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吐奶這樣的事情,媽媽們遇到都會有些擔心,別管寶寶是吐兩口奶,還是把吃進去的奶全都吐出來,那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解決呢?怎麼做不會給寶寶健康帶來損害?能彌補吐奶後的影響呢?這也是寶媽們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其實對於新生兒吐奶這樣的事情,寶媽們首先做到不擔心,其次冷靜處理,不擔心是因為寶寶吐奶雖然比較嚇人,但卻是正常現象,很多寶寶都會這樣的,而冷靜處理就是為了更好的改善寶寶吐奶的症狀。至於究竟怎麼辦,我們還是來看一位媽媽教科書般的做法吧!
新生兒吐奶後,寶媽教科書般的做法,連醫生都點頭肯定,值得學習
1、30分鐘後喂水
寶寶大概是兩個月左右,李媽媽一次喂奶就遇到了寶寶吐奶的情況,剛看到寶寶吐奶的時候,李媽媽心裡也是一咯噔,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是李媽媽卻沒有因為擔心而慌裡慌張的,而是擦拭了寶寶嘴上、衣服上的奶漬,過了30分鐘後又給寶寶喂了點水喝。雖然李媽媽也沒有什麼育兒的經驗,但李媽媽在孕期里沒少查閱資料,這也為李媽媽輕鬆帶娃打下了基礎。
李媽媽這樣的做法有什麼講究嗎?很多寶媽遇到寶寶吐奶的情況時,都是特別慌張的,或許會給寶寶喝點水,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寶寶舒服一點,緩解下剛才的驚嚇,媽媽們有所不知,寶寶剛吐過奶立刻喝水,就容易出現二次吐奶的現象,這也會給寶寶的身體再次帶來影響,所以應該過了30分鐘之後再喂水,這樣就比較合適了!
2、喂平時一半的奶
在給寶寶喂過水之後,李媽媽發現寶寶要喝奶,一般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該犯愁了,是喂寶寶還是不喂寶寶?李媽媽遇到這樣的問題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就喂寶寶吃奶,但喂的奶量是平時的一半。
為什麼喂寶寶吃奶的量是平時的一半呢?這其實就是為了預防寶寶二次吐奶字做的改變,一些媽媽可能覺得寶寶吃的越多越好,能吃就得喂,但那樣的喂奶方式很容易讓寶寶繼續吐奶。
遇到寶寶吐奶的情況,大家就要像李媽媽一樣,雖然擔心但是並不緊張,用教科書般的做法應對問題,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就連做醫生的大表姐都對李媽媽這種做法點頭肯定。對於吐奶的寶寶,媽媽也要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這樣能更好的避免寶寶吐奶!
1、寶寶豎立起來拍背
寶寶吃奶後,不等寶寶吐奶媽媽就要把寶寶豎立起來,就是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是豎立的姿勢,然後用手輕輕的拍寶寶的後背,這是通過拍背的方式讓寶寶吃奶時吸進去的空氣排出來,從而達到不吐奶的效果。也許很多媽媽知道用這個方式解決寶寶吐奶的情況,但都不知道具體的做法,寶媽在學習之後就要注意給寶寶拍背!
2、喂奶後儘量右側位睡
喂奶後寶寶很容易睏覺,把寶寶放在床上的時候一定不要立刻仰臥睡姿,儘量是右側位睡姿,這樣的睡姿有利於奶流向小腸,從而達到幫助寶寶消化的作用。有很多寶寶吐奶,其實都和媽媽放寶寶的姿勢有關係,比如立刻仰臥睡姿,寶寶就很容易吐奶或者溢奶,這種情況是可以解決的!
3、喂奶時頭部抬高
寶寶有過吐奶的情況,媽媽再次喂奶的時候就要注意寶寶頭部的位置,儘量抬高一點,這樣能讓寶寶更好的吃奶,預防吃奶後立刻溢奶或吐奶的情況發生,如果寶寶頭部抬高還是吐奶,那就要注意拍背、睡姿了,一般來說和寶寶吃太多奶也有關係!
4、喂奶時輕拍寶寶的後背
寶寶吃奶的時候,除了抬高寶寶的頭部之外,還應該輕輕的拍寶寶的後背,這個動作是可以排出寶寶吃奶時吸進來的空氣,從而達到預防寶寶吃奶後立刻吐奶的情況發生!雖然這個行為利於寶寶的吸收,預防吐奶,但是寶媽在拍的時候一定不要用力!
5、嘴巴完全裹住奶頭,不留縫隙
寶寶吐奶,很大的原因就是嘴巴沒有完全裹住奶頭留了縫隙,寶媽在喂奶的時候儘量讓寶寶嘴巴完全裹住奶頭,不要留下縫隙,以免進入空氣之後吐奶!寶寶吃奶瓶的時候也一樣,儘量完全裹住奶瓶,不要在吃奶的時候吸入空氣!
寶媽做到這些,那就能預防和改善寶寶吐奶的情況,無論是寶寶吐過奶還是沒吐過奶,都得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儘量抬高頭部、輕輕拍拍後背,如果寶寶吃奶時嘴巴完全裹住了奶嘴,那就不需要在吃奶的時候拍背,另外,寶寶吃奶後也應該豎立寶寶及時拍嗝,這樣也可以預防寶寶吐奶的情況發生!
另外,對於李媽媽遇到寶寶吐奶的所作所為,媽媽們是應該學生的,要學習的不一定是她的做法,但是她的冷靜是一定要學習的,護理新生兒毛手毛腳、著急忙慌是大忌,所以寶媽們遇到類似吐奶的情況,都需要冷靜處理,這樣才能做出利於寶寶健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