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了總統,自己當了總統,28年後,前總統再上台,收拾了他兒子

2023-07-31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他整了總統,自己當了總統,28年後,前總統再上台,收拾了他兒子

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台灣偽陸軍參謀總長劉安祺(就是那個把完整青島留給解放軍的)訪問韓國,金九的兒子——韓國空軍參謀總長金信在公務之外,另外設宴宴請劉安祺。酒喝到微醺,劉安祺扭頭對旁邊的一個韓國人說:「你小子,當年因為你,我沒少挨訓。」

劉安祺

劉安祺,黃埔3期生,一直是蔣介石的嫡系,而被劉安祺調侃的韓國人也是蔣介石的中央軍嫡系。韓軍中在國民黨軍干過的人非常多,但在蔣介石中央軍嫡系中干過的人卻不多。1942年,金弘一進南京中央陸軍大學特別班進修,和他一起的另有兩個韓國人,一個是被文在寅稱為「韓國空軍之父」的崔用德,另一個就是被劉安祺調侃的朴始昌。其實朴始昌和金信關係挺一般的,但劉安祺來了,自然得請他的老部下作陪。

這三個人,金弘一在韓軍中任職時間最短,但地位顯赫;崔用德是韓國空軍的元老,僅次於金貞烈的2號人物;而朴始昌卻默默無聞了,這和他的養父有關係,屬於「父債子償」。

本文看起來是講人物,其實還是在講述強大的中國軍派為什麼沒有在韓軍中形成強大勢力的原因。

朴始昌,1900年出生於韓國京畿道始興郡(一說1903年),6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遠房堂兄朴殷植當了他養父,將其撫養長大。朴殷植在朝鮮獨立運動史上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大人物,他不僅是歷史學家、文學家,更是朝鮮獨立運動的領袖人物。朴殷植的漢學功底,別說我和看文章的你們,就算放到中國近代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他承接王陽明的心學,創立了「大東學」,可以稱得上是朝鮮最後一個大儒。李承晚的書法和漢詩號稱「雙絕」,但和朴殷植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了。

1920年12月28日,臨時政府舉辦李承晚總統歡迎儀式,右邊第三個是朴殷植。

從1916年,朴始昌高中畢業起,他就跟著堂兄兼養父參加朝鮮獨立運動,輾轉於俄國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上海等地,因此19歲的時候他就進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為了「元老」。1925年,在臨時政府內困外憂,連吃飯錢都沒有的情況下,朴殷植臨危受命,出任第二任總統。朴殷植是一向反對總統制的,李承晚出任第一任總統時,他就反對(當然不是反對李承晚,而是反對總統制,可在李承晚眼裡不就是反對他麼),後來因為「委任統治案」,李承晚被彈劾,朴殷植又是有力推動者。李承晚不敢說,心裡恨得牙痒痒的。

同年,朴殷植病逝,1926年金九出任為臨時政府國務領。為什麼總統變國務領了呢?因為朴殷植的堅持,總統制被廢了。可金九實際上也想當總統啊,上一篇文章就講了,金九和李承晚其實是鐵哥們,李為兄金為弟。本身李和金對元老朴殷植就屬於敢怒不敢言的,對金九來說,你朴殷植整天吵著嚷著要廢除總統制,等到你「臨危受命」了,你倒當起了總統,等我「臨危受命」了,你倒好,臨死前又把總統制給廢了,當我金九是傻子麼?總統沒得當了,金九心裡也很不舒服。

朴始昌

朴始昌年紀雖然輕,但不傻,他知道金九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一琢磨,這上海不能待了。1926年,朴始昌南下廣州。雖然韓國臨時政府是個破落戶,但他畢竟是外國政要的養子,於是順利進入黃埔軍校第5期炮兵科,和我軍大將許光達當了同學。北伐戰爭時,黃埔5期生還沒畢業,但步兵、炮兵等科的學員也編入了北伐軍。

這時朴始昌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十字路口,這將決定他未來的命運。黃埔5期生是非常特殊的一期,原因在於武漢分校。1926年10月,北伐軍光復武漢,鄧演達決定在武漢籌辦政治訓練班,而國民黨方面也決定把政治科、炮兵科、工兵科三科學生移到武漢,蔣介石兼任校長,實際由鄧演達代理,張治中為教育長兼訓練部部長、學生總隊長,惲代英任政治總教官等。一時間,武漢的共產主義氛圍非常濃厚。

而朝鮮人那邊,黃埔4期生金元鳳作為黃埔軍校政治部少尉教官也來到了武漢,而朴始昌在武漢分校本來就已經創建了韓人革命青年會,很受共產主義思想影響,在廣州就認識的金元鳳的到來,使得朴始昌加入了金元鳳的朝鮮義烈團,韓人革命青年會也變成了朝鮮義烈團武漢支部。

金元鳳

對中國革命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時候的金元鳳是中共黨員,他的朝鮮義烈團後來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光參加南昌起義的朝鮮青年中就有100多人犧牲(主要是後來的鬥爭過程中),按照這樣的發展過程,朴始昌也會參加南昌起義。可金元鳳這個人性格脾氣非常糟糕,他和誰的關係都搞不好,他的合作夥伴、他的心腹嫡系最後全和他翻臉了(包括中共後來也不肯和他合作)。朴始昌成了第一批和金元鳳鬧翻的人。朴始昌索性跑去了南京,正好1928年1月蔣介石重新上台,對於朴始昌這種迷途知返、不遠千里來投的學生自然歡迎的很。朴始昌遂被編入首都警衛師,從左翼青年搖身一變成為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

註:韓軍老資格的高級軍官都極力隱瞞自己前期與共產主義的聯繫,所以他們對這一段的活動都支支吾吾、語焉不詳。金弘一隱瞞自己和高麗共產黨在中國東北的聯繫(實際上他大機率是黨員)。黃埔4期的權俊當時也在武漢,但自己做了什麼,一個字也不肯多說,實際上從權俊被汪精衛政府通緝來看,權俊很可能是中共黨員。朴始昌也是一樣,「寧漢合流」前後那段時間他的經歷是空白,然後1928年出現在南京。但我是研究韓戰的,沒有時間為其中一個人物耗費大量精力,所以就不考證朴始昌是否參加過南昌起義,到底是起義前和金元鳳翻臉,還是起義後感覺前途黯淡脫離革命?

反正朴始昌跟金元鳳翻臉了,否則他80%的機率日後會和朴孝三等人和金元鳳翻臉去太行山當八路軍,或者20%的機率等到1945年後再和金元鳳翻臉(如同權俊、張興等人),加入韓軍。

一·二八事變,日本報紙的報道

之後,朴始昌的軌跡就是一個正常的中央軍嫡系的情況了。1930年,他跟隨蔣介石參加了中原大戰。1932年1月28日,日軍突襲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2月14日,蔣介石命令首都警衛師改編的第87、88師,教導總隊組成第5軍參戰,張治中任軍長。時劉安祺任第87師第261旅第521團團長,而朴始昌為第87師炮兵排長。

這一次淞滬戰役後,第87師回南京,隨後軍中傳聞部隊將調江西,歸南昌行營指揮,圍剿紅軍。一來朴始昌本身就是左翼青年出身,他不願意去;二來部隊調動前,日軍進犯熱河,長城抗戰爆發,朴始昌其實很像朴殷植,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平時看著像個知識分子,但他對日本人恨之入骨,主動請纓要求去熱河,遂跟隨徐庭瑤第17軍北上參加了北古口、南天門等一線戰鬥,在炮兵第4團。戰後,朴始昌進入南京湯山炮兵學校進修,畢業後和其他韓國軍官一樣,在黃埔軍校洛陽分校韓人班任教官。韓人班結業後,朴始昌回到第87師,晉升上尉,任炮兵連長。

張治中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全面侵華,朴始昌跟隨第87師參加了淞滬會戰,配屬給劉安祺的第261旅。本文開頭劉安祺所說之事就發生在此時,朴始昌一見日本人就紅了眼,多次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向日軍開炮,張治中大怒「哪有這樣違抗命令,胡亂開炮的」,把王敬久和劉安祺罵得狗頭噴血。一查下來是朴始昌,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那會張治中是教育長,於是,沒事了。

南京保衛戰中,第87師浴血光華門,易安華以身殉國,朴始昌受傷被疏散去了後方,從此脫離第87師。傷愈後,朴始昌被任命為軍政部第1補充訓練處、第38補充訓練處參謀。1940年第38補充訓練處改稱暫編第51師,歸張自忠的第33集團軍指揮,朴始昌跟隨該師參加了棗宜會戰(此戰張自忠以身殉國)。棗宜會戰後,朴始昌和金弘一、崔用德一起在陸軍大學特別班進修,畢業後他晉升上校,在黃埔5期生中屬於正常偏上水平,又回了中央軍,不過沒回第87師。而是在淞滬會戰中並肩作戰的王耀武看中了他。朴始昌在淞滬會戰也算打出了「名頭」,有猛人之稱,王耀武邀請他去自己的起家部隊第51師,時任師長周志道也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對朴始昌表示歡迎。

王耀武

到了第51師,朴始昌為炮兵指揮官參加了長衡會戰和桂柳會戰,當然也和金弘一一樣,在韓國光復軍里兼了個職。但他和金弘一又不一樣,跟隨第74軍在南京接受日軍投降後,朴始昌脫離了國民黨軍,專心出任光復軍上海暫編支隊支隊長,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納日軍中的朝鮮籍官兵和回國。他要是和金弘一一樣繼續在國民黨軍中幹下去,那他就回不了韓國了,在孟良崮不是被解放軍擊斃、就是被俘。1946年5月,國民黨軍第74軍改為整編第74師,而朴始昌在2個月後回到韓國,在統衛部部長柳東悅的推薦下進入警備士官學校第3期特別班。

對於新建的韓國陸軍來說,朴始昌可是真正的人才,他不僅作戰經驗僅次於金弘一、宋虎聲(甚至比日軍大佐金錫源還豐富),還是韓軍中唯一一個有在大戰役中指揮炮兵經驗的人。1947年,朴始昌畢業,授予上尉軍銜(以前講過美軍認為國民黨軍的軍銜虛高,要降好幾級,如果他和金弘一一樣1948年回國加入韓軍的話,那就直接是大領),一個月後晉升少領,1948年晉升中領出任第16聯隊聯隊長。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朴始昌當師團長是遲早的事。但1948年8月15日,韓國正式立國,時隔28年後,李承晚再次出任總統。

蔡秉德

事情就這麼巧,李承晚在韓軍高級軍官的名單上看到朴始昌這個名字,故意問這是誰啊?蔡秉德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笑得屁顛屁顛說大統領你認識的呀,朴殷植的養子。李承晚年紀雖然大,記性卻很好,心眼也不大,當年被彈劾的事他會記一輩子。來了一句,年紀太大了吧。他瞄的,也不想想,你73歲還當總統,人家48歲怎麼就老了呢?蔡秉德可是一個聰明的胖子,心領神會,更兼一打聽還知道了大統領和朴殷植的舊怨。於是一紙調令,朴始昌改任護國軍第102旅團旅團長(還是中領),而他的黃埔軍校同學、韓國士官學校同學蔡元凱已經是韓軍師團長了。

護國軍麼,我以前就跟大家講過,去那個地方,得看人。有的人是因為僧多粥少,暫時過去過渡下,有的就是去坐冷板凳的。上次跟大家說的宋虎聲,韓軍總司令,過去當護國軍總司令,就是坐冷板凳去的。副參謀長,原日軍中佐申泰英,大統領的愛將,很快就會接替蔡秉德出任韓國陸軍參謀總長,以後還會當國防部長。參謀長,原日軍少佐李炯錫,日本陸士第45期,蔡秉德的學長,1948年才加入韓軍,直接就是大領。哎呀,學長,不好意思,沒位置,暫時先委屈一下。

第101旅團旅團長,吳光鮮,光復軍元老。金九的人,大統領不喜歡,和李范奭素有矛盾,哼,你待著吧。

第102旅團旅團長,劉升烈,原日軍大佐,劉載興的老爸。前輩,您先委屈下,師團長有位置了馬上讓您上。

第103旅團旅團長,安秉范,原日軍大佐。沒威望,大統領不認識他,給個板凳坐著吧。

第105旅團旅團長,金冠五,光復軍元老,李范奭的親信,1948年才加入韓軍。前輩,委屈您了。

第106旅團旅團長,權晙,朝鮮民族革命黨元老,曾「大義凜然」勸告金九臨時政府全體辭職,深得大統領之心。前輩,委屈您了,大統領內定了,您將是首都警備司令部司令,一組建您就上任。

權晙

護國軍士官學校校長申應均,申泰英的兒子,原日軍少佐,韓國炮兵之父(他就二戰中兩年的炮兵作戰經驗,跟朴始昌比差遠了),1948年作為二等兵加入韓軍(因為是航空兵,美軍只允許以二等兵的身份,崔用德加入時也是二等兵,不過申應均是炮兵不是飛行員,不知道為何以陸航的身份加入?)。兄弟,你的事,蔡大哥我有數,你先別急。

護國軍的這些高級軍官中,宋虎聲、吳光鮮、朴始昌、安秉范是坐冷板凳去的,而李炯錫、申泰英、劉升烈、金冠五、權俊、申應均是過渡去的,金冠五因為李范奭的原因後來也打壓,那是另一回事了。

護國軍解散後,大部分人開開心心升官履新去了,朴始昌則大田地區兵事區司令官,負責徵兵,繼續冷板凳。

韓戰爆發,韓國情況危急,要人盡其才,朴始昌這下有機會了吧?錯,作為仇人的兒子,哪怕國家危亡,大統領也不會給你出人頭地的機會的,大統領的馬屁精們會安排的妥妥的。韓軍第1軍團組建,朴始昌重返作戰部隊,不過呢,是當個大領民事參謀,偏偏這個職務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美軍喜歡吹牛說他們興南大撤退撤出10萬朝鮮難民,對於韓國人來說,美國人只是提供了船,真正負責這件事的是朴始昌,朴始昌在韓國口碑不錯,這幫難民及後裔的感恩是一部分原因。

興南大撤退中的難民

朴始昌這個人待人接物和藹客氣、講話溫和,在韓軍中人緣是不差的。韓軍中沒人想整他,可誰讓他養父和大統領有仇呢。朴始昌立功出風頭,大統領不願意了,「有功之臣啊,那給他當個師團長吧」。

於是朴始昌出任韓軍第103師團師團長。這103師團是個什麼玩意?就是我以前跟大家講過的KSC部隊。韓戰第一年的時候,美軍有韓國勞工團給他們幹活,後來把勞工改成正規軍,組建了3個師團專門服務美軍,這就是韓軍第101、102、103師團。沒錯,讓他當師團長了,只不過是伺候美國人的,二等部隊。

1959年,朴始昌退出現役,在韓軍十幾年,從沒擔任過要職。你老爸讓大統領一時不高興,大統領就讓他兒子一輩子不高興。

早期韓軍中其實是有幾個人能和志願軍斗一斗的,但基本毀於內部原因。金弘一是得罪美國人;宋虎聲是得罪了李承晚、李范奭;朴始昌是得罪了李承晚;蔡元凱(中央軍嫡系,在黃傑、胡宗南、羅卓英手下都干過)有共諜嫌疑;現在都快被說成好人的崔德新太過殘暴(對本國老百姓搞「三光政策」);李俊植職權雖高(韓軍前進指揮所司令、陸軍作戰參謀副長),但美國人不給他發言權,後來又因為是李范奭的死黨下台了;高時福(中央軍嫡系,蔣鼎文、李延年的部下)是金九直屬系,打壓。所以這些人都沒能作為師團長和志願軍交手,不然韓戰還會多一點解放戰爭打國民黨軍的味道出來。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b6d830388c190ce12f3ff74cff9a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