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債,女兒是福」,這幾點做好了,生兒不比生女差

2019-06-21     科學育兒護理說

記得上次看到一個視頻,兩位年輕爸爸在一塊吃飯,一位吃著龍蝦,一位啃著饅頭,一問才知道,原來每天山珍海味的爸爸有兩個女兒,每天粗茶淡飯的爸爸有兩個兒子,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也反映出了現在社會中確實存在的這麼一種現象,就是生兒子的壓力比較大,因為要給兒子買房買車娶媳婦,越是發達的城市壓力就越大,很多家庭攢了一輩子的錢只夠給自己的兒子付一個首付,所以很多家庭現在都不願意要兒子了,畢竟思想解放了,人們也很少有兒子傳宗接代的意識了。

於是網上出現了一種「歪風邪氣」:過分的鼓吹女兒有多麼好,養兒子有多麼差,也就是所謂的「兒子是債,女兒是福」,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編覺得不盡然,因為這個時代給男性的壓力太大,所以兒子自己的生活都已經很是艱難,兒子給父母的和女兒給父母的相較來說就比較不起眼,但並不是說兒子沒孝心。記得一個評論說的很好「兒子再怎麼樣,也會和老兩口住一塊,照顧老兩口的起居,給老兩口養老,而父母去女兒家裡住一年試試?」。雖說這話有一些偏激,但是也說明了兒子有兒子的好處。

我認為,孩子好不好,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的教育,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夠做到下面這幾點的話,那麼我相信,無論是兒子或者女兒,都是一樣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是哪幾點吧!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啃老族」,「月光族」的出現,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孩子直到長大,都沒有獨立的意識,俗話說三歲看大,孩子幼年的教育直接決定了他長大後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尤其是兒子,如果沒有獨立意識,那麼是很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的。家長想要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可以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生活中一些簡單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做,例如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自己把自己的作業完成等等,這些小事看起來不起眼,但其實能夠讓孩子內心有一種很多事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成就感,對他的未來很有幫助。

2、感恩的心:百善孝為先,感恩的心其實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孝心,父母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生他養他是自己的責任,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也要給與相應的回報,父母不是必須要給孩子買房買車的,自己的人生應當自己奮鬥,那麼光靠言傳是沒用的,還要身教,也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叫做感恩,家長也要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讓孩子有樣學樣。

3、有一技之長:一招鮮吃遍天,如果孩子能夠有自己的一項本領,那麼無須父母多照顧,孩子也能夠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點很多家長心裡是明白的,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到了興趣培訓班,想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當然也有些家長比較保守,讓孩子好好學習,無論是哪一種,只要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那麼未來都無需父母過多的擔憂,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孩子長大後自己難以買起房,全得靠長輩。

4、理性寵愛:有些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孩子什麼事都無條件包容,這也造成了層出不窮的熊孩子事件,有些家長自己沒時間,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但是有時候爺爺奶奶的教育水平跟不上,很容易對孩子溺愛,覺得自己孫子怎麼都是對的,這樣對孩子的發育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以前是重男輕女,現在倒反過來了,不過還是希望各位家長都能夠擺正心態,相信只要我們做家長的能夠耐著性子對孩子進行教導,那麼我們的小天使們絕對不會讓我們失望,孩子的童年十分重要,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樣適用,我們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孩子也會是一個非常棒的學生!子不教父之過,兒子好不好,全看老爹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PkTKmwBmyVoG_1ZX8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