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富」入局預製菜,粵菜預製「狼來了」?

2022-04-27     美食導報

原標題:「中國首富」入局預製菜,粵菜預製「狼來了」?

導報君語

近日,農夫山泉的實際控制人、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的「中國首富」鍾睒睒一手創辦的品牌「母親」,推出了4款即熱米飯。

至此,預製菜賽道又添一員大將。

隨著今年以來不斷的政策加持、資本布局和媒體關注,預製菜的熱度正在逐漸走高,引發不少大咖玩家摩拳擦掌,生怕錯過這個風口。

半島食品(上圖左)及海底撈推出的預製菜產品。

前有如海底撈、廣州酒家、半島食品這樣的知名餐企,如恆興集團、國聯水產這樣的水產企業,今有如陸正耀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咖、如趣店這樣退市尋找增長點的跨界企業……

此次鍾睒睒的入局能否「攪動」整個賽道?在競爭者不斷湧現的跑道上,粵菜入局預製菜又有何優勢?

澆頭+米飯

「中國首富」的預製菜只要20元

2004年,「母親」品牌就以牛肉棒、牛肉醬俘獲了眾多食客。

今年,它悄然上線了加熱米飯套餐,試圖搶占預製菜市場。在電商平台的旗艦店內,一共上線了四款套餐,分別是藤椒雞丁澆頭加米飯、咖喱牛肉澆頭加米飯、台式滷肉澆頭加米飯、金湯牛肉澆頭加米飯。

澆頭可微波加熱,也可以水浴加熱,保質期在12個月,僅需高火加熱3分鐘就能吃上米飯加澆頭的套餐。

其中的米飯主打的是當季稻穀、無添加,連同包裝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在電商平台的旗艦店還售有單獨速食米飯的組合。

目前在電商平台均為組合套餐形式銷售,三份澆頭搭配三份米飯的價格為59.6元。若單獨購買米飯則有6盒及18盒的不同選項,每盒210克售價在6元左右。

據官方客服答覆,目前該品牌澆頭加米飯的預製菜套餐僅在線上平台銷售,暫未進入廣州的超市等線下渠道。

據了解,這並不是該品牌第一次做預製菜,早在2020年,母親品牌就已試水預製菜,陸續推出拌面、拌飯的澆頭,強勢切入「懶人」市場,但該產品如今已悄然退市。

擴張+低價

舌尖英雄想複製瑞幸

「廚房新革命,人人輕鬆當大廚,20分鐘一桌菜」,是瑞幸咖啡創辦人陸正耀的新項目「舌尖英雄」的宣傳口號。

和瑞幸咖啡初期完全直營的模式不同,此次舌尖英雄的擴張以加盟為主,今年1月首店落地北京,不久便透露已簽約加盟商超過2500家;如今,交了加盟意向金的潛在加盟商已飆升至6000多名。

和瑞幸一脈相承的則是價格策略,舌尖英雄初期以9.9元即可吃一份套餐的「瑞幸招牌低價模式」快速滲透市場。產品主打高性價比,家常菜的價格區間普遍在10-20元之間,單品的價格與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相比較為划算。

根據目標消費人群的需求和特點,舌尖英雄將產品形態分為預製食材和速烹菜兩大類。其中,預製食材有預切割食材、基礎腌制食材和深度加工食材等類別;速烹菜分為即烹類和即熱類產品,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不同場景的烹飪需求。

舌尖英雄APP內展示的部分菜品。

在口味方面,舌尖英雄則想「調眾口」,將產品團隊按地域分為八個大區,專門挖掘各地標誌性美食,再進行復刻、組合、創新,力爭把各個地方的特色食材都上線;此外,聘請知名明星、大廚劉儀偉為代言和首席產品官,帶領大廚風味團提供產品方案,利用其專業烹飪水準和中餐標準化能力,高度還原地方特色口味,憑藉這一優勢,舌尖英雄在短時間內收穫了大量流量紅利。

但在流量之下,餐飲賽道的核心始終是產品,而舌尖英雄還暫未出現爆款單品,產品的差異化並不明顯,難以跟消費者產生強烈的粘性,沒有好的產品,單靠補貼、低價,難以形成持續的競爭力。

先機+時勢

預製粵菜在突出重圍

餐飲龍頭、零售巨頭、中國首富……如今的預製菜賽道競爭如火如荼。

現如今,為了搶占家庭餐桌,預製菜被一次次推向高潮,也成為了不少人緊盯的「肥肉」,寧可試錯,也絕不錯過。

盆菜,廣東最早的預製菜之一。

面對預製菜這個萬億市場,廣東已然搶占先機。2020年開始,廣東便以水產企業為突破口,鼓勵農業企業變水產品加工為海洋食品製造,打造為餐飲企業服務的水產類預製菜中央廚房。

同時,在今年春節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預製菜雙節營銷活動」「三登小蠻腰喊全國全球吃廣東預製菜」等活動。

今年以來,廣東各地政府也繼續在預製菜產業上加大扶持力度,陸續出台眾多支持預製菜產業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的大力助推下,市場也分外「給力」。恆興集團2021年預製菜銷售增長40%,銷售總額約10億元,金湯酸菜魚的單品日銷量最高達10萬份。據《2021中國預製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顯示,在宏觀經濟、消費水平、預製菜企業數量與規模、網民關注度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等維度下,廣東排行第一。

有了政策與市場的雙驅動,廣東湧現出越來越多有心發展預製菜的企業。

恆興集團董事長陳丹曾在採訪中表示,目前集團已研發出兩百多種預製菜菜式,其中粵式預製菜占有很大的比例。

廣州酒家相關負責人曾透露,目前廣州酒家預製菜產品有十幾種,廣式預製菜肴如鹽焗雞、豉油雞等菜品頗受歡迎。

對預製菜有深入研究的廣東省四星級「粵菜師傅」名廚樊志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廣東大力發展預製菜是因為預製菜不僅承接著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宏觀政策,還是推動食品加工技術、製造業、物流等工業領域發展的全新一環,更是改變市場消費的新生領域,這條賽道貫穿了一二三產業。

他認為,預製菜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家庭聚餐、緩解疫情期間「吃飯難」等問題,還能緩解餐飲行業中,租金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以及利潤低等難題,對於疫情防控以及餐飲行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益處。

在產品研發方面,粵菜的「食不厭精」為人稱道,在粵式預製菜的突圍探索中,加入粵菜師傅進行研發就是其中一個方向。

在廣東「預製菜十條」中便重點提出,把預製菜產業人才培養納入「粵菜師傅」工程,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和普通高校增設相關專業課程,推進預製菜「產學研」基地建設。

廣東省五星級「粵菜師傅」名廚、湛江御唐府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總監高飛認為,將粵菜師傅納入預製菜研發領域,是將「手藝」轉變為「工藝」重要手段。「粵菜師傅人才隊伍龐大,能夠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粵菜,但是如何將這些粵菜轉變為預製菜時,能夠同樣保留原本的滋味,就需要與企業一同研發合作。」

事實上,現在的粵菜正在乘著預製菜的東風,開展新一輪的創新和技術革命,「食在廣東」將乘著預製菜走向世界。

文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林芷汐、龔智南

圖 | 部分圖源網絡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融媒體編輯 木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10f94d5f83bf7d5ba1e5418319507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