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你會讓孩子睡懶覺、賴床嗎

2021-01-23   沛澤媽讀心理

原標題:放寒假了,你會讓孩子睡懶覺、賴床嗎

因為疫情,孩子1月8號就放寒假了,從放寒假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給孩子樹立了規矩,每天7:30起床,比平時上學的時候晚了一個小時,八點鐘準時吃飯。

有一天,孩子到了7:40還沒有起床,我在催促幾次無果之後,把兒子的被子掀開抱走了,兒子生氣地在床上蹦跳,「放寒假了,也不讓我睡懶覺,催催催,催什麼催啊,煩死了!」

身邊的朋友都說我太苛刻了,放寒假了,還搞得孩子這麼緊張,該讓孩子放鬆一下,別說孩子了,就是大人到了休息日,都會一覺睡到日三桿。也有的朋友誤以為我讓孩子早起床是為了讓他學習,其實不然,就是孩子不學習,我也不讓他懶床,這是為什麼呢?

  • 睡懶覺會將生物鐘打亂,影響孩子身心狀態

去年疫情期間,我家孩子晚上很晚才睡,第二天早晨八九點鐘才醒,醒了之後又不願意起床,躺在被子裡看書,用平板電腦學習,早飯也省了,到了中午10點多才起床,起床後就餓了,吃的不知道是早飯還是午飯。

因為孩子不起床,導致我和老公無法正常工作,因為要給他弄飯吃,晚上不睡覺,搞得我們也無法正常休息,睡眠不好,人的精神狀態就很差,精神狀態差了,人的脾氣就會大,家人之間充斥著火藥味。

除了情緒不佳之外,也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英國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睡覺時間晚、睡覺時間無規律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會降低孩子的反應能力。

總之,生物鐘一亂,無論是人的精神狀態還是生活都會搞得一團糟。這就像你從中國飛到美國,需要倒時差一樣,非常難受。

  • 賴床會讓人頹廢

古人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麼時間該幹什麼事兒,每天才過得充實和有意義,好端端的一個人整天賴床,該起床不起床,不用多久,人就會變得頹廢了。很多時候人們喜歡賴床,並不是沒有睡好或者太勞累,而是逃避現實生活的一種表現。

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早晨就裝睡或者賴在床上不起。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越發地頹廢,做事拖延,遇到困難就會逃避。人活的就是精氣神,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個美好的早晨會讓孩子充滿活力和激情。

  • 賴床是一個人不自律的表現

放假了,不用去上學,孩子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揮霍,父母也不會催孩子起床,孩子的自律性就會一點點喪失了。華倫·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

不睡懶覺雖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很多失敗都是由小事造成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長假。因為放假是自律的孩子彎道超車的最好時候,不自律的孩子每天渾渾噩噩的度日,大好時光就這樣揮霍掉了。

不睡懶覺,不賴床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生活態度,當孩子能積極地面對生活時,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