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群架」與「一問三不知」:我們理解什麼?不解什麼?

2020-01-31     紅火新聞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 梁曉輝)有些失范可以被理解,而有些失職則讓人不解。身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中心和輿論中心的湖北,1月30日再次因為兩個相關事件在網絡上刷了屏。

1月30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各項施工項目在全速推進中。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一起是武漢市的「火神山群架」。30日晚,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幾十名工人發生輕微肢體衝突,因全過程被網絡直播,成為「史上最多圍觀的群架」。根據事後通報,雙方都想儘快趕工期,因為具體項目推進順序沒溝通好,再加上高負荷連軸轉,情緒一時失控導致衝突。事後雙方已和解並繼續趕工。

  早建成醫院就可以早救人,面對高壓下偶爾的「心態崩了」,多數「監工」網友表示體諒和理解。

  一起是黃岡市衛健委「一問三不知」主任唐志紅的曝光。同樣在當日,官方媒體播出她面對督查組詢問,回答閃爍其辭的失職畫面。作為當地衛健委「一把手」,疫情火燒眉毛了,她連當地醫院收治能力、床位數量、檢測能力都「一問三不知」。

  對比之下,這樣的「無知」讓人氣憤和不解。

  疫情是大考,不管是通過網絡直播還是媒體報道,民眾都在監考,而且「監考很嚴」。但態度是明確的:我們允許因為「題目難」「時間緊」而造成的失范、失誤甚至是錯誤,但我們不允許面對大考不作為、不負責和「一問三不知」的拒答態度。

  畢竟,有那麼多人正在為這場大考無盡付出成本甚至是生命。民眾的理解和官方的嚴懲因而形成強烈對比:據通報,唐志紅被光速提名免職,被撤幾成定局。

  「能者上,庸者下」,中國其實不止一次強調用人制度的能上能下,防範「劣幣驅逐良幣」。同時也強調對認真做事者的失誤進行「容錯」。湖北兩起事件一對比,恰好是這一態度的體現。

  同時,湖北方面的即時反應也折射出地方應對輿情之考的進步。兩起事件被曝光後,數小時之內,主管部門的「官方回應」就已上線。這種及時回應,與連日來湖北方面每日主動發布信息的做法相一致。它們顯示出在輿論持續的高壓下,地方工作的日趨透明和進步。

  當然,這其中有不少「倒逼」的成分。但倒逼的進步總比看不見的停步和退步強。就像「一問三不知」官員的被曝光被問責,是及時且必要的。

  疫情大考下,兩起事件背後還顯示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中國仍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它的達成需要火神山「監工」的網友,也需要媒體的力量。真相之前,民眾能夠理解和能夠不解,都是中國現代化道路上的一種進步。(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5hR_W8B3uTiws8KgX0n.html






















又一地要封城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