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抗疫」,夾帶著不少「私貨」| 汽車產經

2020-04-10     汽車產經

表面上重啟工廠生產呼吸機,實際上產線升級、Model Y交付、推進大電池項目、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本上市……馬斯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文| 趙玲偉

因為疫情原因,讓本就蕭條的車市雪上加霜。也是這種岌岌可危的大環境,把此時還能保持增長的車企襯托得格外招搖。

美國工廠被迫停工,不能造車的馬斯克依舊閒不住,最近關於特斯拉的消息出奇的多。令人意外的是,在企業動向主要集中在關廠、裁員的同時,特斯拉Q1的交付量還保持住了不錯的成績。

從特斯拉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產量和交付量來看,這一季度特斯拉生產了近10.3萬輛電動車,交付量約8.84萬。作為特斯拉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第一季度,當天其盤後股價應聲上漲18%。

或許傳統車企已經不想再問特斯拉這是怎麼做到的了,即使知道了前者也未必會付諸實踐,即使實踐了,也不一定得到好的結果。

不得不承認,特斯拉的招數很難複製。

1 特斯拉幾乎沒有真正關閉過工廠

3月18日起,美國車企三巨頭福特、通用和FCA宣布北美工廠停產,又因疫情情況遲遲不見好轉,復產日期已難以預測。據CAR預測,在消費者停止購買新車的每7天中,美國將損失大約94400個工作崗位和73億美元的收入。

相比於傳統車企,再看看特斯拉的拖延操作。3月16日,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因疫情發布了「就地避難令」,採取「封城」措施,而特斯拉卻開始了與政府指令的「鬥爭」,堅持不關廠,畢竟這是它在美國的唯一一座汽車組裝工廠,也是為全球供給除了Model 3和Model Y以外車型的唯一一家工廠。

為此,馬斯克還特別發了一封郵件,表示員工可以不到崗,但他自己會堅持上班。

直到3月19日下午,特斯拉才宣布將於3月23日後(也就是3月24日開始)暫停該工廠的生產。但在3月22日舉行的一場網絡會議上,特斯拉還一度推翻了關廠的決定,顯然這已經是不理智的行為了,迫於疫情壓力,最終特斯拉不得不關閉工廠。

同時,特斯拉還暫停其位於紐約州的太陽能電池工廠的大部分運營。隨後,與松下合作運營的內華達州電池工廠也宣布關閉14天,並裁員75%。不過在2月底,松下已經宣布終止了與特斯拉的合資合作,該工廠的松下員工也在有序撤離。

而在3月20日,關廠2天後的通用汽車與西雅圖醫療用品公司Ventec Life Systems宣布合作解決疫情期間的呼吸機短缺問題。

美國疫情日漸嚴重,3月22日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點名特斯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三家車企儘快生產呼吸機。

於是,3月24日,福特與3M、GE Healthcare等公司達成合作,工廠轉產呼吸機、口罩等防疫物資;動盪中的FCA也表示會很快生產口罩。

3月26日,關廠三天後,馬斯克發布推特表示將重啟紐約超級工廠,對工廠和生產線進行改造後,將為紐約州新冠肺炎患者生產呼吸機設備。

在通用和福特暗暗較勁做出第一台呼吸機時,4月6日,使用Model 3零件拼湊出的呼吸機交付消息飛了滿天,在特斯拉展示的呼吸機視頻中的設計,讓人無法不讚嘆特斯拉的應變能力之強。同時,馬斯克採購來的呼吸機已提前送到了醫院裡。

特斯拉重啟工廠後一心只做呼吸機?too young,too naive,或許「夾帶私貨」才是它更重要的目的。

外媒4月7日報道,特斯拉在停產期間對其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進行改造,以提高Model Y和其他車型的產能,還有少量員工在此期間參與了特斯拉該工廠的升級改造。

特斯拉表示,其最新車型Model Y在今年1月投產,3月份開始交付,進度遠超計劃。

特斯拉的產業不只汽車,特斯拉正準備在夏威夷部署一個包括244個Megapack巨型電池的電池系統,以此競標為夏威夷州供電的項目,馬斯克還呼籲公用事業部門購買新的Megapack電池。

根據非營利組織Good Jobs First在2018年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統計,在科技公司獲取政府補貼方面,特斯拉從2007年起一共獲得了35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在科技公司中首屈一指。

這種看起來不顧大局、甚至不夠人道主義的做法當然不值得鼓勵,但一邊做呼吸機一邊瘋狂「夾帶私貨」,馬斯克還在趁著疫情時期進攻。

2 特斯拉中國提前起跑

特斯拉難以複製,很大原因在於無法完全克隆一個馬斯克。

隨著3月份國內確診病例持續清零,疫情的焦點轉向海外。越來越多的工廠停產,供應鏈也岌岌可危。

馬斯克的幸運是,在2019年年末讓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運轉了起來。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工廠的產量將是特斯拉的重要支撐。

特斯拉在報告中表示,在目前大環境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生產依然持續創造新高。

作為國內最早復工的企業之一,特斯拉上海工廠於2月10日起就開始全面復工。其2月份在國內的交付量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30%。

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復工率超過90%,產能已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3月底,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能夠周產3000台Model 3,但這樣的產能也僅能夠支撐中國市場上的交付,帶不動特斯拉全球市場。不過,其二期工程或許也將提前在年內完工,15萬輛的年產能至少可以艱難保住中國這個大市場。

剛剛過去的愚人節,特斯拉中國在微博上賣了個關子之後,4月2日,其官方宣布了建立車主俱樂部的消息,給中國車主傳遞出了有溫度的信號。但重點是,微博評論區中一片失望,大家都以為會公布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本的消息。

清明假期之後,特斯拉透露出重磅消息,國產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計劃本周上市。

「特斯拉計劃最早從本周開始擴大在中國的產品線,推出一款在中國製造的、行駛里程更長的Model 3。該款車一次充電的行駛里程將超過650公里,而目前最基礎的版本起步價為32.38萬元,行駛里程約為450公里。這款車的起價(不含折扣)約為35萬元,但具體價格尚未確定。與現有的較便宜車型一樣,長續航版本的Model 3將有資格獲得電動汽車補貼,並免繳中國車輛購置稅。」

高爾基說,時間是最公平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或許未來終將屬於這樣生命密度大的人,馬斯克不打算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獨自衝刺的時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5sjY3EBrZ4kL1ViEJ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