皆以溫潤「翻毛皮」覆蓋,雖然觸感類似Alcantara,但我相信這絕對只是塊布而已。豐田紡織的名氣不是爹媽賞的,它手裡的確有很多奇特織布,可以模擬各種高檔面料。即便是高配柯斯達,也不過罩了一層織布座椅,所謂「緞面」而已。


後排的乍一看也是相當普通,乘坐空間的確不比長軸5系領先太多。


但5系做不到的是摺疊副駕駛座椅。


而且可以一鍵摺疊,並且自動舒展後排座椅成躺椅狀。


這寬大誇張的航空座椅式腿托僅有右后座可以體驗——國家領導人的待遇也不過如此。


頭頂腦後皆是揚聲器,尺寸驚人,數量更驚人。


而門板上也有高中低3枚馬克萊文森伺候。


車門上有個小小的煙灰缸,但從深度來看,你若是把煙灰點進去,清洗難度將會五顆星。前任車主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沒有留雷給我們。


後排的化妝鏡打開,你看著照明燈的漸漸亮起,似乎更能參悟雷式「禪意」了。


這台車是5座版本,但真裝了5個人進去的確不太體面,因為中央扶手這裡密密麻麻的按鈕無法展現。


考慮到後排大佬的睡眠寶貴,你甚至可以把這本來就很不明顯的指示燈也關掉。誰知道大佬們疲勞時的雙眼感光度會不會變高,但他們總會以各種奇葩理由讓自己失眠。


後排扶手箱內有兩個遙控器。右邊的是操控後排螢幕,似乎從來沒打開過。


想想也是,這後排娛樂功能連塞班手機也比不過了。


而另一個是按摩座椅的遙控器。從丟失不見的塑料膜來看,使用次數應該不為0了。


知道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嗎?


這個扶手箱的關閉也很有意思:摁動開關後,需要順勢壓住,它自己就會自己關閉;但如果不壓住,它就卡在遠處了。


後排的儲物盒裡,前車主的幾樣私人物品還沒有被清理掉。

從這個手機電池來看,這車果然是2010年代初的產品啊!

而這個私人印章透露了前車主的姓名。因為韓國人的名字也都是用中文取的,所以大家不難分辨。

為什麼斷定是韓國人?因為中國人絕對不會這麼取名字的,反而大家聽到名字後都會笑出聲來。


全車地毯腳感極為出色,植絨層很厚實而且磨損極小。

很多人第一次上這台車,總是忍不住夸雷克薩斯的地毯做工驚人。雖然大家誤會了——這地毯是前任車主自備,並非原車地毯——但大家對雷克薩斯的期望值極高,任何對肉身感覺的改善,雷車似乎都不放過。


只是在這個環節上,的確讓大家猜錯了。


因為背了一個動力電池和功能強大的變形後排座椅,LS600hL的後備箱空間堪稱小的出奇。不過大佬出門都不用帶行李,後備箱裡都是用來裝捆得結結實實的欠他錢的人的,空間太大反而不太好。


打開後備箱底板,你能看到兩粒5號電池。它們是為車載遙控器服務的。從身上日本字和漏液情況來看,這的確是兩粒10年前生產的日本原產5號乾電池。


而這個原廠筆狀手電也可以讓兩節電池派上用場。


很多日系車都會用非全尺寸備胎,以減小體重降低成本。但LS的設計師明白,大佬的車也難免扎胎,但扎胎之後既不能降低性能,也不能降低牌面兒。你要是裝個15寸小備胎在LS上,且不說能不能撐得住車重,光是這模樣就讓車裡大佬豪橫不起來啊!

所以,全尺寸吧!


混動LS開起來什麼感覺?

雖然LS600hL是混動車型,但它並不是那麼的省油。因為電機功率限制,加之自己龐大身軀,發動機的介入頻率非常高。


從V8的角度來看,它的動力輸出也並非你想像中的暴力澎湃。其實在大型豪車上,動力和氣缸數只是身份的標籤,並非是真有什麼用處。無論是S600L還是760Li,加速時都是如LS這般的三思而後行。

而V8混動THS和普通混動THS動力性區別,恐怕也只有在200km/h以上才能見分曉吧!


人們看到LS,總是希望在右后座見到一個穿著肥大西裝、把滄桑和冷酷寫在臉上的大佬。他緩慢地降下車窗,無聲無息、面無表情地看著眼前世界在他手裡扭曲變形。


雖然眼前景致不至於此,但大佬們的確不想下車,現在想來,無外乎後排乘坐體驗著實上乘,讓人不忍離開。雖然尺寸不及德國對手,但雷克薩斯就是用自己不一樣的調調吸引著每位用戶,讓它們絕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而它出色的保值率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點。


在各家各戶的大型車中,尤其是動輒8缸、12缸的旗艦款上,跌跌不休絕對是永恆不變的趨勢。同樣2010年上牌的S600或760Li現在殘值不過三十幾萬,若是成色逆天,也不過50以內。要想賣過50,要麼表顯里程不足10萬(真實里程隨便),要麼車商有一顆留車傳家的決心。

但這都是對德國貨而言的,雷克薩斯自有自己的行情趨勢。


今天推介的這台LS600hL里程不算特別少,但絕對不算多,成色也算同年車翹楚,各處細節均經得起推敲、對得起觀眾。54.88萬的價格來看,雖然是同年極高的水準,可我依然覺得它的性價比沒有崩壞。只要多看幾台車源,便知道這樣的論斷其實不算過分。

更何況您要是有興趣,我們的顧問還會幫您和車商血戰一番,可能還真能砍下不少錢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sFtR3EBiuFnsJQVvI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