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張AI圖賣出上千件?這屆網友被國風毛衣裙騙慘了

2023-10-10     新榜

原標題:靠一張AI圖賣出上千件?這屆網友被國風毛衣裙騙慘了

作者 | 捲毛

編輯 | 松露

校對 | 月山橘

國風毛衣裙的「受害者」還在持續增加。

賣家秀是新中式設計,毛衣質感柔軟又飄逸,模特仿佛是仙氣飄飄的大小姐,結果買家秀卻成了大小姐的粗使丫頭,顏色、版型、材質等都跟圖片效果差太多。

最近話題「國風毛衣裙的第一批受害者」登上了各大平台熱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3404萬,抖音「國風毛衣」話題下的視頻播放量達1.3億。

在淘寶搜索「國風毛衣裙」顯示有1145件相關寶貝,一周熱度達712.8萬,銷量高的已賣出1000多件。

然而這麼多買家秀就沒幾個和賣家秀沾邊的,抖音穿搭博主「海綿貝貝的小肚腩真可愛」發布了兩條國風毛衣的測評視頻,表示「設計得很好,下次別設計了」,獲得8.6萬次點贊。

圖源:抖音「海綿貝貝的小肚腩真可愛」

明明這些國風毛衣裙看著都挺美的,為什麼一上身就被「打入辛者庫」了呢?

經過網友提醒,有的買家才發現原來這不是什麼真實拍攝的秀場照,而是用AI生成的效果圖,現實中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國風毛衣裙,商家是拿著一張AI圖進行預售生產的。

AIGC在電商行業的應用已經逐漸鋪開,此前我們提到的爆款小綠裙也是AI圖走紅後才開始生產售賣,這次輪到了國風毛衣裙,為什麼很快就出現了翻車?消費者還會為AI服裝買單嗎?

買家秀VS賣家秀,AI國風毛衣裙大翻車

正值秋季服裝上新,秋季穿搭內容關注度上升,加上漢服、國風穿搭本身是當下流行的風格之一,因而國風毛衣裙有了受眾基礎。

據新榜對於「國風毛衣」關鍵詞的監測,從9月初開始,國風毛衣裙的AI圖陸續在小紅書、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走紅,原創出處難以考究,且這些熱門內容大多沒有標註使用了AI技術合成,平台也沒有相關提醒。

較早發布的國風毛衣裙圖文

最出圈的是這條藍色連衣裙配粉絲腰帶,小紅書筆記獲贊超3萬,姐妹們瘋狂心動,都在問哪裡可以買到同款。

與小綠裙不同的是,國風毛衣裙使用了寫實的AI風格模型,更逼真,不熟悉AI圖片的用戶可能無法分辨,比如有人以為這是品牌秀場款,圖片變形是PS導致的。

根據一張圖來做出實體服裝,寫實的AI設計圖比二次元繪畫風格的難度更高,因為設計師可發揮的空間更窄,與設計圖的偏差可能更大。

一些對穿搭有研究的用戶提前預判了貨不對板的問題:「感覺非常挑人」、「要膚白貌美的瘦子才能穿得好看」、「一般毛衣做不出這質感吧」。

實際上,各類身材的女生放出了買家秀,無論是胖還是瘦,上身效果都比較勉強,達不到AI模特仙氣飄飄的樣子。

圖源:抖音「薅樸實Boss(寵粉版)」

據「頭號AI玩家」觀察,淘寶、抖音、小紅書、拼多多等平台上售賣的國風毛衣裙,基本上除了一張AI圖,沒有別的實物圖或細節圖,評價也多是刷的好評。其中我諮詢的6家店鋪都表示圖片是實拍的,一家表示自己是原創設計、工廠直銷,另一家稱從廣東拿貨。

第一批嘗鮮的消費者成了「受害者」,翻車案例引起討論後,更多博主也加入了測評。不過由於預售商品太長時間沒發貨,或者裙子與描述不符被退貨,第二批買家收到了賠款,沒有虧,反而成了「受益者」。

服裝測評博主「泥美(133斤版)」表示自己花了2000多元買了8套國風毛衣,等了20天只收到1套,從頭到尾都踩了雷,但是晚發賠付一單3~5元,凈賺28元。

圖源:抖音「泥美(133斤版)」

服裝設計師「摩登小裁縫」表示這種新中式國風連衣裙看起來款式簡單,但細節做起來有難度,從紗線、打版到成品,預估要改3次以上,目前她的設計快一個月了還沒上架。

國風毛衣裙的AI圖效果其實是可以實現的,不過這過程中需要反覆修改打磨。

而這些售賣國風毛衣裙的帳號似乎是短期內批量打造的,先集中發布AI生成的國風毛衣裙圖文或視頻,然後掛上同款服裝連結或私信用戶發店鋪名,店鋪清一色用了AI圖,標價從60元到300元不等。

服裝設計專業在讀的芊芊告訴我們,如果真的要還原AI圖那種輕盈蓬鬆的毛衣質感,根據她的採購經驗估算,一兩百元是買不到的。

商家用AI以假亂真,涉嫌虛假宣傳?

顯然買家秀與賣家秀的矛盾核心在於圖片與實物差異太大,賣家刻意隱瞞了國風毛衣裙是AI繪圖,很多消費者也沒看出來。

近期微信公眾號、抖音、B站等平台都加強了對AIGC的監管,要求創作者須對含有AI生成內容的視頻進行標籤標註。

《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也強調了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對圖片、視頻等生成內容進行標識。

由於國風毛衣裙的賣家沒有主動在圖文和商品詳情頁標註為AI繪圖,不熟悉AI的用戶誤以為是實拍圖,懷著過高的心理預期下了單,最終只能退貨,變成了「受害者」。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圖中有比較明顯的破綻,比如多了手指,觀眾面目模糊,背景文字不成形,模特面部不自然等等。

但我們不能要求消費者每個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分辨AI圖,這是商家和平台的責任。

商家試圖用AI模特圖以假亂真的行為會影響消費者對商品細節的理性判斷。有消費者就認為只用一張AI圖來賣衣服是欺詐行為,向平台提出了投訴。

那麼在廣告營銷中使用AI圖片會涉嫌虛假宣傳嗎?

據《法治日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孫穎認為,AI模特圖因為不能完全真實展現商品外觀、款式、顏色、花色等客觀情況,必然會涉及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違背了經營者對消費者應當承擔的商品或服務信息全面、真實、準確的義務,甚至有可能涉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按照暫行辦法,商家和平台都需要進行標識來告知消費者,該模特圖或商品圖是由AI生成的,提醒買家其穿著效果與實物的區別,並且要妥善解決好因AI圖導致的消費糾紛。

AI爆款圖可流量變現,但電商落地還不成熟

對於商家或創作者來說,批量產出AI美女穿搭圖片,在內容平台用內容吸引流量、進而通過廣告、付費課程等方式變現是可行的,因為AI繪圖的門檻低,成本低,「頭號AI玩家」日常也會盤點#AI一周熱門內容,供各位玩家參考。

但如果要打通從AI效果圖到後續生產、電商交易的流程,最起碼現在在服裝行業的應用並不成熟。

服務過服裝客戶的AIGC從業者小雪認為,AI圖能火爆一時,但火是一個玄學,背後需要專業的營銷團隊,火了之後供應鏈也要跟上,比做自媒體複雜太多了。ToB客戶不可能長期用這種模式,因為它的商業落地閉環不明顯,變現路徑弱。

與抱著娛樂心態嘗試AI繪畫的用戶不同,品牌、電商賣家會對AI圖的可控性、精準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芊芊告訴我們,她畫一個系列的設計圖大概需要一個星期,先確定服裝系列整體色板和風格,然後畫服裝的廓形,再細化服裝整體造型,配色上色,最後加一下裝飾細節。

設計圖示例

從設計圖到成衣,一般需要經過打版、選布料、縫紉等環節。其中打版是比較重要的一步,設計師要用毛胚布在人台體現自己的設計,用筆作好標記以後,確定服裝有些分散布料的板式,一定要精確,因為測量尺寸有一點不對就會影響最終樣式的效果。

白坯布造型

可見,AI爆款圖做成服裝售賣的不確定性比較大,商家需要在熱度消逝前做出質量過關的實物,如果趕著復刻質量不行,那麼退貨率變高,庫存風險大。這對小商家和沒有服裝電商行業經驗的人來說,利用AI撈快錢是一件比較冒險的事情。

我們現在處於大模型的發展初期,市面上對於垂直行業的調優應用不斷增多,比如有一些面向電商經營的SaaS型生成式AI產品及工具包,可以實現AI模特換衣、AI背景生成、AI營銷文案生成等功能。商家可以利用Al工具獲取靈感、快速生成爆款樣式,進而縮短設計周期與提高產出效率。

這種在實拍的產品圖、模特圖的基礎上,用AI進行再創作,效果相對可控,圖片細節與實拍接近。而像小綠裙、國風毛衣裙這樣從無到有做出來的服裝,AI的創新設計往往難以快速復刻,所以這種生產模式在服裝行業還未成為主流。

AIGC內容創作平台無界AI的研究員方誌豪向「網際網路白話」透露,目前合作客戶的需求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入駐電商平台的中小賣家,有服裝展示需求,也有用於店鋪首頁的封面圖;第二類是像森馬這樣的品牌,已將AI用於工作流;第三類是一些有特別需求的大品牌,比如韓系風,這就需要專門為它訓練垂直大模型。

「服飾類用得最多,尤其是女裝品牌,像是集中在蕭山這塊的服飾電商賣家。」方誌豪坦言,「其實AI的女裝出圖相對來講難度最大,光影、褶皺等,有很多細節。」無界AI目前還在研究「三坑」(漢服、洛麗塔、JK制服),尤其是國風的服飾出圖。

市場是很實際的,正如小雪所說,當AIGC能滿足現有需求的八成,投入產出比可觀,那都不用上熱搜,它會很快在行業里舖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bc4e944fc86c4c8033b554687b190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