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盛夏伊始!養生指南請收好→

原標題:今日夏至,盛夏伊始!養生指南請收好

今日,夏至。夏季的第四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夏至之日,夏之極盛,綠樹濃陰夏日長,荷氣漸池上。

氣候狀況

對流天氣 |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暴雨天氣 |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高溫天氣 |

夏至過後,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風俗活動

祭祀祭祖 |

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夏至」食品 |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干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面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養生

一、養心

夏季心陽最為旺盛。所以說,人們養生要順應天時,做好養心工作。

二、養身

建議清淡飲食,多喝粥喝湯,這些食物吃下去容易消化,幫助身體吸收營養。

三、防曬

外出請做好防曬措施,對於長期在室外工作的人們,要準備好解暑湯。

飲食調養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季,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適宜吃什麼

1.飲食宜清淡,多吃雜糧,多吃新鮮蔬菜、夏熱水果和一些消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草莓、桃子、李子、麵條、綠豆、紅小豆、小白菜、芹菜、絲瓜、綠豆芽、冬瓜、胡蘿蔔、苦瓜、豬肉、雞肉、鴨肉、兔肉、鯽魚、大棗、烏梅等。

2. 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因為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所以要因時制宜。

3. 因為隨著這一高溫時節的來臨,人體的新陳代謝更加旺盛,會大量排汗而耗氣傷津,並容易中暑,故在中藥材方面可多選用荷葉、薏米、芡實、扁豆、蓮子、百合、玉竹、沙參、淮山、麥冬、天冬等。

禁忌吃什麼

1、不宜過食肥甘厚味,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療瘡之疾。

2、不可過食熱性食物,如胡椒、辣椒、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茴香、桂皮等,以免助熱生火。

3、不可過食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凍飲料,以免損傷脾胃,影響機體的消化功能。

運動調養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夏至消暑湯

1、山楂湯:

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2、荷葉茯苓粥:

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5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的功效。

3、薏仁綠豆粥:

薏仁健脾化濕,綠豆清熱解毒。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綠豆最好也浸泡12小時,然後等份煮粥即可。

4、冰鎮西瓜露:

西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可清熱消暑、消毒利水。

夏至已至

在最長的白晝里

邂逅更多炙熱的夢想

迎接熱烈生活中最美的流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73993c6c8171f4c9ca8f3b82d2d4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