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捲毛 阿虎
編輯 | 張潔
AI年度大戲反轉又反轉了,最終贏家是微軟!
上周五剛被OpenAI董事會解僱的Sam Altman,周末回到公司談判,似乎有望重返OpenAI。但剛剛微軟宣布,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及其同事將加入微軟,領導一個新的AI研究團隊。
Sam Altman回復微軟CEO Satya Nadella稱「使命將繼續」。看來微軟的股價能穩住了,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評論說「2028:宣布Sam Altman為微軟新任CEO」。
OpenAI這邊,據The Information最新消息,董事會主席Ilya Sutskever稱,Sam Altman將不會再擔任OpenAI的CEO,Twitch聯合創始人Emmett Shear將接任臨時CEO。
Emmett Shear在個人帳號上更新了簡介「Incoming CEO @OpenAI | Prev @Twitch」,今年3月,他辭去了亞馬遜公司旗下遊戲流媒體網站Twitch的CEO一職,現在他興奮地宣布自己將在2024年夏天加入OpenAl,擔任CEO。
事情發展得太快了,前一秒OpenAI CTO Mira Murati剛被任命為臨時CEO,她還在努力讓Sam Altman回歸,結果董事會不顧眾人反對,已經從外部找來了新的人選接替,3天換3個CEO。
剛剛過去的周末,OpenAI董事會似乎迫於壓力開始與Sam Altman討論重返公司的事宜,Sam Altman來到公司總部與高管們會面談判,我們都在等待「王者歸來」,但萬萬沒想到劇情出現了新的高潮。
Sam Altman在X上發布的照片中,他佩戴著OpenAI訪客通行證,稱自己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佩戴這些」。
他的神情看起來十分複雜,作為創始人,在短短48小時後竟然變成了自己公司的訪客,而外界多是支持他回歸的聲音。
在評論區,有的放出了第三人視角的照片;有的激動地歡迎他回來,壓力給到董事會;有的表示自己剛取消了ChatGPT Plus訂閱,如果Sam回歸將重新續訂。
還有人推測背後是「金主爸爸」微軟在發揮作用。實際上,微軟、Tiger Globa、紅杉資本等主要投資者的確與Sam Altman保持著密切聯絡,有意推動OpenAI董事會恢復其職位,微軟更是大手一揮,最終將這些被動或主動離職的大將全都收入囊中。
據外媒報道,Sam Altman回歸的一大條件是要求現有董事會下台,董事們雖然原則上同意辭職,但未正式執行,說要評估新董事的人選,現在看來OpenAI仍由董事會牢牢掌控。
OpenAI首席戰略官Jason Kwon曾在周六晚告訴員工,OpenAI對能夠挽回Sam Altman、Greg Brockman以及其他跟著離職的關鍵員工感到「樂觀」。結果與之相反,OpenAI的離職潮恐怕會繼續擴大。
這是屬於Sam Altman的魔幻周末,也是OpenAI歷史性的轉折點,整個AI行業都在關注著事件走向,AGI的領頭羊會從OpenAI變成微軟嗎?
48小時,Sam Altman的魔幻周末
OpenAI到底怎麼了?「頭號AI玩家」結合多方報道梳理了關鍵時間線——
製圖:Weddy
OpenAI在上周五(北京時間11月18日凌晨)扔出一枚驚天炸彈,以嚴厲的措辭宣布解僱CEO Sam Altman,原因是發現他「在與董事的溝通中始終不坦誠」,並任命公司CTO Mira Murati為臨時CEO。
OpenAI總裁、董事會主席Greg Brockman也被除名,而四小時後,他在「X」上宣告辭職,說自己和Sam對董事會的行為感到「震驚和悲傷」,他們毫無徵兆地在線上會議中被下台了。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周五上午,Sam Altman一直在與包括晶片設計公司Arm在內的半導體高管討論設計新晶片的事宜,這些晶片將降低OpenAI等大模型公司的成本。
據Greg Brockman的說法,矛頭指向了OpenAI董事會主席Ilya Sutskever。
他提前與董事會通氣,分別邀請兩人參會,突然在午間下達了通知,轉身對外公布了人事變動,就連微軟也僅在公告發布前才得到消息。
這是一場有備而來的偷襲,OpenAI員工稱之為「政變」。
Sam Altman一面表示感謝OpenAI的團隊夥伴們,一面第一時間對助理說「wtf」。
除了震驚,很快OpenAI的其他成員用腳表達了立場,大量員工團結在Sam Altman周圍,投資者也公開表明支持他的下一步行動。
要知道,Sam Altman曾擔任YC總裁,創立OpenAI後更被視為「矽谷新王」,Greg Brockman則在OpenAI領導了多個重要項目,在他們的號召下,重新組建一家AI公司並非難事。
或許是受到員工和主要投資者的施壓,OpenAI董事會第二天就開始與Sam Altman談判,希望他重新回來擔任CEO。
由於OpenAI特殊的組織架構,Sam Altman不占有任何股份。
目前AI商業化的進程也受制於非盈利機構的使命,可以說董事會在整個結構中對公司擁有最高的控制權。
因此,有報道稱Sam Altman在談判中提出了條件。
如果回歸,他希望能對董事會進行重大的治理變革,包括解僱他的董事會成員必須辭職。否則,他將繼續計劃推出一家新的AI公司。
原本談判的截止時間被曝是到太平洋時間11月18日下午5點,但雙方未宣布達成協議。
按照這樣的節奏,Sam Altman回到OpenAI似乎是遲早的事。
就像1985年,蘋果公司解僱了Steve Jobs。12年後,他重返蘋果。
2023年,OpenAI解僱了Sam Altman。48小時後,他回來了。
然而,這只是短暫的回歸。
11月19日晚上,Ilya Sutskever告訴員工,Sam Altman將不會回到OpenAI了,經過董事會以及其餘領導和投資者的談判,Twitch前高管Emmett Shear將接任臨時CEO一職。
據The Information,Ilya Sutskever一直擔心OpenAI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該技術可能會被濫用或演變成公司無法控制的東西。
他和Sam Altman之間關於公司開發新人工智慧的方向及其遵守安全措施的分歧,在這次徹底爆發了。
理想化的組織結構露出了巨大破綻,OpenAI的核心團隊首先受到重創。
戲劇性的橋段還未結束,緊接著OpenAI第三位CEO的消息透露,Sam Altman的去向也最終落定:微軟CEO Satya Nadella再次向他伸手合作,而微軟與OpenAI的合作關係仍將繼續。
數十名員工退出,競爭對手趁機挖人
隨著Sam Altman與董事會談判破裂,有媒體稱這將引發OpenAI新一輪離職潮。
據Information報道,在Ilya Sutskever表示Altman不會回來後,數十名OpenAI員工表示也將離開公司。
他們提到,如果Altman決定離開並創辦一家新公司,他們肯定會和他一起走。
此前Greg Brockman也在X上主動請辭,三位高級研究員Jakob Pachocki、Aleksander Madry和Szymon Sidor也紛紛提出離職。
這些核心員工曾在X上轉發Altman的推文並「比心」支持,包括臨時接任CEO的Mira Murati。
據The Verge報道,這一行動是為了向董事會發出信號,讓他們離開OpenAI,追隨Sam Altman。
人才是AI科技進步的關鍵,Altman的離開註定了OpenAI將面臨大量的人才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聯創和高管相繼離職,此前OpenAI員工持股的出售計劃也因此懸而未決。據The Verge報道,該計劃原本將使OpenAI的帳麵價值達到約860億美元。
不過,這邊Altman剛「被開除」,一些競爭對手也趁機開始挖人。
據Information報道,初創公司Adept和Cohere開始招聘OpenAI員工。谷歌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甚至收到了OpenAI員工投遞的簡歷。
據了解,Adept是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該公司在Altman被開除後聯繫了多名OpenAI工程師和科學家。
Cohere聯合創始人Aidan Gomez發布了招聘連結,表示「機器學習技術人員」的職位空缺。
另外,Anthropic在領英上發布了一則招聘啟示,表示正在尋找多名技術項目主管。
代碼創作平台Replit創始人兼CEO Amjad Masad同樣發布了相應的招聘連結。
有網友在評論區調侃,「從開放式人工智慧(OpenAI)變成了開放式工作崗位(Open to work)」。
就在不久前,OpenAI以1000萬美元天價年薪挖角谷歌,部分員工就是從谷歌、Meta等大型科技企業挖來的。可以說,Altman在人才招聘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有不少媒體猜測,大批員工的流失可能會對未來OpenAI的發展造成阻礙,甚至對AI領域發展方向產生重大影響。
AGI有可能在微軟內部誕生?
Sam Altman轉身加入微軟,有人說這下微軟擁有的OpenAI股份比OpenAI還要多了。
納德拉稱,微軟是OpenAI最大的支持者和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這一合作也幫助微軟成功搶占了生成式AI賽道。
據華爾街日報,微軟已經向OpenAI投入超過110億美元,包括開發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慧模型。
很顯然,一旦Altman離開,對微軟而言將是核心技術的流失,或對微軟的產品和服務產生重創。
有知情人士稱,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一直在協助討論Altman回歸的事宜。如果Altman無法回歸OpenAI,微軟也將考慮投資Altman的新企業。
如今看來,直接讓Sam Altman從乙方晉升為甲方,這一動態也被視為微軟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戰略布局。微軟也表示,他們將為Altman、Brockman及其團隊提供必要的技術和人才資源。
那麼AGI的長遠目標有沒有可能在微軟的推動下實現呢?還是說OpenAI內部已經接近AGI了?
根據之前OpenAI官方公布的情況來看,微軟從一開始就將AGI技術和公司控制權交給了「OpenAI Nonprofit」。
對於微軟這一舉動,英偉達AI科學家Jim Fan評價為「4D象棋大師的一步棋」。
他認為,微軟作為盈利性科技企業,擁有成熟的法律架構,這種結構是否有利於AGI尚存爭議。
不過,Jim Fan同樣預測,微軟現在擁有了超能力,能夠動態平衡兩大AI巨頭,未來會將GPT技術深度整合到Teams、Office、Windows等產品中。
如果說未來十年內,可能會出現智商超過人類的AI系統,那麼微軟很有可能會成為推動其誕生的重要力量。
無論如何,微軟吸納Sam Altman的這一舉動,為這60小時的風波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而紛爭過後的OpenAI,可以預見會在安全性問題上堅守底線,由Ilya Sutskever帶領的「超級對齊」團隊,會加速探索引導和操控「超智能」AI系統的新方法,用AI來更好地監督AI。
OpenAI官網關於「超級對齊」公告
至於OpenAI執意要開除Sam Altman的具體原因,真的只是與董事會溝通不暢嗎?正如馬斯克所說,如果事關AI安全,應該向公眾解釋清楚。
動盪中的OpenAI有可能是AI失控的前兆,AI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我們正在經歷AI行業的巨變,上下游的從業者會因此受到怎樣的影響?歡迎加入2024新榜大會參與更多討論,1月23日-24日,我們北京見!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breaking-sam-altman-will-not-return-as-ceo-of-openai
2.https://www.theverge.com/2023/11/18/23967199/breaking-openai-board-in-discussions-with-sam-altman-to-return-as-ceo
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1-19/openai-negotiations-to-reinstate-altman-hit-snag-over-board-role
4.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execs-invite-altman-brockman-to-headquarters-in-push-to-reinstate-them?rc=kywt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