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憑什麼是廣東?

2022-03-29     美食導報

原標題:預製菜,憑什麼是廣東?

3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官網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廣東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下稱《十條措施》),提出一系列創新亮點措施,全面開啟預製菜產業發展新局面。

《十條措施》立足廣東省實際,從產業競爭力、質量安全監管、品牌影響、要素保障四個方面,提出了廣東預製菜產業迫切需要的10條支持措施,包括以下10個方面:

向上滑動閱覽

01 建設預製菜聯合研發平台

02 構建預製菜質量安全監管規範體系

03 壯大預製菜產業集群

04 培育預製菜示範企業

05 培養預製菜產業人才

06 推動預製菜倉儲冷鏈物流建設

07 拓寬預製菜品牌營銷渠道

08 推動預製菜走向國際市場

09 加大財政金融保險支持力度

10 建設廣東預製菜文化科普高地

壯大預製菜產業集群

發展預製菜產業,是廣東省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背景下擁抱國際市場、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

《十條措施》中指出,為了壯大預製菜產業集群,廣東將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按「一核一帶一區」分區謀劃布局建設一批預製菜產業園,將其納入第二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及我省發展現代農業與食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範疇,予以重點扶持培育,力爭建設若干個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製菜產業園,形成預製菜產業集聚效應

前不久,2021 中國預製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出爐,廣東由原來的第五名躍居第一。「 食在廣東」 這張飲食文化名片,也因為預製菜的快速發展有了新的內涵。面對火速出圈的預製菜產業,廣東具有何種優勢,才能快速突圍呢?

產自高要的預製菜品。

廣東產品多,食材品類豐富。廣東水產品、特色果蔬、南藥等產量排在全國前列,可為預製菜提供豐富齊全的食材。

此外,廣東精製的食用植物油、醬油、冷凍飲品、飲料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東莞麻涌糧油、潮汕休閒食品、新會陳皮等廣東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發展,製成具有深厚南粵文化內涵的預製菜,培育了消費者的品牌認可度和忠誠度。

有餐飲人士表示,廣東發展預製菜產業還有技術的優勢。據新華網報道,廣東通過研發科技支持、質量安全、裝備配套三大工程,提升冷鏈儲運等核心技術,形成了縝密的技術系統;組建預製菜先鋒隊,涉及產業各環節,打造行業圈層;在央廚建設、菜品開發、食品安全等領域形成了政府、科研、企業多元共謀的生態圈。

規劃建立中的高要預製菜產業園。

目前,「魚米之鄉」肇慶高要正建設總規劃用地面積達7000畝的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製菜產業園,包括預製菜數字化生產集聚中心等「八大中心」和預製菜加工區等「六大功能區」。

《十條措施》也「點題」湛江,指出要「推動打造湛江水產預製菜美食之都」。據悉,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農產品資源,尤其是水產資源位居全省前列,恆興、國聯、正大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預製菜龍頭企業,擁有較為完整的產品生產線。

《十條措施》中指出,將在廣東多個地區建立預製菜產業區。

針對此次《十條措施》中公布的將在廣東多個地區建立預製菜產業區的消息,有餐飲人士分析道:「湛江、茂名有港口,水產品資源豐富;南沙是貿易港口,很多餐飲基地都在那邊,例如九毛九;順德是水鄉,廚師資源豐富,可以開發更多菜式;江門有很多華僑,做預製菜的話有僑鄉優勢;梅州、河源、惠州是客家菜的基地,預製菜的種類肯定也少不了客家菜;潮汕人遍布全世界,在潮州建立預製菜產業區,也有助於潮菜預製菜的發展。」

《十條措施》中還表示,將建設預製菜聯合研發平台,充分發揮省農產品加工服務產業園牽頭作用,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預製菜相關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及行業協會共同建立預製菜聯合研發平台。加大預製菜產業研發的政策支持,力爭在3年內建成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預製菜全產業鏈研發平台

預製菜佛跳牆。

培養預製菜產業人才

《十條措施》中提出,把預製菜產業人才培養納入「粵菜師傅」工程,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和普通高校增設相關專業課程,推進預製菜「產學研」基地建設。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院長王琴在採訪中表示,今年仲愷準備設立「食品營養與健康」的新專業,為預製菜的發展儲備人才,同時也會根據產業的需求增加預製菜相關的選修課程。

據悉,廣東省將依託省「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與評價聯盟,發揮粵菜餐飲企業、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組織開展預製菜生產、電商直播、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產業發展相關職業(工種)技能人才培訓和職業技能評價,大力培養預製菜相關人才。

預製菜咖喱蝦。

在《十條措施》中也重點提到,鼓勵「粵菜師傅」星級名廚參與開發推廣預製菜品。有「南粵廚王」之稱的陳國勛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 對廚師而言,未來從事預製菜研發是不錯的發展方向。的確,預製菜作為工藝技術進步的一種體現,除了冷鏈物流、包裝生產等技術問題,菜品的研發仍離不開廚師的功勞。

在湛江,已經推出「預製菜+粵菜師傅」強強聯合的項目,由廣東恆興與御唐府聯合打造。御唐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粵菜師傅的加入,能為粵式預製菜插上美味的翅膀。恆興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和御唐府合作引入粵菜師傅,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全產業鏈優勢和粵菜師傅專業研發優勢,共同致力於推廣粵式預製菜。」

廣東將著力打造預製菜標準體系

預製菜產業極為火爆,但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已成為行業痛點所在。廣東推出的《十條措施》是國內首個省級預製菜產業政策,說明火爆的預製菜行業正在逐步獲得政府的認可與支持,有望實現健康規範有序發展。

商超里銷售的預製菜品。

《十條措施》中提出將構建預製菜質量安全監管規範體系,逐步制定完善預製菜從田頭到餐桌系列標準,形成具有大灣區特色的預製菜產業標準體系,推進預製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同時培育一批涵蓋生產、冷鏈、倉儲、流通、營銷、進出口以及裝備生產等環節的預製菜示範企業,重點扶持以「菜籃子」產品預加工為核心,牽引上游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下游餐飲以及配套製造業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廣東預製菜企業發展壯大,培育廣東預製菜十強百優企業,力爭五年內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製菜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充分發揮其在新發展格局中促消費、穩增長的重要作用。

文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吳澤銀

圖 | 來源於網絡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融媒體編輯 小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4d89f70bafe9bd604ca398d1b7e2f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