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今天,無意中刷到這樣一個視頻:白髮蒼蒼的母親,帶著記者看自己居住的地方。小小的雜物間,連張床都沒有。寒冷的冬天,她只能在地上鋪蓆子睡。
當看到這樣寒酸的場景,記者問道她的子女呢?為什麼讓老母親住在這種地方。那位老母親訥訥地說道「我有三個兒子,原本在老二家住,結果被老二媳婦趕出來了。」
原來,她和老伴之前蓋了三間房。本來兄弟仨每人一間,但老三當了上門女婿,自願放棄了房產。
而老二由於犯罪進過局子,找媳婦不容易,後來總算是遇到一個願意嫁給他的,但要求是必須有兩間房。
於是,那位老母親就跪求大兒媳按手印,同意老二偽造的獨占協議。由於大兒媳心底善良,便同意了。
結果,沒想到,老二結婚後先是將母親從樓上攆到樓下,然後再攆到雜貨屋。現如今,連這個小地方也不讓母親住了。
明明家裡有空房,他卻非要讓母親到外面租房住。甚至還怨母親偏心老大。
當聽到這樣的說辭,記者被氣得直言「你占著最大的利益,還說這樣的話,簡直不是人」。
唉,辛苦一輩子,結果到老了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想想也是夠淒涼的。可令人難過的是,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絕對不止一兩件。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自己付出那麼多,結果子女卻依舊不孝順?難道是他們骨子裡太自私嗎?
其實父母與子女相識一場,是緣分也是劫難,完全取決於父母能不能在這2件事上拎得清。
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和子女相處時,最舒服的方式其實都逃不過二八定律。
不管什麼事情,如果父母大包大攬,恨不得將一切都替孩子做完,那麼孩子根本就無事可做;
如果父母做到8分,那麼留給孩子的發揮空間就只有2分;相反,如果父母只做2分,那麼孩子就會將剩下的8分做完。
換言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找到正確的養育方式。懂得適時放手,把握好分寸和邊界。而不要只是物質上的滿足,但精神上總想控制孩子,總是替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這是因為,儘管在你的保駕護航下,孩子可能從小順風順水,甚至還學習很好,考上名牌大學。
但殊不知,孩子早已失去了獨立的能力。在本該成熟的年齡,他們的心靈卻脆弱得不堪一擊,甚至患上」空心病「。
他們會感到前途迷茫,人生無望,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久而久之,甚至不願踏入社會,而是在家裡逃避式地啃老。
聽過一句話」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如果父母控制欲特彆強,總是插手孩子的一切,那麼你付出的心血越多,對孩子的成長越不利。
到最後,父母辛苦一生,越活越累,卻得不到子女的尊重和感激。有些孩子會用理直氣壯的啃老來報復,而有些則選擇斷絕關係,來斬斷來自父母的控制。
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偏心某個孩子
多子女家庭,其實是最考驗父母的智慧。拎得清的父母,會努力讓自己成為合格的端水大師。但凡某個孩子擁有的東西,其他孩子也都有。
雖然做起來有點難,但至少可以減少對孩子的傷害,不至於讓某個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和不待見。
然而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明白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特別偏心的父母。
他們從小就格外喜歡某個孩子,尤其等子女成年後,這種偏袒更加嚴重。即使別的子女對他們再好,始終都暖不熱那顆偏袒的心。
俗話說」老人像龍,向誰誰家窮「,被偏愛的那個孩子,往往是子女中混得最差最不孝順的。
他們會不停地向父母索取,直到將其榨乾,然後狠心拋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