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李清照寫了一首調皮詞向丈夫撒嬌,不料卻成千古絕唱

2021-03-29     蜀山筆俠

原標題:​新婚燕爾,李清照寫了一首調皮詞向丈夫撒嬌,不料卻成千古絕唱

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最具名氣的才女,其多首詞被收錄進了語文課本,不管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還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都是學生們要朗誦和背誦的詞。

其中《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寫在「靖康之恥」發生之前,《聲聲慢·尋尋覓覓》則是寫於「靖康之恥」發生之後,詞的畫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清照於1084年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不過此時的北宋已呈現出凋零之色,朝堂之上黨派之爭愈演愈烈,京城之中商品經濟仍是那片欣欣向榮之色,李清照少年時期跟隨父親生活在汴京,接受過好教育,生活優越,以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轟動整個京師。

大家都在猜是哪個大才人寫出了如此好詞,稍微一打聽後才知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寫的。

宋徽宗劍宗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兩人的父親,一個是禮部員外郎,一個禮部侍郎,兩家結親,自是好事一樁,尤其李清照、趙明誠兩人還情投意合,婚後也是琴瑟和鳴,羨煞旁人。

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李清照的詞屬於婉約派,認為李清照是個嬌羞文靜、有點像林妹妹般的女子,但實際上,李清照的性格是開朗的,也相當調皮,她還曾在新婚燕爾時出難題向丈夫撒嬌。

這首詞便是《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全詞如下: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在未出嫁前,李清照會懶洋洋的問侍女「庭院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當侍女告訴李清照「還跟昨天一樣」,李清照心中笑道,今天的海棠花「應是綠肥紅瘦」。

然而出嫁時,李清照心懷對美好愛情、美好婚姻的想像,在街上看到賣花人,還會停下來買下一支含苞待放的花,瞧著花的模樣,花瓣上還有露珠,像是楚楚動人、美麗嬌羞的女子,李清照的心中難免認為,丈夫趙明誠會覺得她的容貌不如花漂亮。

不過李清超並沒有因此心煩意亂,而是把這含苞待放的花插在頭髮上,與臉龐並列,然後調皮的向趙明誠問道:是花更美,還是我更漂亮?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通過買花、賞花、戴花和比花,生動的顯示出了李清照放縱恣肆的個性,其實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也可看出李清照的個性。

李清照在汴京的名聲並不低,趙明誠在還沒有和李清照相識之前就讀過她的詞,對其也有欣賞之感,後來在元宵節,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從兄李迥到相國寺賞花,並與李清照見了面,發現李清照不僅是個才女,還是個美人,彼時男未娶女未嫁,趙明誠回去後,便以字謎的方式,向父親趙挺之提及要迎娶李清照。

而趙挺之並沒有反對這門婚事,於是就派人去向李清照求親,李清照對趙明誠也有好感,兩人的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結婚時,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也沒有相處得尷尬。

據記載,婚後有一次,趙明誠外出未歸,李清照並寫下了一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向丈夫表達了自己的心情:「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看後雖知李清照的心情,但卻又想勝之,把李清照比下去,因此廢寢忘食三天,最後還是沒有超越李清照的才華。

不過縱使兩人曾經恩恩愛愛,最終還是發生了嫌隙,1129年,李清照和趙明誠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之上兩人都沒有多說話,氣氛相當尷尬,而船隻行致烏江之時,李強找隨口吟誦了《夏日絕句》,此時趙明誠更關注詞句中的意思,而不是想要寫出更好的詞,不久後,趙明誠也就離世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Y3RIgXgB9EJ7ZLmJ8J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