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5家:李曙白、遼寧山子、劉合軍、陸岸、阮憲銑

2020-01-05     原鄉書院

本期目錄

李曙白:南方以南

遼寧山子:牆頭草

劉合軍:魂在塵埃

陸岸: 真 相

阮憲銑:夏天想雪

李曙白:南方以南

向南走 鷹的飛程越來越低

你能夠看到的屋脊

厚厚的積塵覆蓋炊煙和一蓬瓦楞草

殘存的綠

向南走 一片沙漠之後

生命的誤區依舊荒涼

乾涸的河流像一道淺淺的劃痕

一隻水罐保持著取水時的傾斜

向南走 一匹馬的嘶鳴開始頻繁

在曠茫的沉寂中 一聲 緊接著又是一聲

刻意製造出

馬與馬遙相呼應的的迴響

李曙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民刊《詩建設》雜誌社社長。江蘇如皋人。1968年起插隊農村8年,1977年參加「文革」後第一屆高考,入讀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後留校至今。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已出版詩集《穿過雨季》《大野》《夜行列車》《沉默與智慧》等。現居杭州。

遼寧山子:牆頭草

爬上那麼高的土牆

一根草除了需要用盡

生命里的所有力氣

還得感謝一場風

並且還要在一場大風中

牢牢站穩腳跟

站在牆頭上

被風吹時,會彎腰

會俯身,低首向人間

百年古城牆

草綠草黃,白雪覆蓋

春發秋枯,延續百年

在鄉下老家

經常可以見到,草站在

牆頭上,甚至站在屋頂上

它們把露珠眼睛一樣高高舉起

向遠方久久眺望

望向荒蕪的人間

遼寧山子,原名孫志新,五八年生人,現住瀋陽。有作品發於《詩刊》、《詩潮》、《人民日報》、《中國詩人》、《遼河》、《湛江文學》等海內外報刊雜誌。《詩人樣本》常務主編、《新詩歌》執行主編、《世界華語詩歌高地》副主編、《當代詩歌在線》副總編輯等。

劉合軍:魂在塵埃

四月風拉滿弦,發五月箭

裕洲河揣滿洪流

陰雨南方無法擱置,反覆擦洗

一塊喘息的石頭,打磨時光隱退的紋路

帶走春天艷麗的謎語

我,仍然蜷縮在窗梁之下

用月華之光

拯救眼前昏暗,在空蕩房子裡

再也找不出一個發光的器物

身上磷火

要等到,身體腐爛

劉合軍,祖籍江西省萍鄉市,現居珠海市。自由寫作者,詩壇周刊社長兼總編,中華漢詩聯盟副會長,著《紅塵四季》《葉落無聲》《外來客》《街燈》詩集四部,主編詩集《詩壇-2018》《詩壇-2019》部分作品發表在國內外報刊雜誌與網絡文學平台。

陸岸: 真 相

刺忘我地沉浸在血肉里

細微的枝條伸展開來

扎進滋潤她們的泥土

生長的途徑銳利、深藏肺腑

這些辛苦忍受彎曲又挺直脊樑的物質

在某些角度

排列得整齊有序

那些卑微的尖端近乎穿透了層層的鱗甲

誰感到了芒刺在背的力量

奮力在沉默的水中遊行

像刺深陷在喉嚨里掙扎一樣

這些隱秘又剔透的真相

魚和魚疼痛得說不出話來

水面上只蕩漾了一朵朵刺透平靜的浪花

陸岸,浙江桐鄉人。2017年習詩。作品散見於《詩刊》《詩潮》《揚子江詩刊》《浙江詩人》等刊,主編並出版詩集《無見地》(合集)。入選《70』後中國漢詩年選2018卷》《安徽詩歌2018年優秀作品選》等選本。

阮憲銑:夏天想雪

天氣熱得不行的時候

我就特別想雪

大朵大朵的冬天

厚厚地覆蓋在所有的日子之上

潔白 冷艷和寧靜

淹沒炎熱讓我痛苦的表情

瞬間我靜若處子

想不到過去的寒冷

如此熨貼今天的心靈

純潔冰涼的刀鋒一點一點

逼近我的內心

我恐懼 雪花如玻璃般脆弱的凋零

象雪人 象枝頭倒掛的冰凌

我以冰箱 空調等方式

象種菜一樣反季節培育我嚮往的花朵

紛紛揚揚 降低自己的體溫

但外面的天氣畢竟太熱

回首的剎那積雪就離我而去

流下一地雪的淚痕

我特別想雪

尤其天氣熱得不行的時候

阮憲銑,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喜歡讀詩寫詩,詩歌散見《詩刊》《詩選刊》《中國詩歌》《福建文學》等,出版詩集《站在時間的枝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1yXdW8BMH2_cNUgoT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