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男教師招聘力度,為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22-06-27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加大男教師招聘力度,為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期,有陝西西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在教師招聘中考慮教師隊伍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加大對男教師的招聘力度。西安市教育局答覆稱,教師公開招聘計劃是由用人單位根據編制空缺情況和崗位需求進行申報,按照教師崗位工作特點,一般不限定性別要求。

近年來,這類建議並不鮮見。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報告中的數據被經常援引:全國高中、初中和小學階段的女性教師占比分別為54.37%、57.8%、70.02%,學前階段這一比例更是高達近98%。這和社會觀感頗為一致。

資料圖

2021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第二十四條(招聘制度)明確:教師招聘應當面向社會公開進行,公平競爭、擇優錄用、以德為先,按需兼顧學科、性別比例,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關注該領域的人士都知道,「兼顧性別比例」寫入教師法系首次。雖然如何「兼顧」,尚有探討空間,但無疑,此舉就是為了解決校園裡男教師越發「稀缺」的現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地方把教師招聘的性別比例定為1:1。例如,2019年6月,長治市出台《長治市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其中明確規定「教師招聘按男女1:1比例設崗,分別擇優錄用,逐步解決教師性別結構失衡的問題。」

但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只關注男教師占比的提高,能行嗎?

廈門的例子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問題:不久前,一張「廈門教師招聘資格複審名單」截圖引發關注,「小學語文教師(男)」這一崗位的第六名以20.13分的成績進入了資格複審,這分數比「小學語文教師(女)」崗位的第六名低了很多——據說這個「第六名」的分數是56分。可想而知,這個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假設此次招聘的男教師名額擴大,那麼參與應聘的男生第六名的分數可能會更低。

據報道,去年5月,有網友反映稱長沙市高新區教師招聘中對同一崗位分性別錄取,而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應聘者僅考取4分就進入了複審。

長沙市高新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對同一崗位男女分開招聘是因為目前小學教育中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廈門市教育局則回應媒體稱,本來「小學語文」這崗位要招收2名男生,2名女生,其中男生崗位原本9人報名,結果3人缺考,按照招聘簡章規定:擬進入面試人數與崗位擬招聘人數3:1的比例確定,參加考試的6個人必須全部進入面試,不管最後一名筆試成績有多低。

招聘教師的「池子」主要是各個師範類院校,而這類學校近年來同樣呈現男少女多、女學生整體相對更「優」局面。抓「性別比」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放鬆教師素質、放低門檻為前提和代價。對此,只能從源頭加以改善,例如在師範院校招生之初就注意協調性別比例,盡力減緩、遏制性別比例失衡的加速趨勢。

當然,從更大的層面來說,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問題,涉及社會評價、教師待遇等多種因素。現在不少教師崗位是聘任制,這也是近年來相關政策所倡導的結果,這無疑和「在編」的成色有所區別。而在工作負擔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綜合比較下來,優秀男青年進入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以改革思維,科學考量教師的待遇問題,科學制定吸引人才的機制,提高教師崗位的吸引力,才是根本路徑。

在招聘教師的問題上,「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一種思路。目前的教師法就有鼓勵非師範高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或者職業學校任教的內容,不妨制定政策多吸納一些人才。從「男多女少」到「男少女多」,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眾所周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男教師人數眾多,那時也有男教師感慨女教師少。教師性別比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社會發展大潮衝擊所致。當前需要加大男教師招聘力度,但要注意須以保證質量為前提。 伍里川

文章來源於:南方都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13ccc2d10c64fc6eb05e3c567ab3c9b.html