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防沉迷新規」出台3周年後,家庭監督意識不足成重要漏洞

2024-08-30     觸樂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在調查後發布了《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現狀調研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它被稱為「史上最嚴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規定,又稱「830新規」。「830新規」規定,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

我國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政策多次更新

如今,「830新規」實施已有3年。這一「最嚴防沉迷」規定施行之後效果究竟如何?《報告》從新規實施、廠商舉措、家長配合等多個方面對未成年人防沉迷規定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考察。

經過調研,《報告》肯定了「830新規」對未保工作的指導效果,以及遊戲廠商、平台貫徹新規措施的力度。「830新規」發布3年來,我國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政策已成「全球最嚴」。遊戲廠商和平台則普遍嚴格落地新規,主動加碼,採取了豐富的防沉迷手段和措施,包括執行嚴格的登錄驗證、充值管理、時間管理、風險提示等,並主動使用人臉識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進行保護。同時,頭部公司也建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平台,提供多帳號監管、一鍵禁玩等工具,設專人溝通,協助家長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間進行管理。

頭部廠商為家長提供了不少管理工具

這些措施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效:3年間,國內未成年人遊戲用戶數、遊玩時長和遊玩花費全面下降。56.2%的未成年人每周玩遊戲3次以內,70.6%的未成年人每次玩手游1小時以內。消費方面,僅有26.2%的未成年人在遊戲中有付費行為,72.5%未成年人月花費不到200元,部分遊戲平台未成年人消費流水占比不到總流水的1%。

未成年人網絡遊戲用戶數、時長和花費全面下降

調研數據還顯示,手游並非未成年人主要娛樂方式,而是他們課餘時間娛樂的第三選擇,占比低於「和同學、朋友玩」及「刷短視頻」。

不過,《報告》中也提到,在遊戲廠商、遊戲平台不斷提升防沉迷措施的同時,還有一些因素影響了這些措施的實際執行。其中,家庭監督意識不足已成為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的重要「漏洞」,部分家長甚至存在明顯的縱容行為,這也成為自制力不強的未成年人合理進行遊戲的不利因素。同時,為了「繞開」遊戲的防沉迷認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從未成年人處牟利,形成了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灰黑產。

許多家長因為不了解具體的防沉迷舉措、管理疏忽或者主動提供幫助,導致未成年人得以繞開防沉迷系統的監管。數據顯示,有63%的家長知道大型遊戲廠商或平台設置了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機制,但僅有50%左右了解防沉迷具體措施。同時,73.8%的家長知曉自己的孩子曾繞過遊戲平台監管玩手游,他們中的81.6%對該情況保持默許甚至是放任態度,46.1%的家長會把允許未成年人繞過監管玩遊戲當作「獎勵孩子」的手段。

仍有相當多的家長不了解防沉迷的具體措施

充值方面,60.76%的未成年人充值行為是由家長代為完成的;而在自己充值的未成年人中,有70.36%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碼。

不難看出,如何讓家長利用好遊戲平台提供的防沉迷管理工具,做好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第一責任人,已經成為當下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面臨的最大問題。

針對這種現象,2024年5月最新出台的《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規定了家長在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中的責任劃分,有望敦促家長對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所重視。

《報告》進一步指出,家長在防沉迷監管中的缺位由多種因素造成。除了前文提到的「獎勵」之外,占比較大的原因還有兩個:父母工作過於繁忙無暇陪伴孩子,超過8成家長每天可支配的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於2小時;留守兒童生活環境匱乏、只能從遊戲中尋求慰藉,祖輩出於疼愛無條件滿足孩子需求。

家長疏於陪伴和管理使得家庭監管缺位

在此基礎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對遊戲的認知有所轉變,68.4%的家長認為孩子適度遊戲可以放鬆身心,只是需要加以控制。48.1%的家長認可自身應為遊戲防沉迷第一責任人。大部分家長預防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方式,也從嚴格訓斥,轉化為「柔性」,如協商、增加溝通、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等等。僅有3%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沉迷遊戲。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從《報告》中了解到,「史上最嚴」新規的實施和頭部廠商在防沉迷措施上的主動加碼,已經極大改善了未成年人在網絡遊戲中遊玩時間過長和不合理消費等問題。同時,部分家長也已經意識到監護人是防沉迷的第一責任人,適當的引導、教育和陪伴才能協調好孩子與遊戲的關係。

近半數家長認可自身應成為遊戲防沉迷第一責任人

對此,《報告》也對未來的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工作提出了4點展望:其一,廠商、平台加強對防沉迷工具的科普使用宣傳,提高易用性和普及率;其二,家長需提高家庭監管意識,主動學習使用遊戲平台防沉迷工具,同時重點管好密碼、「臉」和「指紋」;其三,家庭對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態度需要變「堵」為「疏」;其四,政府、廠商、家庭共同努力,打擊黑灰產,凈化網絡環境。

點擊此處可查看《報告》全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7553aeb8ee74ba8ceb9da4a1c7ac8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