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戒掉智慧型手機的年輕人,覺得生活爽翻了

2023-11-12     VISTA看天下

原標題:第一批戒掉智慧型手機的年輕人,覺得生活爽翻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實驗室 (ID:LIFELAB2020)

原標題 | 最會打工的年輕人,都在用「老人機」

作者 | 富貴半生

編輯 | 傻狍子、WEIFAN

圖源 | 受訪者提供;網友授權

就像每個孩子的長大過程都得經歷叛逆期,越來越多曾將自己寄居在網際網路的年輕人,開始以一種決絕的態度離家出走:

一部分對數碼入侵精神厭倦的打工人,早已不再關心蘋果發布會和HUAWEI Mate 60。

他們的一致動作是,下班打卡之前,把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鎖進柜子里,拿上一台仿佛從20年前穿越過來的功能機,瀟洒走出辦公室。

那個8小時工作制里,把鍵盤打出火星子的同事,從此下班查無此人,飛書、企業微信、脈脈一律不見人影。若不是他們尚能準時出現在周一的公司,你甚至以為他們周末去了趟緬北。

從醫學的角度出發,成癮行為的戒斷需要時間逐級遞進,否則肉身將承受巨大的痛苦,但手機成癮的年輕人卻選擇了斷臂求生。明明他們昨天還在抱著手機睡覺,隔日就能指天誓日,自己將再也不刷短視頻了。

一時間,拋棄智慧型手機成為某種神秘的賽博儀式,你無法直接觀測到它的存在。列表里總有幾個常年日更的帳號,突然間消失停更。你或許會從知情人士那裡打聽到,他們最後的一筆消費,就是去買了一部老年機。

有些人把這種行為命名為「數字排毒」,通過減少不必要的人際交往,把時間用在更想做的事情上來洗滌靈魂。

社交平台上,展示老年機形成了一種潮流。「戒掉智慧型手機,沒有什麼特別的契機,就是忽然有一天,我不想用了。」

圖源@文先生與貓

01

為啥就不想用智能機了?

某瓣上的數字極簡主義者小組上,一群想要逃離網絡成癮的年輕人,正在苦行僧式抱團數字戒毒。

數字極簡的初級實踐往往先從不發朋友圈和使用時間管理app開始,進階的辦法是用讀書、瑜伽、冥想、晨跑之類的物理隔絕手段使自己獲得一種心流體驗,「哪怕只有一個小時,好像也暫時找回自己了。」

而深度踐行數字極簡的年輕人,則開始嘗試每天智能機鎖機1小時、3小時、5小時。他們共同的終極目標,就是徹底用回功能機。

對在媒體工作6年的阿良來說,用回功能機並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為了身心還能正常運轉的必然選擇。

把前任蘋果機鎖進抽屜里之前,他每周使用手機的時間是63小時21分鐘,平均每天10小時33分鐘,「就基本上除了睡覺吃飯拉屎全程都在盯著手機看,刷微博就像強迫症一樣,朋友圈看見紅點就忍不住點進去看。一天下來啥都沒幹,然後愧疚地熬夜到三點,次日繼續地獄循環」。

當阿良察覺到自己一周使用微信達到了37小時之久時,他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一年來甚至都沒有讀完一本書。作為一個靠內容輸出為生的人,阿良覺得「太丟人了,每次別人問我你最近讀了什麼書,我都得現翻一下讀書APP,看看最近閱讀進度停在5%的那本書名叫什麼。」

他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數字戒斷。最開始嘗試的方法是故意輸錯手機密碼,「輸錯5次之後就會讓你5分鐘解鎖一次,然後是10分鐘,之後是半個小時,最後是60分鐘。」

嘗試了幾次之後,阿良發現這只會帶來更嚴重的焦慮,「特別擔心有人著急聯繫我,又聯繫不上。直到後來在某瓣上逛小組,看見有人把爸媽的老人機拿過來用,我才想起來自己也有個能瀏覽Web的功能機。後來就有意識地只用電腦和功能機辦公了,工作時候刷網站可以,但一切資料查詢都是有目的的工作需要。避免再拿著手機看各種熱榜,每天半夜滿腦子循環的哈基米終於停了。」

熱衷用社交軟體約會的95後女孩Lisa,開始進行數字戒斷的原因卻是因為加的人太多,導致了一系列社交混亂。

「基本上沒說幾句話就要加微信,後來加到1500多人,每天來找我聊天的人都記不住誰是誰,還經常記錯他們的本科學校。一直單身一直無聊,一直無聊一直聊天,一年到頭沒什麼成長,下了班還是捧著手機發獃等著男孩發來消息。」

原本想在網際網路里尋找長期關係和曖昧體驗,但最後Lisa的手機活生生變成了「海淀區廢話簍子」。

後來她想通了,與其馬達全開地捕獵,不如讓自己變優秀,然後守株待兔。提升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脫離陌生人社交對自己的控制,不再等待男孩們給自己發消息。她在家裡翻出來自己上學時候偷偷買的金立手機,當時沒怎麼用就被媽媽收走了,沒想到現在打開還能用。

現在Lisa每天下班之後都會帶上舊手機去攀岩館,下班之後就不看微信,不進行任何形式的深夜話療。每天固定游兩個小時,一個月瘦下來了5斤。她一開始還只是把這台手機當備用機用,結果最後上班也不怎麼用智能機,只用電腦辦公,高中舊手機活活用成了主力機。

「你猜怎麼著,都不用一個月,就七天之後我就看不到任何人發來的消息通知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那麼多人關心你,你以為下了班會有閃爍不斷的消息,但只要你沉默個3天,會給你通訊的只有快遞簡訊、外賣電話、聯繫你續費的游泳教練和Tony老師。」

但男孩們沒有因為Lisa的社交戒斷直接四散而逃。當Lisa把自己的運動照片發出去之後,過來私聊她的人還變多了。「但我跟他們說我不閒聊了,有什麼話還是當面吃飯說吧。」

02

真正好用的老年機

都是年輕人在用

曾經,還有不少人好奇2021年還在用諾基亞的李健「不用智能機怎麼出示健康碼」,那時,他給出來的回答是「搞了一個iPad」。

最近,已經有那麼幾個廠家做出來了專門面向年輕人的老人機,其舊瓶裝新酒的特性,悄悄打開了與智慧型手機之間的微妙過度。

大廠女工Tracy接觸到這類手機,原本是因為要在疫情期間教姥姥掃健康寶,結果發現其實講的再清楚,姥姥打開也得幾分鐘。最後乾脆給她買了個微信支付寶健康寶掃碼一目了然的老人機。

結果看姥姥用沒多久,她自己也被種草了,「手機最頻繁的應用場景就是掃碼支付,用這個換了皮的功能機比智能機還要更方便。看不到那些跳出來的推送通知,下班的空氣也變得清爽。」

89年的老煒已經堅持了3年把功能機作為主力機,在經手了接近5台功能機之後,他算是半個測評專家了。

他開始用功能機的原因也很樸素,「有天微信突然登不上去了,我就失去社交途徑了。後來號又恢復了,我也不發朋友圈,也不想看別人過什麼日子了。現在要不是為了上班,我可以徹底不用智慧型手機。」

「很早的時候我就想找一款能滿足基本生存功能的機器。一開始買的那款連繫統都沒有,就是純功能機,類似於怎麼運行給寫死了。後來買了一款觸屏的,因為可以掃碼,下班買菜的時候付錢總得用。我還記得當時買那個手機趕上雙十一,花了270,就是一頓飯錢。」

老煒現在正在使用的某款手機的4G版本,還自帶微信、支付寶,支持WIFI和藍牙。也就是說——它雖然外觀看起來是個功能機,但實則裡面預裝好了安卓系統,但不能添加除了基本功能以外的更多應用,本質還是個老人機。

「一開始買的時候還預裝了抖音,我給刪掉了,現在還有微信和支付寶。解決了基礎社交和支付問題,太好了。你敢信它充滿電能連著用五天,還支持雙卡雙待。還有次我晚上出去遛狗跑一個漆黑的公園裡頭,打開手電筒差點沒給我晃瞎了。」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他有時候還能刷到一些博主發視頻展示用wap上B站和頭條的微妙體驗。評論求型號的,都是一些用動漫頭像的年輕人。

圖源@遊戲考古人

有人說現在市面上購買老人機的,要麼在盡孝心,要麼就是在禁慾。但老煒感覺他用功能機這件事完全不痛苦,他還把使用老人機的體驗總結為「人無我有,人有我亦有」的快樂。

比如因為單位的人都知道他在用老人機,只要走出辦公樓,領導就會把加班需求甩給他的其他同事。也沒人會一臉震驚地看著他說,你怎麼連這個梗都不知道。再比如他下了班最大的快樂就是一邊擼貓,一邊沉浸式看電視。

老煒偶爾發過來的視頻,還會不經意間露出專門給功能機配的掛飾。就像是指紋解鎖還未盛行之前,人們會給家裡外三道門鎖鑰匙配上一個精美的鑰匙扣。

03

數字極簡之後,真的很爽

堅持使用功能機的開始,不少人都會經歷為期半個月到兩個月不等的信息恐慌。

阿良就坦承自己當時特別擔心自己一下子就變成土老帽了。「但後來發現根本不會的,下班那四五個小時不刷手機,你就像魚暫時離開了自行車,只會錯過絲毫不重要的明星離婚信息和吵架熱點。烏克蘭和俄羅斯怎麼樣了,晚知道一天也沒事。前段時間地震了,我感受到了之後也沒刷熱點。朋友圈幾乎刷屏了,我看了一眼也放下手機了,沒啥大事。」

老煒最近一到周末,都會找一條路線摩旅。只要一出門,他就會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有急事請撥打156xxxxxxxx」。他還給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歸宿——導航儀。

「當你僅僅帶上舊的智慧型手機進行導航,用功能機和外界保持聯繫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在網際網路環境里『沒用』的路線開始浮現出來。這兩年不是很流行那種1分鐘告訴你怎麼玩遍哪裡的麼,我認為那種短視頻和5分鐘看完奧斯卡電影是一個道理。你要去的遠方,刷了幾條之後,任何美景美食都全部祛魅了,也就覺得不好玩了。」

老煒很珍惜帶上功能機去旅行的未知感。「我現在移動支付都比較少用,隨身帶著一沓子現金上路。去一些比較偏的地方,用起來沒有人覺得你奇怪。」和他關係比較好的朋友,通常都一起在路上,找不到彼此就直接打電話。

而Lisa還在斷斷續續地和男孩們見面聊天,她發現功能機實際是個很好的篩選工具。她和crush的關係沒有變得更差,反而更好了。

「當你告知對方自己就是要進行社交戒斷之後,那些突然消失的人就是你原本應該篩選掉的人。之前幾乎每隔半小時就要確認一下對方在幹什麼,會因為空虛給彼此狂甩連結,但其實對對方的事情根本不關心。現在會偶爾打20分鐘的電話,白天微信也可以正常交流。但晚上的時候圖片往往半天加載不出來,我就也懶得發。」

Lisa覺得他們現在說的話是必要的、有質量的,這種體驗有點類似筆友,或者遠古漂流瓶。

如果你去問每一個功能機的用戶他們的初衷,會聽到幾個版本不同的答案。

有人是為了戒網,有人只是不喜歡消息震動的感覺,有人就是喜歡小手機……但他們的回答里往往都會有一句「開心做自己的事情。」

有時候你很難感到開心,有時候你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要做什麼事情。而當你開始使用功能機,會逼著自己去思考,我到底做什麼事情會感到開心。

這也許會讓你發現生活的答案,根本就不在別人給你提供的選擇里。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數字戒斷,把生活還給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e889d3ae539e292e187b527620ee8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