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有些媽媽說,小孩都差不多三歲了,還需要穿尿布,這個怎麼辦呀?因為當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如果還穿著尿不濕,可能會帶來很多不方便,還可能會帶來小孩的自卑情緒。在這種憂慮下,很多家長在小孩一兩歲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如廁訓練。這種過早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2歲前如廁訓練會太早,為什麼?
我們知道,小孩的生理髮展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當寶寶兩歲前,他們的排尿系統還比較嬌嫩,包括膀胱以及括約肌還未成。一般來說,當孩子三歲到三歲半左右,才可能自我控制膀胱及括約肌。所以過早的如廁訓練,不僅會給小孩帶來壓力,還會給大人們帶來緊張感,甚至還會帶來小孩的抵抗情緒,以及未來的心理健康,得不償失。
太晚戒尿布,會有什麼影響?
雖然小孩到底幾歲戒掉尿不濕,沒有一個標準的年齡,但是,年齡越往後,有些孩子越害怕脫掉尿布的感覺。所以,很多小孩到了5,6歲還要穿尿布。有研究證明,小孩太晚戒尿布,可能會給心理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自我意識以及自尊心的發展。另外,研究者也發現,這些小孩慢慢會變得內向、沒自信,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一些小孩到了4,5歲之後,就自己不願穿尿布了,他們感覺尿不濕是「寶寶的東西」。
父母過於緊張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們有些爸爸媽媽非常的緊張,他們害怕小孩戒不了尿不濕。很多時候,父母們越是緊張地提醒小孩要去馬桶尿尿或者大便,有些父母還會恐嚇或者指責他們的小孩。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寶寶們也容易變得緊張。他們會害怕尿濕褲子,甚至擔心把床單弄濕。
也有一個研究證明,那些年齡比較大的小孩,如果長期被家長批評或者被過多地指責排尿情況,他們在行為中常常表現為專注力和自控力較差,還會情緒敏感。所以,父母緊張,反而會增加小孩的焦慮感。
有一位媽媽曾經問:「出門前可以要求小孩尿尿嗎?」言下之意是,她擔心這樣的提醒會增加小孩的心理負擔,其實,出門前家長可以鼓勵尿尿,但不要強迫。
除此之外,我們很多大人喜歡對比,「那個誰誰誰,才一歲就戒掉了」。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會給小孩帶來羞恥感,以及更多的心理負擔。
為什麼有些寶寶如廁會害怕?
1、害怕便便的感覺
有些媽媽曾經對我說,她的寶寶寧願憋屎也不願意便便,這是為什麼呢?很多研究發現,年幼的寶寶對於「未知」有恐懼感,例如有些寶寶會有疑惑:「便便出來之後哪裡去了?」相比之下,穿尿布的時候,便便拉出來還在裡面。所以他們寧願穿尿布。
除此之外,有些小孩害怕便秘的感覺,拉粑粑的時候會有疼痛感,所以他們不願拉屎。
2、躲在角落如廁
有些小孩之所以會排斥馬桶,那是因為他們寧願躲起來便便,例如躲在房間的角落裡,甚至陽台的隔間。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可以考慮把馬桶放在小孩認為「隱秘」的地方,幫他們獲得安全感。
3、高敏度的寶寶
有些時候,有一些寶寶感覺塑料馬桶的邊沿很「冰」;或不喜歡被紙巾擦屁股,這些寶寶常常是高敏感度氣質的小孩。嬰兒期的撫觸或使用觸覺刷,能減少寶寶過高的敏感度。
給寶寶如廁訓練的「合適時機」
1、觀察寶寶的尿布
當寶寶午睡之後醒過來,或者早上醒來之後,媽媽翻看寶寶的尿布,如果發現是乾燥的,而且好幾次都是這樣。這就意味著,大人可以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2、「會憋尿了」
當寶寶玩耍的時候,如果發現他們扭來扭去或撅緊下肢,一副不舒服的樣子,媽媽就要問:「是不是要尿尿?」 很多時候,寶寶可能就會說「是」或點頭。這時候也是如廁訓練的時機。
另外,當寶寶尿完了,媽媽還要及時提醒:「下次如果像這次這樣,或者感覺不舒服,這就是要尿尿啦,我們就去找小馬桶……」多次提醒,寶寶就慢慢懂了——「哦,這是要上廁所的感覺」。
家庭的如廁小遊戲
很多時候,寶寶很排斥在馬桶上尿尿。這個時候,如果讓過程變得有趣,能減少小孩的排斥感。下面是一位爸爸的做法,他把馬桶擬人化成了「馬桶寶寶」。
有一天,他兩歲半的女兒說「要粑粑」。這時候,爸爸對她說:「馬桶寶寶很餓,要不我們喂他吃飯吧」。小女孩感覺很有趣,她大概在想,「哦,原來這個圓溜溜的紅色的小塑料桶是馬桶寶寶,我還可以跟他一樣玩呢。」就這樣,如廁訓練異常順利。
有些小孩可能會反覆,就是他上一次同意在馬桶尿,下一次就不同意了。父母要懂得及時表揚小孩的進步,例如,你可以說:「寶寶好棒,你這次坐上去20秒,比上次多了10秒……」
當然,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做法,這取決於寶寶的性格。但是,加上「遊戲」的環境,會增加小孩如廁訓練的安全感。
怎麼戒夜尿?
有些媽媽說,她的小孩白天可以自己在馬桶上尿尿,但是晚上的夜尿怎麼也戒不掉,這該怎麼辦呢?戒掉夜尿的原則是,小孩的膀胱容量要夠大。一般來說,到小孩4,5的時候,膀胱才會發育成熟,這時候可以連續蓄尿八到10個小時,所以戒掉夜尿的時機取決於小孩的身體發展。
不過,我們可以先從白天開始,先把孩子白天的尿不濕戒掉。到了晚上,可以先在寶寶的床上墊一層防水墊,再慢慢過渡到完全不用。
所以,以上就是給寶寶如廁訓練的時機以及細節建議,趕緊收藏起來備用吧,或者發給其他需要的爸爸媽媽。
關鍵字:戒尿不濕、如廁訓練、育兒方法、親子發展、家庭養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lk5MnEBnkjnB-0z2J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