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以為只是普通腹瀉,沒想到惹「癌」上身

2020-10-05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大便不成形,以為只是普通腹瀉,沒想到惹「癌」上身

人靠五穀雜糧來維持生命,吃下的五穀雜糧,在經過層層消化、吸收、過濾之後以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正是如此,大便這個「廢物」,很容易被人忽視。

但這個「廢物」,卻是一種衡量身體尤其是胃腸消化系統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而大便的形狀,更是成為「晴雨表」中的關鍵參考要素。

正常的大便,成形但不結塊發硬,而不成形的大便,則成為某些疾病的重要信號。

對於很多人來講,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常常以吃壞肚子、只是普通腹瀉的態度來對待。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時候的大便不成形,會成為某些嚴重胃腸疾病的「禍根」,甚至惹「癌」上身。

家住漢口的喬先生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平時的他身體各方面都挺正常的。但是就在5個月前,喬先生突然感覺自己腹瀉、腹痛症狀,有時候就算是不腹瀉,大便也不如以往狀態,不成形、還伴隨有黏液症狀。

考慮到可能是飲食結構不合理以及換季的原因,喬先生便減少了生冷食物的攝取,還特意去藥店買了些治療腸胃不適的藥物來吃。

但是,半個多月過去了,喬先生的病症並沒有減弱,相反,在原來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個毛病——頻繁放屁,有時候一天能放二三十個,讓工作中的喬先生很是尷尬不已。

考慮到頻繁放屁對工作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喬先生便來到了醫院進行檢查。

接診喬先生的是我院胃腸專科劉忠祥主任。對喬先生進行了初步診斷後,劉主任便建議患者進行進一步的糞便及胃腸鏡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了:結腸癌中期。

考慮到患者情況已經較為嚴重,劉主任當即讓喬先生辦了轉院住院手續。

劉主任說,喬先生說的大便不成形,到後面出現屁多的症狀,其實並不是什麼換季腸胃不適,而是腸癌惡化的徵兆。

01導致大便不成形的原因主要有這些

劉主任介紹,大便不成形表明大便內液體成分含量較高,固體成分含量較少,造成糞質稀薄、甚則如水樣,通常和腹瀉症狀相混。

而導致大便不成形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有以下4種:

患有消化系統疾病

常見的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胃腸炎、胃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徵、消化不良以及胃癌、結腸癌等;

心腦血管疾病

常見的如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會出現急性腹瀉、嘔吐、腹痛等;

細菌感染

比如因為食用不幹凈、過期等食物造成細菌性痢疾侵襲;

腎炎性疾病

患有慢性腎炎、腎衰竭、尿毒症等疾病,大便不成形也會成為一種症狀表現。

此外,像濕氣過重的人,排便也會出現不成形、粘膩等症狀,不過此時的症狀還會伴隨渾身乏力、頭昏腦脹等症狀。

02這兩種情況尤其需要注意

1、大便習慣的突然改變

劉主任介紹,如果大便習慣很規律,只是單純的不成形,其實也沒關係。但是如果平時的排便習慣都很規律成形,只是近期突然改變,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觀察大便是否有膿血、黏液便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2、長期不成形,且伴有其他症狀

如果長期大便不成形,並且還伴隨有屁多、腹痛、腹瀉、血便,或者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佳、消瘦乏力等症狀,這種情況也需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個時候的大便不成形已經在預示身體某部位是不正常的。

03大便不成形需要做這幾種檢查

大便常規檢查

大便常規性檢查以及糞便隱血試驗等,能直觀判斷胃腸道中是否存在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等感染,進而判斷可能存在的胃腸道疾病。

腹部彩超

如果出現大便不成形,並伴隨腹痛腹脹、便血等症狀,可以通過腹部彩超的方式,判斷腹部臟器的健康情況。

胃鏡檢查

相比於大便常規和腹部彩超,胃腸鏡檢查則能清楚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情況,進而可以進行活體的病理檢查,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都是目前醫學上最有效的檢查方式。

腸鏡檢查

和胃鏡檢查類似,腸鏡檢查則是目前判斷大腸病變情況的最佳診斷方式,腸鏡檢查能直觀發現腸道腫瘤以及癌前病變,及時對病灶進行有效治療。

04除了檢查,你還需要注意這些護理和預防

對於大便不成形的患者,學會正確的護理和預防,對於改善症狀、保護胃腸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日常護理需注意這兩點:

1、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和長期勞累;

2、對於已經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患者,要注意保暖以防受涼,進而加重病情。

預防措施不可少:

1、養成良好的健康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注意規律飲食,避免消化功能損傷;

2、正常起居,保持心情舒暢,謹防風濕寒邪侵襲;

3、對於處於用藥及治療期間的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重油、辛辣刺激、未經加工處理的生冷食物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N1dlAXUBLq-Ct6CZ7P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