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快遞「水逆」問題的治理

2024-07-25     觸樂

圖/小羅

這兩個月以來,我頻繁地經歷著各種快遞問題,頻繁到讓我感覺自己是不是無意間惹怒了「快遞之神」或者「網購之神」,需要找個時機去拜一下——如果真的有的話。

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是漏發、缺件、丟件、破損之類的小事,如果只是偶然發生,我也不太在意。但是和朋友一一說起來,我發現自己遇到的事件已經達到了平均每3個快遞就會有1個出問題的程度。回憶起因,可能是由於我在「618」大促期間買了一套漫畫,賣家發貨倒是很快,然後毫不意外地在分揀過程中被弄丟了,我不得不打了一長串電話,找真人客服反覆溝通,最終以補發作結。

這件事之後,我在快遞上遇到的問題就處於一種疊加態。首先是發錯貨——買2款不同角色的卡通手辦,收到之後發現是同一個角色;買一套大號收納盒,結果發過來的是中號,我不得不拿尺子比對著去找客服。然後是破損——一面可立鏡子,順豐送貨上門,拆開發現碎了一大半,第二次補發,還是碎的;一箱罐裝可樂,竟然也因為暴力物流被磕破得奇形怪狀,浸濕了外層的包裝紙;從日本購物網站買的中古周邊,走海運發回國內,很快接到郵局打來的破損電話,不得不在炎炎夏日帶上身份證去現場簽字驗收……

後來又發展到直接丟件。我在二手市場買到了一套一直想要的文件夾,3天後賣家和我說,送到快遞驛站後被弄丟了,沒法再發貨;我賣掉了一些自己的動漫卡牌,寄出一周後物流不動了,打電話拉扯幾天,最後發現也是丟件,只好申請退款賠償。

除了前面說的這些,我遇到的問題還有不少。雖然確實讓人煩惱,但我大部分時候也不是很生氣,只是有點疲憊和不好意思,總有一種在麻煩別人的感覺。我一直覺得網購是非常偉大的發明,而快遞分揀、配送是折磨人的活計。

如果快遞之神是派大星,我也可以接受

用遊戲來舉例的話,素有「快遞模擬器」之稱的《死亡擱淺》已經讓不少人體會到了送快遞的艱辛。另外,Steam還有一款叫《快遞擱淺》的小遊戲(看名字就知道它「致敬」了誰),它的主要玩法不在於配送,而是分揀,整理雜亂的貨物,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找出來。看上去還是挺休閒的,但如果在整理的時候漏掉點東西,後面再找也讓人相當頭暈。從這個角度說,《快遞擱淺》也是一個能讓人體會到快遞員辛苦付出的遊戲。

出了問題,就免不了要找人解決。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我都能聽到對面(主要是快遞員)連連道歉。我聽說過一些物流公司的懲罰機制,所以很多時候我其實並不想強硬地「投訴」。但現實狀況是,有些物流公司如果不反覆強調「我要投訴」,他們就真的不解決問題。我也感到很苦惱。和朋友說起這些事,朋友也感嘆「是不是太頻繁了」。不過次數多了,我現在打物流電話、聯繫快遞員和驛站、找購物網站客服、和海關扯皮,都變得十分熟練。

日常囤積快遞盒都覺得很累了,倉儲肯定更加難以翻找

有時候,人就是容易撞上一系列頻繁發生的事,好事、壞事總是趕在一起,就像忙碌的時候很容易忙上加忙,閒暇的時候也真的可能無所事事一樣。如果沒有什麼冥冥中的神秘力量,那就只能用巧合來解釋了。從這周開始,我隱約發現快遞的問題起了變化,有種微妙的「結束了」的感覺。雖然同樣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不管怎麼說,都算是一件好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86fb2a1d48f53169c9a26f0420ccb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