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馬上就要過年了,學術界卻一點都不太平,風起雲湧一副「過年」的樣子。
先是有《冰川凍土》這種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研究領域唯一的學報級期刊上,7年前赫然出現了一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和實踐》的論文。
當然光看這個標題沒什麼問題,一看就是那種充滿了學術氣息充滿了研究成果的文章。實際上呢,卻是一篇題目專業嚴謹、內容極盡諂媚的論文。作者雖然是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卻用了超級多的篇幅來讚美自己的導師(《冰川凍土》雜誌的主編),通篇大量使用了華麗的辭藻以及諂媚的言語,來展現導師和師娘的優美感。結果7年後被媒體披露了出來,瞬間作者以及他的導師被送上了熱搜,在年前的這段時間內,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接著又有「10歲孩子散文被核心期刊收錄」的新聞被爆出。
這次的期刊變成了金融界的核心期刊《銀行家》,作者變成了10歲的小學生,而通過網友的深扒,這個小學生,正是《銀行家》主編的兒子,這麼奇妙的關係,讓這個12年前的新聞瞬間上了熱搜。
據報道,這個小學生從2006年的時候,就開始上稿《銀行家》的「父子集專欄」了,當時他只有十歲,十二年來堅持不斷創作,從文章到書法再到新書,創作領域不斷擴展。當然成績也是很斐然的,到現在為止已經上稿92篇之多!要知道我國有那麼多的碩士博士,夜以繼日的研究不眠不夜的做實驗,就是希望自己寫出來的論文能夠被核心期刊收錄,結果自己拼了命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被人家一個十歲的孩子輕輕鬆鬆就做到了,不能不說是一件諷刺的事情。
而這兩個新聞,就像是導火索一樣,瞬間點燃了眾多網友們的憤怒:
一個十歲的小孩,水平再好能好到核心期刊的水平?
把散文發在金融核心期刊上,主編你是剛上班的新手?
這不是明擺的以權謀私嗎?你讓那些千辛萬苦的想上卻又上不了核心期刊的學生們怎麼想?
這個孩子的文章水平真的達到了核心期刊的水準嗎?
其實這根本不是一個新聞了,之前就有人採訪過這個主編爸爸,就他孩子的散文上了核心期刊這件事情進行了提問。而他的回應呢?很簡單「沒什麼好解釋的,誰文章好就發誰的」。
言外之意,我兒子就是天賦異稟,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寫作水平很好,完全符合核心期刊的要求,你們的文章上不了需要自我反思,想想自己為什麼水平還不如一個十歲的孩子,把時間用在提升自己的水平上,而不是把目光緊緊的放在為什麼十歲孩子的散文能上稿核心期刊這件事。
那麼,這個孩子的文章水平真的很高嗎?
帶著這個問題,開心爸爸了解了一下這個十歲孩子發表的那些文章,幸好現在的網絡很發達,有的網友已經非常細心的把這12年的文章都下載下來了,並且做了個合集。當然因為時間所限,再加上開心爸爸也確實是沒什麼興趣把所有的文章一一拜讀,僅僅是挑著看了其中的一部分,不過拿這些文章來「管中窺豹」這個孩子的文章水準,應該是足夠了。
經過研究,開心爸爸得出了兩個結論。
首先,這些文章其實並不是作為金融方面的論文被刊登的。
在《銀行家》這本期刊上有一個叫做「文化休閒」的欄目,顧名思義,就是一些詩歌散文小說之類的東西,而這個孩子的文章也都是收在這個欄目中的,所以雖然說是上稿了核心期刊,但是此核心期刊非我們想的核心期刊,二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說明這位爸爸做的還是比較克制的,並沒有像很多網友們想的那樣,利用自己作為主編的編校審權力,而為所欲為。
其次就是這些文章的水準了。
這些文章給開心爸爸的感覺是還不錯。
當然這個還不錯的結論是針對這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的,縱觀全部的文章,涉及到的題材很多,從大自然的描寫,到心理活動的刻畫,再到國內外的遊記,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的涉獵很廣;文筆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這篇《假如沒有了音樂》中「森林裡,靜悄悄的,只聽得到懶熊震山響的呼嚕聲,和狐狸肚子的咕咕叫聲」的描寫,還是很生動的,寥寥幾句話,既把熊和狐狸不同的表現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又從側面捎帶出了靜悄悄這個現實。
這是一個比較高級的寫作方式,出現在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手中,確實是難能可貴。
但是也僅僅就是這樣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就算是有自己的思考限於閱歷的不足,也深入不到什麼地步。如果說這種水準就是主編口中的「誰文章好就發誰的」的話,確實是很難讓人信服。
總的來說,這個孩子的文筆尚可,閱歷也不錯,在同齡人之間屬於中上水平,好多篇都可以作為範文在同學們之間朗讀的。但如果說這水平就配上核心期刊的話,真的是拉低了我國核心期刊的平均水準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不過是一出「主編爸爸為孩子以權謀私」的伎倆罷了
不管是大談自己孩子「天賦異稟」「文采很好」,還是大義凜然的說什麼「誰文章好就發誰的」,但是在國家的核心期刊上,陸陸續續的發表了將近一百篇文章,而且還動不動就給自己的書做廣告,怎麼都說不下去了。畢竟核心期刊在我國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凈土,代表著極高的研究水準以及參考可信度。
一言以蔽之的話,不外乎是公共資源私用,拿學術期刊的版面給自己的孩子「長臉」,這是標準的以權謀私,是說什麼都沒法改變的事實。爸爸是主編,還是雜誌的組稿審稿負責人,這不就是明擺的「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嗎?這種制度下的審稿與流程,顯然沒有了最基本的公平公正性。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開心爸爸也看到了期刊已經發出公告,表示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不管怎麼說,這個主編爸爸接受處理是沒跑的事情了,而這個匪夷所思的新聞也快到劇終散場的時候了。
但是,這場鬧劇帶給我們的思考還遠遠沒有結束。
爸爸愛孩子可以,但是拿公共資源來做私事,是不是有些不恰當?
就媒體的報道《銀行家》雜誌的版面一直以來都很緊張,別說散文詩歌廣告了,就算是正兒八經的經濟類文章,從投稿到上刊至少需要2個月甚至更多,就是在這麼緊張的版面情況下,非要設置一個文化休閒的欄目,而且還堂而皇之的為其命名為「父子集」,這只能說是太明目張胆了。
其實自己孩子文章寫的不錯,想要鼓勵有很多的渠道可以選擇。小一點可以給孩子精神以及物質上的獎勵,激勵孩子能夠再接再厲繼續前進;大一點的可以拿著孩子的文章給一些公眾號投稿,給一些兒童作文之類的雜誌投稿,或者參加全國性的徵文大賽等,不管是哪一種,都能夠達到激勵孩子並且給予孩子成就感的目的。遠比把孩子的散文放在財經類雜誌上,效果要好得多。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樣的愛孩子,其實更多的是做出了一個壞的榜樣,更多的是害了孩子。
愛孩子更要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行為榜樣,是他們知道真善美,獲得社會經驗,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爸爸媽媽能夠表現出積極的世界觀,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正確的心態;而如果爸爸媽媽經常表現出一些錯誤價值觀的話,孩子更有可能有樣學樣,從而誤入歧途。
那麼,作為爸爸媽媽該給孩子做出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
守規矩的榜樣
在生活中,需要我們守規矩的情況很多,比如超市的收銀台前,要求我們守規矩排隊一個個的結帳;比如馬路的紅綠燈前,要求我們遵守交通規則,按照交通燈的指示行動;比如公交車的候車站,要求我們排好隊,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很有秩序的上車......
而這些場合更是爸爸媽媽做出守規矩榜樣的地方。
之前開心爸爸帶開心出去的時候,就見到過這樣的一件事:
一個媽媽帶著自己的女兒想要通過十字路口,這時候前行的正好是紅燈,但是媽媽呢,不管不顧拉著女兒就往前跑,看樣子是想闖一個紅燈。女兒呢?則是拉著媽媽的手不斷地重複著「媽媽現在是紅燈,媽媽我們不要闖紅燈」,但是她幼小的身軀又怎麼能拉的過自己媽媽呢,就這樣被拉著闖了紅燈。
也許媽媽確實是有事情比較趕時間,所以才選擇了闖紅燈,但是這種行為的本身卻給孩子了一個壞的榜樣。好的榜樣能夠健全孩子的觀念,促進孩子快速的成長;而壞的榜樣,只會混淆孩子的善惡觀念,影響孩子的一生。
愛學習的榜樣
之前有很多爸爸媽媽給開心爸爸留言,說的都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玩平板的時間,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確實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抱著手機平板無法自拔,有的孩子甚至吃飯睡覺都不放下。實際上,孩子過度沉湎於電子產品中對他們的成長來說影響是很大的,從精神層面上不利於他們大腦的發育,畢竟看電子產品大腦缺乏有效地刺激;從身體層面來說,電子產品接觸的太多了,孩子的視力以及脊椎等部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所以每個爸爸媽媽都想幫助孩子戒掉電子產品這個癮,但是該如何去做呢?
開心爸爸的建議就是,您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需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您想讓孩子愛上看書,那麼自己就需要先創造出一個閱讀的環境,並且做出一個閱讀的榜樣。如果連爸爸媽媽自己回到家裡面就抱著手機刷微博的話,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看書呢?
去年在《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武亦姝最終被清華大學所錄取,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優秀,實際上她的爸爸更加優秀。每天下午四點以後就關掉手機,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看書一起交流,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才培養出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武亦姝出來。
實際行動的榜樣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也知道,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非常重要,他們也有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給孩子灌輸一些大道理,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怎麼做會更好。對孩子來說,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沒有實際行動僅僅教育的話,很難讓孩子真正的明白自己該怎麼去做。
之前開心爸爸在網上面看過一組圖片。
一個孩子在商場喝酸奶,因為不是很嫻熟,不小心把酸奶灑了一地。孩子媽媽呢,並沒有招呼保潔員過來幫助把地面清掃乾淨,而是從自己的包包里拿出紙抽來,自己拿一張給孩子一張,接著蹲了下去身體力行的擦起了地面。孩子呢,被媽媽的行為感染也蹲了下來,擦起了地面。
當然這位媽媽完全可以僅僅只是教育孩子,比如我們喝酸奶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灑在地上;比如我們不能把垃圾扔在地上,應該扔到垃圾桶;比如我們把酸奶灑在了地上,就應該自己擦乾淨等等。看上去這些道理都對,但對孩子來說還是起不到根本性的教育,下次遇上類似事情的時候,孩子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的。
而媽媽蹲下來這個行為則是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刻,真真切切的告訴了孩子,該怎麼辦,怎麼辦才是最好的。這樣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力量感是難以衡量的,也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開心爸爸碎碎念
其實這件事,牽扯到了兩個方面的未來。
一個是中文核心期刊的未來,如果一直都是放任類似的主編爸爸以權謀私,強行把自己兒子的文章塞入到核心期刊上的話,我們的核心期刊只能是每況愈下。值得慶幸的是,有著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一點,而且廣大的網友們對於學術研究的水文也是逐漸逼近零容忍,在這個大環境下,可以預見中文核心期刊的未來,是會越來越好的。
另外一個就是孩子的未來了,就像是開心爸爸在上面說的一樣,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絲毫不差的暴露出爸爸媽媽的各種不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的如何做一個好的榜樣,遠比如何教育孩子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