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用戶打出「爺青回」,但此時已回不到彼時

2020-12-06     文娛頭版

原標題:B站用戶打出「爺青回」,但此時已回不到彼時

十一年,走出二次元的「青春期」。

「爺的青春回來了」。

今年6月,B站上線老版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於鬼畜視頻為B站用戶所熟知的「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等經典畫面,這次在正版劇集中出場;4月,《指環王》《霍比特人》全系列電影上線;2019年8月,《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登陸,配備特意設計的特效咒語字幕……這股青春追憶之火一路燒來,與「爺青回」一詞同步走紅。

但將目光投向B站自身,更為合適的修飾似乎是「爺的青春再也回不來了」。

2009年,被稱為「AcFun(A站)後花園」的Mikufans上線,於次年更名為bilibili。據傳,更名契機是站長喜愛一位女性動漫角色御坂美琴,而她的外號正是bilibili。

自上而下的濃厚二次元參與度,決定了B站早期作為ACG(動畫、漫畫、遊戲)內容創作與分享平台的調性。彼時,沒有廣告的頁面十分簡潔,大量用戶上傳的番劇與剪輯填充了網站內容,變色、精心排版的彈幕鬥法玩出了花,空耳正流行。想成為正式會員更是有著高門檻——特定時期開放註冊、邀請碼註冊條件嚴苛,而轉為答題註冊時,滿屏的刁鑽小眾考題堪比「二次元的江蘇卷」。

十一年過去,最初作為A站「備胎」的B站已成為Z世代頂流社區。在這一涵蓋7000多個興趣圈層的多元文化社區內,追星族與「肥宅」共融,番劇與社會資訊一起漂在首頁,註冊難度大幅降低,「彈幕禮儀」也甚少為人在意,常常一通亂打、「烏煙瘴氣」。與早年相比,確實「沒內味了」。

2018年3月,B站在納斯達克上市。摒棄「小而美」、擁抱主流,是B站主動求存的方式。而打破二次元「桎梏」的野望,可以從2020年中密集推出的B站「三部曲」中窺見——

5月,五四青年節之際,「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出圈;畢業季到來之時,B站與毛不易合作的《入海》獻給畢業人;6月,B站11周年特映《喜相逢》上線,從老年人用戶視角,解釋B站作為多元文化知識學習平台的特性。

「後浪入海喜相逢」的背後,是B站意在「端莊」起來的新思路。今年,B站的落地宣傳在城市內大面積鋪開,地鐵站上,各領域知名UP主們在廣告上共同為B站拉新。有一段時間,B站的開屏畫面變為小電視logo與「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標語,取代動漫形象吉祥物「2233娘」,一度引起「二次元消失」的恐慌。

一波操作之後,利弊同現。11月,B站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單月月活用戶突破2億,創下歷史新高,月均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89%達1500萬;凈虧損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71%。正增長與負增長,很大程度上都來源於以「破圈」為目標的運營。

而值得關注的是,儘管用戶平均年齡仍然是21歲左右,但B站30歲以上的新用戶在第三季度同比有所增長。此外,財報顯示,廣告、增值服務等業務快速增長,其中非遊戲業務收入占比達60%。這背後,也關乎其對二次元屬性的不斷稀釋。

當前,OGC與UGC是B站的核心內容。

用戶粘性占有一定優勢特點下OGC方面,今年,B站引進央視四大名著等懷舊劇、獨播電影《奪冠》抓取目光,推出了自製劇和綜藝,並與壞猴子影業合作介入創作源頭;UGC也向來是B站內容大頭,同時B站今年對PUGC內容的推動加速發力,「眾所周知,B 站是一個學習App」的梗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現實,而明星帳號的接連入駐也旨在引流。

可以看出,內容上的動向都在向「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靠攏,對品類的期待是大而全,對用戶的期待是多多益善。

但強勢增長的風光之外,或許也需看見隱憂。今年,在B站人氣不錯的@巫師財經 等UP主出走,為B站的「留人能力」打出問號,在未能為創作者提供足以匹配的收入時,「為愛發電」難以支撐起一個社區的健康成長。而儘管營收結構正不斷平衡,但如何扭虧為盈目前還是難題,網際網路生態的廝殺嚴峻,B站的「燒錢」投入仍未至終點。

再回頭看B站「小而美」的歲月,那時的「純粹」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下的封閉環境。今年,復刻B站早年生態、發布大量盜版資源的D站創始人被判刑,據稱背後離不開B站的檢舉,有人因此嘲笑B站「數典忘祖」。另一可以相比對的例子是,正在二次元方面聚焦發力的A站,與B站的競爭早已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了。

對於目前屢打情懷牌的B站來說,情懷只是獲取流量的方式,躋身主流的商業化是生存的必須。當前屢屢有B站老用戶慨嘆「小破站」已面目全非,可事實上自「青春期」畢業後,誕生之初的B站註定被遠遠地留在了過往中。

主編:依梧

作者:猛獁

編輯:劍齒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aE2OXYB2uKmW_kOmZ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