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中國C-929項目不帶俄羅斯,俄航伊爾96-400M首飛完成

2023-11-08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什麼情況?中國C-929項目不帶俄羅斯,俄航伊爾96-400M首飛完成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近日,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羅斯工貿部部長曼圖羅夫消息,俄羅斯在位於沃羅涅日的俄羅斯航空工業聯合體沃羅涅日飛機製造廠(VASO),成功實施了大型遠程寬體客機伊爾-96-400M的首飛。

據稱,此次首飛持續了26分鐘,最大飛行高度2000米,最大速度390千米,試飛員檢查了飛機操縱性,機載各分系統性能,校驗了配套的航空發動機,精密進近系統(ILS)的性能等,效果令人滿意。試飛結束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總經理斯柳薩里對伊爾-96-400M型寬體客機提出了很高的期待,他指出,未來俄羅斯將形成由SSJ-100、MC-21(雅克-242)再加伊爾-96-400M組成的飛機家族,這些飛機可全面替代國外製造的民用客機型號,執飛俄羅斯全國乃至飛往全球各地的航線。

就在伊爾-96-400M型寬體客機首飛之前,我們在南昌的飛行大會上才首次公開了中國商飛正式立項開始研製的C929寬體客機。根據中國商飛在南昌披露的信息,在解除了和俄羅斯的合作關係、把CR929又改回C929之後,我們的C929整體性能應該是對標波音787-8,研發節點是確保2030年左右首飛,2035年之前交付首發用戶。

結果我們這邊剛剛拿出自己的寬體客機研發計劃,那邊俄羅斯就首飛自己的伊爾-96-400M,俄羅斯咋還在這地方埋伏了這一手,這時候推出伊爾-96-400M到底幾個意思,性能相比咱們的同類產品究竟如何,這個伊爾-96-400M大型寬體客機,對於俄羅斯的民用航空市場又可能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俄羅斯為什麼自研

其實,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在和我們分道揚鑣之後麻溜地推出了自己的替代品伊爾-96-400M,而在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在CR929折騰了好多年之後,沒準還是發現自己的伊爾-96平台更香。沒錯,俄羅斯的伊爾-96-400M研發工作,幾乎是和我國聯合研發CR929型客機在2017年同步開始的,俄羅斯給二者之間的性能定位比較類似,但是在具體的技術實現路徑上不太一樣。

CR929作為跟我們的合作項目,可以說是一個走國際合作路線的整機研發項目。全機研發和製造中俄合作,關鍵分系統比如航空發動機,液壓系統,客艙設備等走國際採購路線,一方面降低研發成本和製造成本等,一方面便於取證,以打開國際市場。而伊爾-96-400M作為UAC和CR929平行開始的項目,強調俄羅斯的智慧財產權自有,全機重要分系統自主可控,對於FAA取證似乎不是優先項目,對於開拓國際市場也不是很上心,能夠滿足俄航的需要,可以飛一些友好國家的洲際航線,就基本滿足了。

所以,從俄羅斯的新一代寬體飛機研發工作看,俄羅斯從一開始就留足了備份,沒有把所有的寶都壓在CR929身上,而是選擇了國際合作的CR929和全國產伊爾-96-400M兩條腿走路的路線。至於為何最後拋棄了CR929而選伊爾-96-400M,既有我們之前提到的,俄羅斯和中國的客機分級不一樣,俄羅斯在遠程寬體機上的性能要求,應該是更接近於A330neo和A350,而我們則更傾向於研發一個類似於波音787-8的型號,雙方在這一塊談不攏,談不攏就影響到了飛機的盈利能力。

也有俄羅斯自身因素,畢竟在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展開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相當嚴重,這不僅影響到了俄羅斯自己帶有西方設備的民航機隊的運行,還直接影響到了中俄之間在民航飛機領域的國際合作,這種制裁的外延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俄羅斯也更傾向於搞自主可控的飛機。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最後放棄CR929,而是回頭鼓搗自己的伊爾-96-400M的根本因素。事實上從新聞時間線來看,去年六月份俄羅斯就開始放風要加快推進國產寬體機研製,這趨勢已經出來了。

這款新機的性能

既然相比原本打算國際合作的CR929,伊爾-96-400M是俄羅斯全靠自己的本事搓出來的,那麼它這搓機的水平究竟如何呢?結論是不怎麼樣。

其實伊爾-96-400M相比最早的伊爾-96-300/400已經有很大改進了:

一是改進了機體尺寸。伊爾-96-300頗遭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它的機體尺寸有點短,只有55米長,好好的一架寬體飛機,載客能力對標波音767,卻安裝了四個發動機,這經濟性可想而知。因此伊爾-96的後續系列一直在尋思的就是怎麼加長,據說伊爾-96-400M相比最早的伊爾-96-300直接加長了10米多,機體長度達到了65米,是伊爾-96系列中最長的,達到了波音777的一級,典型載客數量也終於可以和A330對標一下了;

二是改進了航電系統。伊爾-96M的客艙還帶有濃厚的蘇維埃鐘錶店的痕跡,中部發動機儀表上方還有諸如地平儀,垂直/側滑速率儀表和發動機綜合儀表等機電式儀表,對於一架上世紀90年代的機型來說這個設計只能說挺復古的。而伊爾-96-400M則使用了綜合電子儀表的設計,駕駛艙內採用中置駕駛盤設計,機長和副駕的各兩個下顯和兩個發動機顯示器十分顯眼,終於進步到了本世紀初主流民航飛機的航電系統水準。

伊爾-96-400M總裝車間

但是,作為一架民航飛機來說,增加了載客量只是一方面,而改進了航電系統也只能說是錦上添花,可以降低飛行員的操作負擔,提高飛機的安全性等,考量民航飛機適用性的最關鍵尺度還是它的經濟性,在這方面毫無疑問伊爾-96-400M差的太遠。根據俄羅斯方面披露的信息,伊爾-96-400M使用的發動機,依然是四台PS-90A1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是一款由索洛維約夫設計局設計的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算是目前俄羅斯能夠拿出來的性能最好的、可供運輸機使用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了。

PS-90A發動機

但它的問題一是設計落後,目前公開消息顯示PS-90A使用的依然還是帶凸肩的鈦合金葉片,這一設計在西方發動機上早已落後,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設計;二是發動機推力比較小,目前公開消息指出的PS-90A1的推力在166kn左右,這個數據比波音-737上裝機的CFM-56-5/7系列大,但是又比典型的雙發寬體機推力小,由於俄羅斯現在拿不出堪用的、經濟性比較好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因此只能拿著PS-90A1這個型號改吧改吧繼續出來湊數,這就很要命了。畢竟這個年頭,哪家航司還敢用四發動機的寬體機,那一準是瘋了。

當然波音747-8和A380系列現在都是四發大飛機,但是這些飛機一是運用場景比較特化,二是載客量遠遠不是伊爾-96-400M能來碰瓷的。在人家都使用雙發寬體機的時候你用四發當寬體機,無論是耗油量還是維護成本還是系統的複雜度都直線上升,誰用這飛機誰虧得底兒掉,這就決定了伊爾-96-400M如果拿到國際上絕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型號。

空客A340

所以,俄羅斯這次首飛成功的伊爾-96-400M型客機,目前比較恰當的觀點,是認為它的性能和上世紀90年代初搞出來的A340型飛機差不多,或者說相當於一個超級版本的A340。作為空客上世紀90年代推出準備用于飛跨洲際遠程航線的機型,A340的設計和商業運用很難說很成功,一共只賣出去300多架,現在還在運用的航司也就三四家。俄羅斯在2023年重新發明一個A340,技術上我們就不說了,商業表現必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空客、波音主流客機對比

但是別忘了我們前面說的,俄羅斯對自己新一代遠程寬體客機的最大技術要求,不是在商業上有多好的表現,而是那四個字,自主可控。換言之這飛機可以說就是給俄航特化的,哪怕賣一架虧一架,只要俄航肯接盤,俄羅斯聯邦肯給相關補貼,那一切都沒有問題,它的研發和運用邏輯就和普通民航飛機的研發和運用邏輯完全不在一個賽道上。所以說伊爾-96-400M之於俄羅斯民航業,真的如UAC的總經理說的那樣,解決了俄羅斯民用航空領域,在型號體系方面,大型寬體飛機型號缺失的問題,但除此之外也就僅此而已了。

在明確了伊爾-96-400M的由來,俄羅斯自己的研製考量,還有商業定位之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這飛機和我們自己的C929根本就是一個是城門樓子,一個是馬路牙子之間的關係。別的不說,從C929的基本設計上就能把伊爾-96-400M這個基於上世紀90年代老型號搞出來的拉皮版給爆的渣都不剩了。當然我們的問題是相比俄羅斯人強調自主可控,我們就強調商業成功,這將會帶來國際合作上的風險。不過,作為一個剛剛開始的項目來講,現在談什麼都太早,未來幾年,還是讓我們共同期待我國國產寬體機C929的出現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e76f1b1de811bb6503c181ee81c3c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