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麥樂村》:天下大同,3D列印

2023-12-12     影視獨舌

原標題:《歡迎來到麥樂村》:天下大同,3D列印

2023年12月12日刊| 總第3447期

看《歡迎來到麥樂村》(下簡稱《麥樂村》)時,我總是想起毛主席的名篇《紀念白求恩》,也總是不自覺地哼唱起《醫療隊員到坦桑》。

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白求恩大夫,為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事業獻出了生命。而《麥樂村》中多次援非的醫療隊隊員杜紹書醫生,也長眠在了桑納的土地上。

他們的身上,洋溢著國際主義精神,也寄託著中國人「天下大同」的理想。

01

因為人生進入瓶頸而遠走非洲的男主人公馬嘉(靳東 飾),經歷了雞飛狗跳的痛苦磨合之後,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人就像吉力馬札羅山上倒下的那隻雪豹一樣,抵達本身就是意義;二是一代接一代的中國醫療隊隊員,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樸素信念。

在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中,中國一貫不稱霸,不結盟,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廣交天下朋友。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並成為常任理事國,離不開非洲友好國家的支持。中國這些年取得了經濟和文化方面的長足進步,也從來沒有忘記幫扶非洲兄弟。

由國內優秀各科醫生組成的醫療隊,兩年一批定點出發,從未間斷。而中國的優秀電視劇,也不斷翻譯成斯瓦希里語,暢行於眾多的非洲國家。

馬嘉在這裡大展了身手,打開了心結,重啟了愛情,提升了境界。而馬嘉的隊友們也在此寫下了動人故事,收穫了精神財富。

如果說中非手拉手,越走路越寬,本就是題中之義的話;劇中還表現了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觀念碰撞以及認知融合,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另一重含義。

不得不說,東西方的相處,已經由二十年前的「世界是平的」,進入了「崎嶇不平」的階段。很多西方人在西方媒體的引導下,對中國人和東方文化充滿了偏見和隔閡。

馬嘉在卡塞醫院的同事、來自法國的齊丹醫生(托馬·菲凱 飾)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出場時帶著西方上流社會范兒,在私家泳池裡游泳,上來後順手端起一杯果汁。但這並不是一個洋人被「東亞病夫「打倒的《霍元甲》式的故事,而是通過專業切磋和合作,達成了解、獲取認同的過程。

齊丹醫生帶著法式浪漫,遷徙在非洲和南美洲等需要醫療支援的國家中,他認為個人的悲憫之心高於集體組隊的援助,他還對神秘的中醫充滿了不信任。

但中國醫生高超的醫術和仁心折服了他,中醫為他打開了一片不可思議又確定無疑的天地。當他放下傲慢踏足麥樂村之後,他還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和早前的中國醫療隊隊員並肩戰鬥的照片。冰消雪融,齊丹滿心歡喜地離開了桑納,奔赴他的下一段旅程

所謂天下大同,不只是南南合作,更需要南北對話。不只是順流而下,也要頂風行船。不只是醫療救助,也要經濟共榮。不只是政治互信,還要文化互通。《麥樂村》經線和緯線密織,為我們列印了一幅3D版天下大同圖。

02

《麥樂村》由北師大教授梁振華任總編劇、總製片人,青春你好傳媒出品製作。劇中有高舉高打的理念輸出,但理念輸出建立在紮實的專業敘事中。

醫療隊員的本職工作是救死扶傷。技術尖子馬嘉沖在了高難手術的第一線,中醫孫爽(寧心 飾)用針灸和點穴術為非洲病人排憂解難,婦產科的蘇心醫生(周知 飾)創下了從業以來的接生紀錄,兒科醫生彭偉(劉冠麟 飾)用醫術加魔術治癒了眾多的小患者……

25批醫療隊隊長江大喬(祖峰 飾)重新來到非洲,穿刺失敗造成的心結終因穿刺成功而得以消除,陰差陽錯而致的情傷也因情緣再續而徹底痊癒。

醫療隊副隊長、護士武梅(張雨綺 飾)更是堅持不懈,獨力把肝素帽推廣到桑納整個國家,成千上萬的人因此而受益。

醫療援助是實實在在的,這是第一層故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進一步的故事。

周總理當年的承諾是要給非洲留下一支永遠帶不走的醫療隊。而武梅、馬嘉他們要做的是,把規範的醫療和護理技術傳授給非洲同事,把正確的醫學常識傳遞給普通民眾。他們在行醫之餘,辦起了深入淺出的醫護講座。

馬嘉置身於歷屆醫療隊留下的「古董」中,逐漸洞悉了「團魂」所在。他從中挑選代表性物品,以展覽的形式提醒自己和同事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當馬嘉和江大喬的老師梁院長(丁勇岱 飾)帶領家屬團來到麥樂村時,兩代人在非洲的沃野上印證了關於人生的體悟。馬嘉當初被日常瑣屑和功名利祿填滿的心,變得澄澈。

03

這部劇沒有生死相搏的強情節,卻有時時溢出螢幕的輕喜感。

不同性格的成年人,被不由分說聚集於同一屋檐下,肯定是要發生很多摩擦和碰撞的,其中有喜感。不同國度和語言的醫生,被突然安排在一家醫院內共事,也是要生出一籮筐笑料的。何況其中還有行走的段子手彭偉,寵妻狂魔加耙耳朵常來(王梓權 飾),總是把中文玩出諧音梗的蘇萊曼(天使 飾)……

用詼諧的筆觸寫日常,日常變得多趣多姿。用喜劇的手法寫矛盾,矛盾變得不再沉重。這是創作上的一大特點。

而在製作上的一大特點是,本劇在中非兩地取景,拼成了一個虛擬的國度——桑納。萬里奔波,戲接得絲滑流暢。

卡塞醫院是在海南萬寧搭建的,架構和裝飾幾乎1:1還原一家非洲的醫院。麥樂村的戲、醫院裡的戲、萍聚餐吧的戲是在海南拍攝的,而視角較為開闊的街頭戲大多數在坦尚尼亞拍攝。

為了接戲,金曄導演率領團隊事先做了過細的工作。他們在海南仿建了一條非洲風格的路,一下子就把兩國的景無縫銜接起來。而招募在中國的非洲群眾演員齊聚海南,又做到了膚色的統一和氛圍的地道。

總之,這部劇用現實主義的方法統領了創作,用人生境界的參悟解決了破題之難,用喜感沖淡了援外生活的枯燥單調,用醫療隊員用品展覽具象了大愛的傳承。它於國史書寫有助力,於主題創作有拓展。

《麥樂村》在東方、江蘇兩大衛視的首輪播出已結束,湖南衛視仍在播出,而優酷、咪咕、芒果TV的全集已上線。還沒看的直接網上看全集吧。

文/李星文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8188abdafb7a9417b6763bb7950a6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