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觀天下丨「雙向奔赴」的旅遊熱潮見證中國節日的世界流量

2024-10-10     中國經濟時報

受益於免簽政策和全球航班運力復甦的雙重利好,中國遊客與外國遊客實現了「雙向奔赴」,也為各國旅遊業發展輸送了「真金白銀」。展望未來,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出入境旅遊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趙姍

國慶黃金周再掀博物館熱,「幾秒就約滿」「錯峰出行成中國黃金周新趨勢」「遊戲《黑神話:悟空》帶火山西景區」「中國黃金周體育賽事點燃民眾熱情和旅行熱潮」……每年中國人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出行與消費都會成為國際輿論熱議的話題。

受益於免簽政策和全球航班運力復甦的雙重利好,多家旅遊平台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中國出境游依然火爆,入境游增速則高於出境游,更加令人矚目。中國遊客與外國遊客實現了「雙向奔赴」。

剛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期間,中國民眾出境游持續升溫:假期前三天,上海浦東、虹橋口岸出境內地居民人數超12.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45.5%;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遊客感嘆候機隊伍「數不清轉了幾個彎」。入境游數據也格外亮眼:相關平台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入境游訂單數同比上漲60%……

其實,自今年以來,我國出入境人流已有明顯復甦。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的為854.2萬人次,同比增長190.1%。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雙向奔赴」的背後是越來越便利的出入境措施。去年12月,中國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試行免簽政策。此後,越來越多的國家被中國納入免簽名單。今年3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增加布設外幣兌換業務網點和外卡刷卡設備,提升入境遊客支付便利度。今年7月,商務部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便利境外人員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便利境外人員住宿登記,改善境外人員住宿體驗。就在國慶節前夕,中國決定進一步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對葡萄牙、希臘、賽普勒斯、斯洛維尼亞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同時,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無感通關、便捷支付、國際化消費場景更加普及。

以移動支付為例,三亞已布局具備境外銀行卡受理功能的POS設備1萬餘部,北京推進四星級以上酒店、4A級以上旅遊景區均可實現外卡POS機刷卡、發放「零錢包」60.8萬個,青島設立6個外國銀行卡支付示範點、協調5700多家商戶接受外國銀行卡支付……

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入境旅遊高質量發展報告》中還提到,今年以來,優質的旅遊資源和傳統文化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遊客的青睞。比如,去哪兒平台大數據顯示,今年黃金周博物館旅遊熱度環比上漲263%。「博物館熱」延續,全國多地博物館爆滿。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博物館也是人山人海。

中國黃金周體育賽事也點燃了民眾的熱情,將體育、文化和旅遊無縫地結合成一種令人著迷的體驗。比如,位於北京的國家網球中心舉行了2024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熱情的球迷被吸引;在北京首鋼園,觀看2024年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的球迷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在上海,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上演精彩的高速動作……

人來人往傳遞著節慶的喜悅,也為各國旅遊業發展輸送了「真金白銀」。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遊客海外消費金額達1965億美元,再度成為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外國遊客大規模來華的經濟效益也在顯現,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顯示,來華旅遊外國人日均消費3459元人民幣,預計直接拉動消費超1000億元人民幣。今年前7個月,1725.4萬人次外國人來華,同比增長129.9%。

展望未來,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出入境旅遊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中國節日的世界流量正成為中國融入世界、世界擁抱中國的生動寫照。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陳 波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1cc6fb03fdcff87906997adfc1eed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