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全球的二次元列車

2023-12-10     觸樂

原標題:駛向全球的二次元列車

北京時間,2023年12月8日,8時30分。

一改往常每個工作日此時的冷清,許多遊戲人的群聊活躍起來。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正在舉行的2023年TGA頒獎典禮。對於國內的遊戲人來說,每年要過兩次節:一次是年中的Chinajoy嘉年華活動,遊戲人們前往上海,獲取信息,尋求合作;另一次是年底的TGA,這是遊戲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堪稱「遊戲界的奧斯卡」。

TGA的獎項大多會頒給大體量的單機遊戲,它們優秀、好玩,往往經過精雕細琢,總體來說能反映大眾玩家的價值取向。只有少部分獎項會頒給聯機網遊或者手游,而這次,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就位列其中。

《崩壞:星穹鐵道》獲「最佳移動遊戲獎」的時刻

早在11月《崩壞:星穹鐵道》(以下簡稱「星鐵」)獲得「最佳移動遊戲獎」提名時,網上關於米哈游和TGA的討論就沒停下來過。以「星鐵」的質量,能獲獎並不意外,在一周前,遊戲便已經獲得了「蘋果App Store 2023年度遊戲」「Google Play 2023年度最佳遊戲」等獎項。我和一些喜歡二次元遊戲的朋友都格外關注「星鐵」的獲獎情況,其實主要的原因也是為了自己——以米哈游的傳統,每次遊戲獲獎,必然會給玩家發放許多福利。

這並不是米哈游的遊戲第一次在國際性的評選中獲得榮譽。從《原神》開始,米哈游的遊戲在全球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本次獲獎的「星鐵」在公測前一周,遊戲的全球總預約數就已達到3000多萬。4月23日,「星鐵」開放預下載,並登頂113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遊戲免費榜,中國區甚至持續登頂了8天。公測開始後,遊戲取得的成績打破了人們對回合制遊戲局限性的想像:TapTap上「星鐵」的玩家評分有8.5分;據「二觀」數據統計,「星鐵」首周流水在17億左右,此後半年,每個版本初都能穩進App Store暢銷榜前3名。

平穩的排名趨勢

高額、穩定的流水需要玩家長期的支持,而一款遊戲想要獲得玩家的支持,首先要做到基礎質量過關。

獲獎基礎:能扛能打

我從2021年10月8日PV首曝開始關注「星鐵」。那時候的宣傳語令我印象深刻:「此行駛向的每顆星辰,均是文明的輝光。」我猜想這款遊戲會是像《銀河鐵道之夜》一樣的浪漫故事,遊戲用銀河列車將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文明串聯起來,讓玩家駐足品味。就像《原神》對諾斯替主義進行運用,使得遊戲整體蒙上一層古典美感一樣,「星鐵」也帶給了我在銀河間旅行與冒險的浪漫體驗。這份體驗感離不開米哈游長久的經驗與技術積累。

遊戲往往用畫面來直觀展現創意。對比米哈游以前的產品,《崩壞:星穹鐵道》的畫面帶給玩家們最直觀的感受是「技術進步」,這種進步體現在遊戲的渲染能力上。例如在角色渲染方面,服裝效果是一大亮點,無論是從反光效果還是具體的材質表現,玩家都能感受到衣服被角色穿在身上的「實感」,而不是輕飄飄、貼在角色身上的一張紙;在場景渲染方面,遊戲支持同屏的大量實時光源,讓地區變得更富有人情味與生活氣息,而且強化了符籙或各種能量的表現效果,更有利於遊戲在國風地圖仙舟中塑造「絲綢朋克」風格。

在手機端,角色渲染也顯得十分精細

同時,遊戲對角色的塑造與刻畫十分完善,體現出米哈游在打造角色IP形象方面多年來的經驗積累——這正是米哈游的優勢之一。我尤其喜歡仙舟太卜司的職員青雀,她不僅有可愛且精緻的外形,還有足夠能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內核,與現實中普遍的「卷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反差感。於是,遊戲中的青雀成為年輕人尋求精神慰藉的載體。

每次都考60分的天才少女

在玩法上,遊戲採用回合制戰鬥。儘管回合制是一二十年前遊戲市場上的熱寵,但步入手游時代,越來越多二次元遊戲青睞偽回合制或即時戰鬥的玩法,玩家們的心態也普遍變得越來越浮躁。而「星鐵」在畫面有高技術力,動畫演出又足夠有二次元張力的前提下,從內容方面持續帶給玩家刺激感,像是在看可互動的番劇一樣,大幅度緩解了回合制玩法所帶來的局限性。

玩家可以用角色秘技給敵人施加Debuff,從而調度戰鬥節奏

不僅如此,回合制玩法也帶來了許多便利。出門在外,我總是能看見有玩家在電梯裏手捧手機或平板玩「星鐵」。電梯里信號比較差,他們卻能流暢地在模擬宇宙和敵人戰鬥,這得益於回合制玩法下的指令型戰鬥設計。他們不會受到太多網絡或信號上的影響,也不會因延遲多受到敵人攻擊而導致戰鬥失敗。也就是說,不論是用碎片化時間來戰鬥、獲取遊戲資源,還是用較長的休息時間來觀賞大段劇情文本,玩家可以盡情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體驗遊戲。

「星鐵」還有很多優點,這些優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們依賴於米哈游一直以來的積累—— 「工業化能力」。

廠商積累:遊戲工業化

在業內,每當人們提起米哈游,總會想到遊戲工業化,而《崩壞:星穹鐵道》進一步體現了米哈游在這方面的優勢:500人左右的開發團隊,每隔一個半月就能放出新版本、新角色和新劇情,活動內容量遠超之前的產品,品控也足夠讓玩家放心。

如果沒有工業化生產的保障,上文所述的很多效果,《崩壞:星穹鐵道》都無法做到。

玩家們在過劇情時,總能看見超過4個選項的對話分支,並且每個選項都能導向真實感更強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為線性劇情服務。

比如角色卡芙卡在同行任務中邀請主角合作,玩家選擇拒絕,並經過數次確認後,任務會直接結束。雖然玩家能領取到任務獎勵,但卡芙卡也不會登上星穹列車——玩家在遊戲中憑藉自己的選擇改變了遊戲劇情的走向,項目組只用多設計一些文本內容,就能大大增強玩家的沉浸感。

藏著情緒的選項

遊戲工業化也能減少「多設計」帶來的額外成本。「星鐵」中包含大量的任務和場景NPC,每個登場角色都有許多配套的台詞。海量文本的創作對於項目組是個不小的挑戰。製作人蔣大衛曾在訪談中指出,「星鐵」將AI工具當作輔助研發的手段,遊戲各個部分的文案都在AI工具的加持下大幅提升了產出效率。

「崩鐵」製作人蔣大衛曾和《女神異聞錄》系列製作人橋野桂展開回合制遊戲設計相關的對談

因此在遊戲文本這一塊,量變產生了質變。就連不同地方的垃圾桶都有一定的文本量,並且少有重複,玩家也會因此感受到項目組的用心。在某種意義上,AI工具為「星鐵」的工業化生產疊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這也離不開項目組對技術的創新和重視。

工業化的最終目的是帶給玩家穩定與良好的體驗,以及足夠多的內容,這對於當下的「星鐵」來說並不是難事。在「星鐵」的TGA參賽視頻中,「第三世界」匹諾康尼的畫面終於露出了冰山一角,玩家們可以在視頻中看見新角色黃泉的形象,這也說明項目組已提前做好數個版本的內容規劃。

從背景中依稀可以看出匹諾康尼的星象、天文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參賽視頻名為《常看常新的故事》,這承接了之前《崩壞3》愛莉希雅動畫短片《因你而在的故事》和開發團隊歷史紀錄片《最後留下了故事》。在「崩壞」老玩家眼裡,這像是一種傳承,米哈游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為IP賦予紀念價值,老玩家們也因「故事」而更有凝聚力。非常巧合的是,TGA頒獎典禮正是太平洋時間的12月7日,也正好是「崩壞」IP之前幾部作品的主角琪亞娜的生日。舊角色的紀念、新作品的榮譽,一切好像是冥冥註定。

《崩壞3》的人氣頂點愛莉希雅

隨著傳承的進行,米哈游的工業化生產實力也在不斷提高。「星鐵」不僅止步於「穩定高效的生產」,還要批量生產足夠有特色、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而獲得像TGA這種全球性的獎項,就是最好的「進步」證明。

深度設計:文化傳播

說到「全球性」,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星鐵」能夠獲得TGA獎項,可以看作中國遊戲在海外擴大影響力的體現。它意味著中國遊戲廠商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玩家的歡迎和認可,也反映出了中國廠商的文化設計與傳播能力。

我們能在「星鐵」里看到許多有著中式內核的劇情。這種劇情經過精妙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理解和接受。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與角色飲月相關的「千星紀游·五龍遠徙」劇情PV。在PV《仙舟通鑑•五龍遠徙》中,玩家們能看到仙舟的五大龍尊形象,在英配版本中,我們能聽到「loong」的稱呼,而不是「dragon」,在以往的許多文藝作品裡,中國龍都被混淆為「dragon」。3分鐘的PV,採用銀河元素和水墨畫結合的美術風格,並用中國龍的意象向玩家們講述了一個簡單的道家理念:日月輪轉,世事無常。不朽是深契萬象,與道玄同,化入辰星,與萬物同在。這種理念對於外國玩家來說可能難以理解,但不妨礙音樂、美術能使不同文化區的玩家連結起來。實際上,用文化符號做營銷傳播,是米哈游做IP設計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遨遊於銀河間的中國龍

在YouTube上,飲月的角色MV《水龍吟》在全球獲得了超過402萬播放量,評論區的海外玩家都表示感受到了飲月的角色魅力。有玩家在評論區開玩笑:「米哈游其實有一半的血統是音樂公司。」

與飲月契合的歌詞

米哈游的音樂感染了許多玩家,無論是《崩壞3》還是《原神》,所舉辦的線上音樂會全平台均有8位數的播放量,從《崩壞學園2》時期開始,米哈游便開始布局遊戲音樂,旗下負責音樂業務的HOYO-MIX不是外包式配樂工作室,他們會跟進項目研發並同時展開音樂創作。這種音樂更加貼近內容,能夠加強玩家們的沉浸感。在《水龍吟》中,音樂還是文化傳播的紐帶。《解放日報》也對此曲做過專題報道,肯定了米哈游文化出海的能力。

在文化元素融入上,遊戲做到了雅俗共賞。角色青雀最大的業餘愛好是玩「帝垣瓊玉」,也就是現實中的麻將。帝垣瓊玉是仙舟重要的居民娛樂活動,在長樂天的許多地方,玩家都能找到NPC圍觀的牌桌。這種街巷文化讓我有十足的親切感,就像在孩童時代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總會圍觀聚精會神下棋的老人——仙舟人的壽命十分漫長,他們總會在某個時間與我們記憶中的形象重疊。這是中國文化的形,也是中國理想的意。

NPC玩「帝垣瓊玉」時還會閒聊

除了傳統文化,項目組還往遊戲里塞入了大量的中文網際網路梗。例如遊戲里的手機消息往往充滿「既視感」。玩家能看見類似「相親相愛一家人」「星穹列車大家庭」的群聊名稱,還能看見角色們在群里一本正經地復讀消息,甚至會被不知名的粉絲髮騷擾簡訊。這些梗並不是只讓國內玩家自娛自樂,很多梗是網際網路時代世界範圍內所有玩家的共識。項目組做了相當多的本地化工作,在翻譯梗時儘量考慮到外國的文化語境,並儘量用外國有類似含義的梗做替代。

足夠口語化,有「中文網際網路」味道的群聊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討論過中國文化要如何在遊戲中得到體現,又如何帶給更多的玩家。通過「星鐵」的劇情、音樂、文化元素符號等多重組合,我們也明白成功的文化展示離不開優秀的內容。通過優秀的內容,本土文化中的經典符號與思想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留下印象、產生興趣,最終接受。一直以來,米哈游的遊戲在TGA上的表現都能說明這一點:無論是《原神》中的「璃月」還是《崩壞:星穹鐵道》中的「仙舟」,無論背景設定現實還是架空,我們都能在其中看到明顯的中式內核。

總之,《崩壞:星穹鐵道》獲獎不僅意味著國產遊戲在世界範圍內的亮相,它所呈現出的獨特文化質感和美術風格,以及想做好遊戲的態度,還意味著中國遊戲品牌文化形象在海外的建立。

米哈游已經連續3年獲得TGA獎項,但它重視遊戲工業化、想做好遊戲的願景遠不止3年。就像遊戲中列車向明亮且璀璨的星河中駛去一樣,現實中米哈游也在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直直奔去,途中收穫的成績,也許正是對理想的獎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0c1d229ce20e1bfdf6a1ceec1e9b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